毛主席用過公文包嗎?答案是肯定的。
在1970年以前,他用的是一只棕色牛皮公文包。因為什么東西都裝,加上使用時間長,公文包多處都有磨損,表皮上發(fā)毛脫漆不說,拉鏈提手斷了也不說,就連提袋上的縫線也都脫落了??吹竭@里,想必大家已經(jīng)清楚了這個公文包的破損程度了。
由于毛主席很“戀舊” ,不同意換一個新的公文包,所以無論工作人員怎么說也沒有用。如果工作人員“偷梁換柱”,將毛主席的公文包換掉,必然會挨一頓“大罵”。

盡管毛主席十分“戀舊”,但有一個人卻用自己的新公文包與毛主席交換了這個舊的公文包,而毛主席也欣然接受了,這個人就是他的老朋友西哈努克。
西哈努克為什么要用自己的新公文包與毛主席已經(jīng)磨得破舊不堪的舊公文包換?而且一向十分戀舊的毛主席為何也答應了呢?
要知道,胡志明當年要用自己十分精致的拐杖與毛主席的竹拐杖交換,毛澤東可都沒有答應。
這得從兩國、兩人的交往說起。
中國與蘇聯(lián)的大國沙文主義外交作風不同,中國奉行“和平共處五項基本原則”,在外交上無論大國小國都是平等對待的。

毛主席曾經(jīng)在第一次訪蘇期間深深體會到蘇聯(lián)那股盛氣凌人的外交作風,因此自己在與一些弱小國家、弱小民族的領(lǐng)導人打交道的時候就十分注意,能夠尊敬、平等對待他們。
毛主席與西哈努克的交往可追溯到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之初。當時,我們的新中國就猶如處在襁褓中的幼小嬰兒,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大國,幾乎都想要把中國扼殺在搖籃之中。然而,西哈努克親王領(lǐng)導的柬埔寨卻能堅持中立,一直支持著誕生不久的新中國。毛主席正是由此了解了西哈努克的為人。在以后的數(shù)十年中,毛主席給予了西哈努克巨大的支持和無私的援助。朋友關(guān)系往體現(xiàn)在最艱難時刻,人與人之間如此,國與國之間也是如此。中、柬兩國的友誼在2世紀70年代經(jīng)受了最嚴峻的考驗。1970年,朗諾-施里瑪達集團在美國安持下發(fā)動政變,將西哈努克親王廢黜。3月13日,西哈努克訪問法國之后到了蘇聯(lián)。

3月19日,西哈努克離開不愿收留他的莫斯科,抵達北京。當時毛主席得到消息后,特派周總理趕到機場迎接。
見到毛主席后,西哈努克不安地說:“主席先生,目前中國自己的負擔也很重,她已經(jīng)給了第三世界許多幫助,而我現(xiàn)在連同我的隨行人員、朋友等,又成了額外的負擔?!?/p>
毛主席說:“我向你請求,你讓我們盡可能得多負擔一些。我們的負擔越多,就證明相信你的人愈多,我自然也就愈高興;到你身邊來的人愈多,我自然也就越喜歡。要讓盡可能多的人來支持你,如果他們不能去戰(zhàn)場上打仗,那就讓他們來這里。六百,一千,兩千或者更多都行,我們中國隨時都準備支持他們,給他們提供一切便利?!?/p>
的確,毛主席給予西哈努克的不僅僅是聲援,而且是物質(zhì)上的無私援助。中國將寬敞漂亮的前法國大使館交給西哈努克作官邸,還給予西哈努克大量經(jīng)濟、軍事支援,當西哈努克提到償還時,毛主席說:“我們不是軍火商?!?/p>
3月23日,西哈努克在北京宣布建立柬埔寨民族統(tǒng)一陣線并親自擔任主席。從此以后,西哈努克開始以中國為大本營,領(lǐng)導起國內(nèi)復雜的斗爭。從1970年開始,西哈努克長居北京。他領(lǐng)導著民族統(tǒng)一陣線,經(jīng)過五年多浴血奮戰(zhàn),終于在1975年4月17日解放了金邊,4月19日取得全國勝利。
毛主席與西哈努克的交往,可說是晚年毛主席人生中一個瑰麗動人的篇章,從中折射出中華民族不畏強暴、同情弱小、主持正義的優(yōu)良傳統(tǒng)。應當說,毛主席對西哈努克和弱小的柬埔寨傾注那么大的熱情,一方面出自毛主席人格深處固有的優(yōu)秀品質(zhì),另一方 面反映了晚年毛主席的激越情懷;他事實上領(lǐng)導了一場第三世界國家對第一世界的兩個超級大國的偉大斗爭,并取得了輝煌的勝利。

西哈努克對毛主席和中國的援助沒齒難忘。當然,他是無法回報的,毛澤東和中國人民也不需要回報的。西哈努克看到會見他的這位世界巨人,身邊帶著的一個公文包已磨損得很厲害,為了聊表心意,將自己的一個公文包送給毛主席,毛主席不忍拂老友的一番心意,接受了這件禮物。
這是一個黑色的牛皮公文包,制造地為法國,包寬43厘米,高40厘米,厚10厘米,上面有兩個提手。來到韶山的人們參觀《毛澤東遺物展覽》,看到西哈努克送給毛澤東的這個公文包,不能不回憶起那段已逝去20多年的歷史和一個個動人的故事。

2012年,已經(jīng)是柬埔寨王國太皇的西哈努克在北京逝世。兩位領(lǐng)導人均已作古,但他們留下的段段佳話,同西哈努克在北京留下的諸多故事一起,將被作為中柬兩國的友誼的見證而永遠流傳下去。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