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chuàng)作聲明:本文為虛構(gòu)創(chuàng)作,請勿與現(xiàn)實關聯(lián)
清明節(jié)當天,林家父母墓前擺滿了祭品。
林陽精心燒了堆積如山的紙錢,卻在當晚夢見父母衣衫襤褸,饑寒交迫。
父親眼中含淚:"兒啊,我們看得到你燒的紙錢,卻拿不著??!"
林陽驚醒,滿頭大汗。難道幾十年來,他對祖先的敬意竟成了一場空?

01
山風裹挾著泥土和青草的氣息,掃過墓碑間的小徑。林陽獨自站在父母的墓前,香煙裊裊上升,紙錢在火盆里燃燒?;覡a隨風飄散,消逝在天地之間。
他又一次完成了這個年復一年的儀式,卻依然感到一絲不安。十五年來,每逢清明和父母忌日,他都會帶著紙錢和祭品來此,卻始終無法確信這些心意能否真正送達。
"爸,媽,這些錢你們收到了嗎?"林陽望著墓碑輕聲問,只有山風回應了他的問題。
夜深人靜,林陽進入夢鄉(xiāng)。夢中他站在一條漆黑的河邊,霧氣繚繞,遠處傳來斷斷續(xù)續(xù)的哭泣聲。
"兒子,你來了。"熟悉的聲音在身后響起。
林陽轉(zhuǎn)身,看到了父親消瘦的身影。父親穿著生前的那套舊布衣,面容憔悴。
"爸!"林陽想沖上前去,雙腳卻像生了根。
"我和你媽看到你燒的紙錢了,每次都看到。"父親的眼里閃著淚光,"可我們拿不到啊。"
"為什么?"林陽急切地問。
"不只是我們,這里的很多亡魂都一樣。"父親指向遠處,無數(shù)身影在河邊徘徊,眼巴巴地望著半空中漂浮的紙錢,卻無法觸及。
林陽從夢中驚醒,額頭滲出冷汗。窗外已經(jīng)泛起魚肚白,他睡意全無。夢境如此真實,讓他無法再安心入睡。
他決定尋求解答,想起村里的老王曾是祠堂的管事,對民間習俗了如指掌。
老王坐在門前的石凳上,手指輕敲著拐杖。聽完林陽的描述,老人沉思了片刻。
"這事我聽老一輩提起過。燒紙錢是有講究的,不是隨便燒燒就行。"
"具體有什么講究?"林陽追問。
老王搖頭:"具體的我也說不清,不過鎮(zhèn)上普渡寺的明心法師精通這些,你可以去問問他。"
林陽道謝離開,心中的疑惑卻更加沉重。多少年來,他燒下的紙錢到底去了哪里?父母能否收到?為何他們在夢中現(xiàn)身告訴他無法取用?

02
普渡寺坐落在半山腰,青瓦紅墻,古樸肅穆。香火不算旺盛,但從未斷絕。林陽穿過山門,撲面而來的是檀香的氣息。
明心法師正在院中打掃落葉。他年近七旬,白須過胸,一舉一動間透著沉穩(wěn)安詳。聽到腳步聲,法師抬頭,目光如水般清澈。
"阿彌陀佛,施主有何事?"
林陽向法師行禮,將夢中所見和心中疑惑一一道來。法師聽完,輕輕點頭。
"施主請隨我來。"
禪房中光線幽暗,只有一盞油燈搖曳。法師倒了兩杯清茶,茶香彌漫。
"施主所夢非虛。"法師開口,聲音平靜而有力,"陰陽兩界雖有隔閡,但并非完全不通。燒紙錢這一習俗,正是生者與逝者溝通的橋梁??上?,現(xiàn)今人多只知其形,不解其意。"
"真有陰間?"林陽半信半疑。
法師不答,反問:"施主寄過包裹嗎?"
林陽點頭。
"若不寫明收件人姓名和地址,包裹能送到嗎?"
林陽恍然大悟:"您是說燒紙錢也需要指明是給誰的?"
"正是。"法師抿了一口茶,"陰間自有規(guī)矩。逝者眾多,若不標明身份,紙錢如何能送到特定亡魂手中?據(jù)我所知,陰間有專門的'無主錢庫',存放那些無法辨識歸屬的冥幣。"
"那該怎么做?"林陽急切地問。
法師嘆息:"老一輩人燒紙錢前,都會先念逝者姓名,有的甚至會念生辰八字,確保冥幣能準確送達。這一習俗隨著時代變遷,逐漸被簡化,甚至遺忘。"
"有無確切的方法記載?"
"《陰陽通鑒》中應有詳述,可惜我寺藏書年久失修,相關篇章已殘缺不全。"法師眉頭微皺,"不過,心誠則靈。施主既有此疑,不妨回去嘗試,或許會有新的領悟。"
林陽起身告辭,心中思緒萬千。他想起小時候看過族譜,應該記錄了祖輩們的生辰八字?;蛟S,這就是揭開謎題的關鍵。
走出寺廟,夕陽已經(jīng)西沉。林陽回頭望了一眼,寺院在晚霞中顯得格外寧靜。他暗下決心,一定要找到正確的祭拜方式,讓父母能夠收到他的心意。

03
夜幕降臨,林陽躺在床上翻來覆去,難以入眠。窗外,月光如水般灑在院子里,蟲鳴聲此起彼伏。他想起父親生前最愛在這樣的夜晚乘涼,講述那些古老的故事。
終于,疲倦占了上風,他緩緩閉上眼睛。
夢境再次降臨,這次他發(fā)現(xiàn)自己站在一座宏偉的建筑前。朱紅色的大門上懸掛著"無主錢庫"四個大字,氣勢威嚴。門前排著長隊,都是面色灰暗的亡魂,神情迷茫而焦急。
一位身著灰袍的陰差走過來,對林陽說:"又一個迷路的陽人,跟我來吧。"
林陽跟著陰差穿過大門,里面景象讓他震驚。一座巨大的庫房內(nèi),堆積如山的紙錢漂浮在半空,多得無法計數(shù)。下方,無數(shù)亡魂抬頭仰望,眼中滿是渴望與無奈。
"這里的每一張紙錢,都是陽間子孫祭拜時燒的。"陰差解釋道,"可惜,他們不知規(guī)矩,沒有說明這些錢歸誰所有,導致這些冥幣成了無主之物,只能存放在此。"
"這些亡魂為什么來這里?"林陽指著下方的人群問。
"他們來碰運氣,希望能從中認出屬于自己的那份。"陰差搖頭,"但這幾乎不可能。這些冥幣沒有標記,無法辨認。每年清明,這里的庫存只增不減。"
林陽在人群中看到了父母,他們也在仰頭望著漂浮的紙錢,神情與其他亡魂無異。
"有沒有辦法讓他們拿到這些錢?"林陽急切地問。
陰差剛要回答,突然一陣金光從天而降,照得整個庫房亮如白晝。所有亡魂和陰差立刻跪伏在地。
金光中走出一位威嚴的身影,頭戴烏紗帽,身著云紋官袍,手持判官筆。他的目光如電,掃過在場所有人,最后停在林陽身上。
"凡人林陽,"聲音如雷貫耳,"吾乃閻羅王,執(zhí)掌陰間律法。你心系親人,不辭辛勞尋求真相,令人感佩。今日特現(xiàn)身為你解惑。"
林陽雙膝一軟,跪倒在地:"多謝閻羅王大人。"
閻羅王揮手示意他起身,轉(zhuǎn)向庫房中央。一揮手,半空中的紙錢如流水般匯聚,形成一幅畫面。畫面中,無數(shù)人在清明時節(jié)燒紙錢,但紙錢燒盡后都飄向了同一個地方——這座無主錢庫。
"自古以來,燒紙錢是為了讓亡者在陰間有所用度。"閻羅王開口,聲音洪亮而莊嚴,"然而,陰陽兩界雖有往來,卻也各有規(guī)矩。世人多只知其形,不解其意,導致大量冥幣無主,亡魂雖看在眼里,卻無法取用。"
林陽急切地問:"請問閻羅王,應該怎么做才能讓親人收到紙錢?"
閻羅王轉(zhuǎn)身,目光如炬:"這關系到陰陽兩界的根本法則,非同小可。"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