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清明節(jié)前夕,河北河間一處墓園外,幾位路人隨手拍下了一組模糊的背影。

畫面中的人群衣著樸素,車輛低調(diào),唯一顯眼的是墓碑前擺放的鮮花。

直到網(wǎng)友扒出細節(jié)——“斐樂帽子”“嵐圖商務(wù)車”“馮信(馮鞏哥哥)”等關(guān)鍵詞,才讓真相浮出水面:這位穿著百元休閑裝、與親友步行祭拜的67歲老人,竟是副部級待遇的春晚“釘子戶”馮鞏。

沒有保鏢清場,沒有豪車扎堆,甚至沒有一張清晰的正面照。

這場“靜悄悄”的祭祖行動,卻在社交平臺掀起熱議。

有人感慨:“這才是真正的‘頂流’風骨!”

也有人質(zhì)疑:“副部級待遇就這排場?怕不是作秀?”

馮鞏用行動證明:真正的“咖位”,從不需要外在裝點。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馮鞏的曾祖父馮國璋,是民國史上繞不開的名字。

作為北洋軍閥直系首領(lǐng),馮國璋的墓地規(guī)模宏大,僅河間一地就有黃龍灣真身墓與詩經(jīng)村衣冠冢兩處紀念地。

若按世俗眼光,馮氏后人祭祖理應聲勢浩大。

但2025年的清明節(jié),馮鞏卻帶著家人直奔衣冠冢,連當?shù)卮迕穸几袊@:“要不是有人拍照,根本認不出這是馮家人?!?/p>

這次馮鞏回鄉(xiāng)祭祖很低調(diào),座駕中最貴的嵐圖夢想家市價僅40萬,其余車輛更是普通家用品牌。

知情人士透露:“馮鞏不希望因家族歷史引發(fā)過度關(guān)注,更不愿打擾先人安寧。”

這份克制,源自馮氏家族百年沉淀的處世哲學。

馮國璋生前便留下“家財莫留給子孫,德行須傳于后世”的訓誡。

馮鞏的父親馮海崗(馮國璋曾孫)一生從事普通教育工作,晚年仍住在天津老城區(qū)的小院中。

馮鞏雖貴為曲藝界泰斗,卻常年以“天津市民”自居,短視頻賬號里盡是買菜、遛彎、和鄰居嘮嗑的日常。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作為中國廣播藝術(shù)團團長(享受副部級待遇),馮鞏的職務(wù)涉及文藝政策制定、國家級演出統(tǒng)籌等重任。

然而,他的生活狀態(tài)卻與“廳局風”毫不沾邊:

穿著:掃墓當天,馮鞏頭戴299元的斐樂遮陽帽,身穿某國產(chǎn)快消品牌的黑色夾克,腳踩老北京布鞋。網(wǎng)友調(diào)侃:“這身行頭還沒我家門口大爺講究?!?/strong>

出行:車隊中無一輛進口豪車,最貴的嵐圖夢想家是國產(chǎn)新能源商務(wù)車,其余車輛均價不超過20萬。

社交:祭祖結(jié)束后,馮鞏主動與圍觀村民合影,甚至用方言開起玩笑:“您這手機美顏開太大,把我皺紋都磨沒啦!”

這種“權(quán)力與煙火氣”的反差,恰恰是馮鞏立足娛樂圈40年不倒的密碼。

春晚舞臺上,他是“觀眾親兒子”,一句“我想死你們了”能讓全國觀眾會心一笑;在體制內(nèi),他推動“曲藝下鄉(xiāng)”“非遺活化”等政策落地,卻從不以“領(lǐng)導”姿態(tài)示人。

有徒弟透露:“師父常說,穿上西裝是干部,脫下西裝就是老百姓。別把身份當枷鎖,要把責任當本能?!?/p>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娛樂圈“人設(shè)崩塌”事件頻發(fā),馮鞏卻始終穩(wěn)如泰山。究其原因,他的“低調(diào)”不是人設(shè),而是刻進骨子里的生存智慧

遠離名利場博弈:

郭德綱姜昆的“相聲正統(tǒng)之爭”鬧得沸沸揚揚時,馮鞏選擇“兩耳不聞窗外事”。

他拒絕站隊,專注培養(yǎng)賈玲、白凱南等徒弟,甚至在短視頻平臺開辟“馮鞏小課堂”,免費傳授表演技巧。

網(wǎng)友戲稱:“馮大爺這是把相聲界‘武林秘籍’直接公開了!”

把“接地氣”當護身符:

2024年,某明星因掃墓時佩戴百萬名表遭全網(wǎng)炮轟。

相比之下,馮鞏的掃墓裝備——一把鮮花、一籃水果、幾句家常話——完美避開了所有雷區(qū)。

有媒體評價:“馮鞏的‘土味’恰恰是最高級的情商:他知道公眾人物越‘像普通人’,越能贏得人心。”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馮鞏的這次返鄉(xiāng)之行,讓我們看到了一個不一樣的藝術(shù)家。

他的低調(diào)、接地氣,不僅讓人感動,更給社會帶來了深刻的啟示

在當今社會,名人應該如何定義成功?

馮鞏用自己的行動給出了答案:真正的成功,不在于你擁有多少財富,而在于你是否能夠不忘初心,始終保持對生活的熱愛和對社會的責任感。

希望馮鞏的這種“低調(diào)”精神能夠感染更多的人,讓我們的社會變得更加溫暖、更加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