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袢帐乔迕?/strong>
文/楊之藏
如果沒有聽到窗外的鳥鳴,大約是在夢里的緣故。如果沒有聽到淅瀝的雨聲,大概是因為窗戶的緣故。因為我已經(jīng)醒來,就聽到了鳥鳴和雨聲。雨不大,就像食鹽化入水中一般,從天上淋到地面,卻不到一兩個小時,路面又干了。

清明總是踏青季,一是感受新生的氣息,二是祭奠祖先的亡靈,三是祈愿祖宗的庇佑,四是傾訴一年的思念------時間真是一張小小的郵票,越來越多的親人在墳墓的里頭,我們在外頭燃燭點香,獻祭瓜果菜肴,奠獻薄酒。

周圍大多是綠色的,綠色的草地,綠色的樹,綠色的莊稼一塊塊、一片片,整座山也是綠的。整個人的心是一種很復雜的感覺,既有點哀傷,又有點興奮。哀傷是因為那些失去的親人,興奮是因為整個世界所呈現(xiàn)的生機。
帶小朋友閱讀《青鳥》時,就提到蒂蒂爾和米蒂爾在尋找幸福的青鳥時,到了回憶國,見到了他們已經(jīng)過世的爺爺奶奶。去世的人因為我們的懷念而存在,因為我們的淡忘而消散。這在動畫片《尋夢環(huán)游記》中也有類似的表述。我們對亡者的思念,是他們在另一個世界存在的依據(jù)。如果我們逐漸忘記,他們也就逐漸消亡。似乎這樣就能從更深層次上說明清明這樣的節(jié)日的意義。

江山代有人才出,長江后浪推前浪。一代人悼念一代人,一輩人懷念一輩人,這是每一個家庭的常規(guī)。倘若有人被無數(shù)的人悼念,被無數(shù)輩人懷念,他們一定是長久地存活于人們心中的人。這樣的人,總是跳出了狹隘的家庭圈子,為墊高每一個人腳下的踏腳石而努力奮斗的人。
為大多數(shù)人而活著的人,人們怎么會把他忘掉?可是如果,他們的事跡,你不說,我不說,大家都不說,在自然的代際傳遞中,沒有警醒,沒有自覺,也很有可能會被忘記。發(fā)現(xiàn)了的人,會說,這太不應該。未知曉的人,會說,我怎么沒有聽說?只有那些曾經(jīng)知曉,卻又無意中保持了沉默的人,后悔不已,為什么不說?為什么不早說?

山無言,水不語,風雨雷電中,他們也曾狂亂過,然而在這之后,他就仍如平常。一切的一切,他都知曉。一切的一切,他都看透。一切的一切,他都沉默。幸福的、痛苦的、迷惑的、驚喜的、壓抑的、釋然的------
允許一切發(fā)生,釋然一切經(jīng)歷,感謝一切遭遇!
(本文圖片由楊之藏拍攝)
互動游戲
總會有一些意想不到的收獲
我們總以為記住 的東西是不會忘記的,但實際上,時間是一個極其謹慎的小偷,偷竊你的記憶時無影無蹤,等到你回憶時,發(fā)現(xiàn)曾經(jīng)那么印象深刻的事情也開始變得模糊不清,小偷已經(jīng)遠去,而你只能頓足長嘆。
“好記性不如爛筆頭”,與其相信頭腦的記憶,不如用筆墨把它記錄下來。
相關(guān)專輯:||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