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的后半生》最新的劇情中,沈卓然與聶娟娟感情突飛猛進,兩人通信、打電話,將快節(jié)奏的現(xiàn)代生活過出了古典的浪漫,讓旁人羨慕不已。
與此同時,心悅沈卓然已久的彭玉蘭終于按捺不住了,主動對沈教授發(fā)起了攻擊。彭玉蘭性格溫柔,做飯好,懂生活,養(yǎng)花種草,都是一把好能手,其實從某種程度說起來,和連亦憐很相似。
為什么老沈能和連護士長愛得死去活來,偏偏對主動示好的彭玉蘭女士視而不見呢?

第一,舊傷未愈。沈卓然與連亦憐的戀情,起初甜蜜美滿。連亦憐的溫柔體貼、善解人意,讓沈卓然在喪偶之痛后重新感受到愛情的美好,兩人一度如膠似漆。但當談及婚姻,矛盾瞬間爆發(fā)。連亦憐要求沈卓然將和發(fā)妻打拼來的房子,改成連進的名字。連進不僅對沈卓然毫無尊重,還在沈卓然七十壽宴上攪局,差點讓沈卓然心臟病發(fā)。
這段經(jīng)歷給沈卓然帶來巨大創(chuàng)傷,他意識到,人不可貌相,溫柔賢淑的表象之下,有可能隱藏著難以調(diào)和的利益沖突。彭玉蘭與連亦憐性格相似,沈卓然潛意識里便對彭玉蘭產(chǎn)生了防備。他害怕重蹈覆轍,再次陷入一場以愛情為幌子,實則充滿算計的關系中。因此,他對彭玉蘭態(tài)度客氣卻疏離,盡量避免接觸,試圖以此避開可能的“溫柔一刀”。沈卓然正是被上一段感情傷得太深,才會在面對與連亦憐性格相似的彭玉蘭時,選擇敬而遠之。

第二,戀情正歡。在與連亦憐分手后,沈卓然幸運地遇到了天文學家聶娟娟。兩人通過電話展開了柏拉圖式的精神交流,這種戀愛方式充滿了陽春白雪的氣息。沈卓然作為文學系教授,有著深厚的文化底蘊,而聶娟娟同樣知識淵博,對各種話題都能與沈卓然進行深入探討。
他們的對話超越了日常生活的瑣碎,觸及到藝術(shù)、科學、人生等深層次的問題,這種靈魂層面的契合讓沈卓然深深沉醉其中。在與聶娟娟的相處中,沈卓然感受到了紅顏知己的妙處,找到了久違的精神共鳴。相比之下,彭玉蘭即便溫柔可人,卻難以在精神層面與沈卓然達到如此高度的契合。沈卓然完全沉浸在與聶娟娟惺惺相惜的感情里,自然無暇顧及彭玉蘭。

第三,時機不對。彭玉蘭在感情的賽道上,似乎總是慢人一步。第一次,當沈卓然開始尋求新的感情寄托時,連亦憐憑借先入為主的優(yōu)勢,迅速占據(jù)了沈卓然的心,彭玉蘭只能望而卻步。第二次,當彭玉蘭對沈卓然心動時,沈卓然已經(jīng)與聶娟娟鴻雁傳書,建立了深厚的感情基礎。
感情的發(fā)展往往受到時機的影響,彭玉蘭每次都在關鍵時刻晚到一步,這使得她與沈卓然之間始終無法產(chǎn)生交集。就像在火車站臺上,兩人總是錯過同一班列車,即便目的地相同,卻難以同行。這種時機上的錯位,從側(cè)面反映出彭玉蘭與沈卓然或許沒有緣分,她的出現(xiàn)總是無法契合沈卓然感情發(fā)展的節(jié)奏,最終只能錯過這段良緣。

愛情是個雙向選擇,并非一腔熱情就能打動心上人的心。彭玉蘭與沈卓然,注定有緣無分。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