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馬斯克在美國創(chuàng)業(yè)以來,可謂屢戰(zhàn)屢勝,不管是最初的網站和貝寶,還是后來的SpaceX、特斯拉等企業(yè),都取得了成功。

前者讓他實現(xiàn)了財富自由,后者讓他功成名就,成為世界范圍內備受推崇的科技偶像,比如中國就有很多企業(yè)家和創(chuàng)業(yè)者視馬斯克為榜樣,認為馬斯克才是真正的“鋼鐵俠”。

在商業(yè)的領域成功后,馬斯克“相對被迫”地進入了政治領域,站到了特朗普一邊,成為其主要資金資助者和強力盟友。

“政府效率部”(DOGE)稱得上是一項實驗,而且只能在美國那種現(xiàn)實情況下實現(xiàn),但從馬斯克的言行來看,這種政經模式行不通,兩者有緊密聯(lián)系,但終究不一樣。

老特當然不希望盟友離開,至少短期內不想,不過馬斯克也必然不會等到一切不可收拾的時候才離開。

或許對他來說沒有什么失敗,只不過是一種“探索、嘗試”的行不通罷了。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馬斯克不能在別人的地盤贏得勝利:他改變不了利益的關系和慣性!

美國早已不是曾經的“掘金時代”了,經過兩個多世紀的發(fā)展,它有了自己的熵增趨勢和格局。從歷史來看,300年是一個輪回的時間段。

有人稱馬斯克是“百日維新”,想一想這個詞是什么情況下發(fā)生的?盡管東西方的情況不一樣,但這個說法流行開來也說明了美利堅的運勢不太妙了。

趨勢的力量是巨大的,哪怕馬斯克是商業(yè)天才,他也阻擋不了潮流的大勢。他努力過了,可他不能在別人的地盤上取得勝利。

在人類群體中,一直有一種規(guī)律性的東西,比如我們看歷史上的朝代更迭,都是新朝有活力,旭日東升的勢頭,而到了末期就是暮氣沉沉的狀況。

我的意思是,人性趨利,而利益容易固化,為了“富過三代”,美國人已經做了很多嘗試和設計。以馬斯克之能,也不可能在別人幾代人構建的堡壘中勝利,他改變不了利益的格局、關系和慣性。

吐故納新、新陳代謝是好的,但對于“舊的、陳的”東西而言,也許會問一句:憑什么?

我經常去一個小飯館吃飯,因為地方不大,老板只請了三四個人幫忙,有次我看到老板對員工發(fā)火,他講了一句話讓我印象深刻:

你們覺得工資低、干活多,如果你們自己當老板,就不會這么想了。

不管是一個公司還是一個國家,道理大概是相通的。所謂屁股決定腦袋,意思就是每個人都是站在自己的利益立場上看問題。

馬斯克負責的“政府效率部”說起來對美國是有利的,可對那些被動了自己“奶酪”的人來說,馬斯克就是可惡至極。按照歷史的經驗,新的和舊的沒有道理可講,根本不會出現(xiàn)“你有道理我就應該改變”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