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特朗普在加稅名單上大筆一揮,美國打響了2025年全球關稅戰(zhàn)的第一槍。然而,這場看似以“美國優(yōu)先”為旗號的經(jīng)濟對峙,實則更像是一場政治豪賭。而中國的反擊,則是快、準、狠,一系列組合拳打得對手措手不及。

特朗普此次挑起關稅紛爭,其實是玩起了三重奏。首先,他希望短期內(nèi)通過高關稅填國家財政的窟窿。這其實跟搶銀行差不多,靠的全是步子快,動作帥。其次,以關稅為杠桿,試圖擠出點別國的榨菜油,所謂極限施壓便是此理。不過,美國這次挑錯了對手,中國可不是隨便能擠的檸檬,反而是一塊鐵板豆腐,誤判之下,結果自然可想而知。最后一點,特朗普算是借機秀肌肉,一方面給選民看看他多霸氣,另一方面也是給國會“表個態(tài)”。不過,事實證明,無論怎么表演,舞臺還是垮了。
面對特朗普的動作,中國沒慌沒忙,卻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出臺了一系列對策。國務院關稅稅則委員會一聲令下,對所有原產(chǎn)于美國的商品加征34%關稅,并且,這回不僅僅是“對等”,還留下了一周時間給美國慢慢商量,是可談也罷,是攤牌也好,總之,主動權不在你手里。

海關總署暫停美國企業(yè)的出口資質(zhì),尤其是那些特朗普背后的資助者,是真正的致命一擊。緊接著商務部拳拳到肉,對美國軍工、科技、醫(yī)藥這些急需稀土的行業(yè)斷供,無異于卡住了美國的科技命脈,而“長臂管轄”的技法更是讓“美國制造”無路可走。中國在世貿(mào)組織提起訴訟,雖說聽起來程序復雜,但這可是打在美國痛處的一刀。要知道,訴訟的勝負不僅影響經(jīng)濟,還有顏面的損失,特朗普這張“撲克臉”估計掛不住。
3月的非農(nóng)就業(yè)數(shù)據(jù)發(fā)布后,特朗普依舊高調(diào)喊話安撫支持者。然而,事實猶如冰水潑面,美國的股市蒸發(fā)了2.4萬億美元,道指、納指和標普500指數(shù)紛紛走低。特朗普的自信恐怕已是強撐,那些由恐慌帶來的市場波動,直接捶打著美國的經(jīng)濟神經(jīng)。

中美較量,不單是經(jīng)濟上的博弈,更是一場比耐力、智慧的持久戰(zhàn)。特朗普以為自己有籌碼,但中國早已做好準備。這場對決中,中國以堅韌不拔的定力,靈活應變的智慧,與美國斗技斗勇。無需多言,這場關稅大戰(zhàn),讓全世界看到了誰是最終贏家。
如果說每一場危機都是一次轉機,那么這次中美關稅大戰(zhàn),倒是給了人民幣國際化一個加速器。美元固然是全球結算的主流貨幣,但這也并非不可替代。若能成功撼動美元霸權,人民幣地位無疑將得到極大提升。以美國的美元結算為例,中國若對其征收額外關稅,長此以往,必然會動搖美元流通的基礎。

特朗普此舉意在通過經(jīng)濟壓力獲取政治利益,試圖逼迫中國作出讓步。但坦白說,中國顯然做好了更長時間對峙的準備,并依仗廣泛的經(jīng)濟網(wǎng)絡和耐力,等待著對手的退讓。金融戰(zhàn)場瞬息萬變,關稅對抗如棋局對奕,誰能笑到最后,唯有時間能給出答案。但有一點毋庸置疑,面對特朗普的無理關稅,中國已經(jīng)用事實證明了:我們不怕挑戰(zhàn),且已做好準備,以自己的節(jié)奏,迎接未來的每一次對抗。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