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一條視頻,就能賺幾十塊!”
隱藏在網絡里的“非法生意”,悄悄地形成產業(yè)鏈。
而它的魔爪竟伸向了13歲以上的未成年少女。

一點點誘惑,便讓少女們“自愿”上傳隱私照片。
甚至對買家言聽計從,大方展露自己。

更可怕的是,這個不法群體極具隱秘性,家長們根本難以察覺!
那么,這條產業(yè)鏈是怎么形成的?
作為孩子的家長,應該怎么預防?

新型非法生意:舉牌
隨著社會的快速發(fā)展,涌現(xiàn)出了很多新奇的東西,網絡也為我們的生活帶來了很大的便利。
可事情都是有兩面性的,最近一種新型的非法生意悄然出現(xiàn)。
非法分子竟然把手伸到了未成年少女的身上。

這種新型的非法生意叫做“舉牌”。
這個“舉牌”可不是傳統(tǒng)意義上的,舉個牌子的意思。
一些非法分子專找青春懵懂的未成年少女。
利用他們的好奇心和零花錢的誘惑和女孩們進行網絡交易。

他們會要求女孩們在牌子上寫一些具有意義的文字。
例如對方的姓名或者手機號,就像是打上專屬標簽一樣。

而這些少女也不是呆呆的站在那里,所謂的“買家”會讓他們穿一些很暴露性感的衣服,舉著牌子擺出各種不雅的姿勢。
“買家”甚至還會有“臉舉”“腿舉”“胸舉”等更可恥的要求。

然后這些照片會以極低的價格售賣出去,有的甚至只要幾塊錢。
加價二三十塊錢,還可以提供特殊的個性化服務。
對于未成年的孩子來說,他們心智發(fā)育不成熟,認知能力也比較弱。

只知道,自己舉個牌子,擺幾個動作就能賺到零花錢。
卻不知道,無形中把自己的隱私全部交了出去。
而他們背后的“買家”有的也是未成年人,有的甚至還是老大叔。

在這些未成年女孩的觀念中,自己的身體已經成了一種物品,可以用來賺錢。
在一些“顧客”購買的時候,甚至還會說“謝謝”。
這樣的現(xiàn)象,讓人感覺無比可悲。

背后的產業(yè)鏈
舉牌一開始其實就是一些喜歡漫展的人,會裝扮成漫畫角色,舉著有角色名字或者是美好祝愿的牌子。
感覺就像是你喜歡的明星舉著你的照片,或者名字,給你拍攝了一段專屬的視頻。
然而,在一些非法分子的驅逐下,逐漸演變成了一些擦邊的色情交易。

那么他們是如何形成這種灰色的產業(yè)鏈的呢?
他們會巧妙的利用未成年女孩的懵懂和對零花錢的需求,以低成本高回報的交易吸引他們。
再借助社交平臺系統(tǒng)鉆空子,私下交易。

不法分子會先建立一個群,這個群里都是一些未成年女孩,群主會低價從這些女孩手中買照片。
隨隨便便發(fā)幾張隱私照片就可以轉上十幾塊錢,一天下來甚至比去打工賺的錢還要多。
一波又一波的未成年少女加入這個群體。

只要對方愿意,哪怕幾塊錢也有人出售。
如果有其他女孩想要做這個“生意”就要交40-100塊錢的入會費。
要是想把入會費賺回來,他們可以組合在一起向下發(fā)展代理人。
代理人再把圖片銷售到“買家”手中。

一條完整的產業(yè)鏈就形成了,那些女孩們根本不會知道自己的照片被傳到了哪里。
幾張隱私照片的背后,不僅是那些非法分子的為非作歹,更是色情行業(yè)的壯大。
這種現(xiàn)象,嚴重威脅到了青少年的身心健康。

網絡風氣差
現(xiàn)在的孩子,基本上是人手一部智能手機。
在這個網絡發(fā)達的社會,上網對他們來說甚至就是家常便飯。
互聯(lián)網上的不良信息層出不窮,就像是一顆定時炸彈,時刻威脅著未成年人。
網絡上一些人打著寺廟燒香的旗號,卻衣著不雅,時不時打“擦邊球”。

甚至有些未成年人未婚先孕還引以為傲,錄制成視頻發(fā)布到網上。
打上“00后”“未婚先孕”的標簽博取流量。

還有女孩用自己的榮譽證書獎狀做成抹胸露臍的裙子穿在身上。
現(xiàn)在的女孩不再是保持原有的青春活力,未成年跳擦邊舞的越來越多。
十幾歲的孩子就可以穿著性感不雅的衣服在鏡頭前面扭來扭去,評論區(qū)的人還拍手稱快。

未成年人沒有足夠的判斷力,但是龐大的流量把這些“三觀不正的”視頻推送給他們,無形中將會引導他們去模仿。
家長需警惕
看到這里,不少父母,已經開始后背發(fā)涼了。
未成年人的教育非常關鍵,如果家庭教育跟不上,又監(jiān)管不到位,面對網絡的浪潮,孩子們毫無招架之力。

家長作為未成年人成長過程中的第一監(jiān)護人,有著不可推卸的責任。
面對新型非法“舉牌生意”的威脅,要時刻保持高度警惕。
教導她們如何正確辨別網絡信息的好與壞,提高孩子的網絡安全意識和自我保護能力。

雖然父母要尊重孩子的隱私,但在他們還沒有完全具備辨別能力的情況下,了解他們的社交圈子是非常有必要的。
尤其是那些來自陌生賬號的招聘兼職等信息,及時提醒孩子避免陷入陷阱。
更重要的是要引導孩子樹立正確的價值觀。

讓孩子明白,財富的積累也是要通過正規(guī)渠道的。
特別是家里有女兒的父母,更要教會孩子懂得如何保護自己。
互聯(lián)網是信息傳播的重要渠道,平臺更應該加強對內容的審核,加強管理,讓非法分子無處遁形。

結語
這種新型非法生意,真是害人不淺。
它不僅毒害了未成年少女的身心,還破壞了社會的和諧穩(wěn)定。
我們都得提高警惕性,家長們更是得擦亮眼睛,時刻關注孩子的動態(tài)和安全。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