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如果謊言一目了然,那么所有的“目擊者”,

往往都會成為謊言的受害者。

如果大家都知道誰在犯錯,

那么犯錯的人,通常不會接受自己會犯錯的事實,

越是倔強的拒絕事實,越會讓犯錯這件事變得特別透明,

特別戲劇化。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聽過一個關(guān)于職場的段子,很有意思。

段子的內(nèi)容大致是這樣,如果一個公司的項目,所有人都知道要黃,

唯有決策者認(rèn)為一定能成功,

并且以“如成功獎勵大家”為激勵的手段,

那么要黃的就不只是公司的項目,

而是公司本身也會面臨完蛋的下場。

這個段子沒有復(fù)雜的哲理,只有歷經(jīng)世事的常識,

決策者能用“如成功就獎勵大家”這個說法來激勵大家,

究其根本,不是因為決策者真的不知道這件事不能做,

而是他毫無根據(jù)的自信,和缺乏常識的事實,

促使他要“逆天改命”,

大家都知道這個項目要黃,

并不等于大家對決策者有偏見,

而是因為大家都要通過公司這個體系賺錢,生活,

正因為事關(guān)生存,所以大家才會認(rèn)真且謹(jǐn)慎的看待這個牽扯公司未來的項目,

也恰恰是因為重視公司,

大家在對“這個項目行不通”的認(rèn)識上,

才會得出如此明確的共識。

那么誰在說謊呢?

一目了然。

對于決策者而言,如果一個項目有可能葬送公司的發(fā)展,

那么接下來要做的,不是“做不做”的問題,

而是該如何避險的問題。

俗話說“君子不立危墻之下”,這個說法的合理延展,

就是不要用錯誤的方式,去證明自己是對的,

更何況,用錯誤的方式,

只能證明自己錯的更離譜,

那么誰在犯錯呢?

不好意思,藏是藏不住的,

因為眾人皆知。

一目了然的謊言,讓人們清楚,

面對謊言,我們并非無力抵抗,

而是要想明白,接下來的路怎么走,

是繞路而行,好還是擇時思退,

謊言只會往前沖,但沖到前方會發(fā)生什么,

那些想明白,看明白的人,

自然不會說破。

而對于犯錯者所導(dǎo)致的軒然大波,

我們也未必一定要“同仇敵愾”,

誰是誰非,誰是朋友,

誰是偽裝成朋友的對手,甚至是敵人,

人們也會在看透誰才是犯錯者之后,

做出基于各自現(xiàn)狀的合理選擇:

說謊者的代價,看懂之后便不再說話,

而犯錯者的下場,

那恐怕就是另一個故事的開始了。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說謊也好,犯錯也罷,

也許在這個以渾濁當(dāng)器,以叫囂為旗的世道,

真正該繞開的人,并非是害怕什么,

而是道不同不相為謀的選擇,

理性的選擇,能讓人們避開無意義的糾葛,

而那些揣著明白裝糊涂的謊言,

以及試圖拉著大家一起完蛋的始作俑者,

對這些問題的影響,似乎都有著各自置若罔聞的理由:

是的,都有理由,

都有各自堅定選擇的理由,

至于理由二字背后,是復(fù)雜的權(quán)衡判斷,

還是人性本惡的沖動使然,

這并非是我們需要討論話題,

或者說,也許這根本不值得討論,

只需避開,

就足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