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啥有的美女,爭議那么大?

這屆浪姐目前看很糊,但出了匹黑馬: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李晟投票斷層

有人說,她是童年白月光,還考古了她的美貌: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是挺好

但也有人說,當時她演的小燕子明明風評很差,現(xiàn)在翻盤只是靠營銷: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反面聲音

實際上,確實有不少「白月光美女」都備受爭議:

比如穆婷婷,前幾年的群眾風評還是「好多人像她(意思她很美很經(jīng)典)」: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她還專門回復了

但最近她有些發(fā)言掉好感,就有人出來說她是尬吹的白月光普女: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普女……長這樣是不是有點太超過了?

類似,在有些人看來,王艷當年可是紅遍全國的公認美女,群眾好感度也很高: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多少人心中的白月光

結果近年網(wǎng)上有人發(fā)帖,問她是不是普女: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啊這

其實,很多知名美女都被質(zhì)疑過顏值,別說王艷穆婷婷這種清秀掛了,其實張敏、陳紅、林青霞乃至劉亦菲當年都被質(zhì)疑過: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想不到吧

為啥我們對一個人的顏值評價,有這么大的差別?

非常影響顏值評價的「白月光濾鏡」有哪些影響因素?

01

玫瑰色回憶

客觀來說,「時代濾鏡」「童年白月光」等buff確實存在。

這是基于心理學上說的「玫瑰色回憶」效應:我們會用更積極的方式回憶過去,這種懷舊能增加人的自我價值感和幸福感。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心理效應

舉個例子,現(xiàn)在想起學生時代,很多人想到的都是當時年輕、純真、不用當牛馬等等幸福。

但真當學生時,可能滿腦子都是「作業(yè)」「高考」和「沒錢」「被管」,遠沒有現(xiàn)在回憶種那么好。

這個心理效應,其實對我們審美也很有影響:

如果這個美人是我們當年追過的、認同過的,那我們就很容易「美化」她,認為她比實際上更美貌。

比如,老一輩很多很喜歡劉曉慶,認為她是第一美女。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慶奶當年實火

以咱們現(xiàn)在審美的角度,慶奶美歸美,但確實不是頂級立體或頂級精致,說是最美感覺有點夸張了。

但老一輩當年追過,看慶奶自帶濾鏡,所以現(xiàn)在依然覺得她很美,慶奶也說過,自己追求者不斷。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時代美人紅利

這其實就造成審美差別:

如果當年追過、喜歡過、肯定過這個明星,她已經(jīng)成了你記憶的一部分,你就容易抬高她的美貌。

像現(xiàn)在給李晟投票的,很多都是00后的電視兒童,在他們印象里,李晟就是活潑靈氣的美女: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劇中有些片段確實

但如果不是那個年齡段的,沒有追過李晟,李晟不是他們青春的一部分,就很可能確實就事論事覺得「沒那么美」。

而如果這類人還只看過吐槽和丑劇照、雷截圖,他們青春的一部分就是「李晟報看」,那即使現(xiàn)在看,也會維持當年的評價,覺得她是老燕子、老氣僵硬: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也有吐槽的

王艷其實也類似,純審美角度講,簡妮我覺得她是清秀+氣質(zhì)臉,美艷說不上,但有一種知書達理或楚楚可憐的氣質(zhì),很出彩特別。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晴兒:知書達理很知性,非常拉好感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白飛飛:楚楚可憐又狠毒,非常出彩

作為當年的電視兒童(暴露年齡),簡妮我即使基于審美博主的素養(yǎng),不會過度抬高對她的顏值評價,但對她肯定還是有好感濾鏡的。

但想象一下,如果一個人完全沒追過王艷年輕時的劇,現(xiàn)在一搜都是不咋地的照片: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新劇劇照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年輕時一些不太出彩的照片

那質(zhì)疑「她是不是普女」其實也合理。

當然,「玫瑰色濾鏡」也不總是生效!

好的情況是,白月光出來還是一樣美一樣好,順應了大家的懷舊情懷,這種濾鏡會加強。

像李晟這次表現(xiàn)不錯,口碑也不錯,大家好評也多。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確實沒啥黑點

類似的,當時王心凌舞臺,雖然不能說狀態(tài)還很好,但那種甜蜜感還持續(xù)在線,激發(fā)一堆中年男追星。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感覺還在的白月光,才能享受白月光濾鏡

而如果像陳德容、穆婷婷這種,打破了大眾對她們的認知,等于白月光幻滅。

那顏值評價可能不僅不會上升,還會飛速下降,因為會讓人覺得「當時瞎了眼」「美好的回憶被毀壞了」。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以為很親和,實際展露攻擊性,顏值評價降低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以為很溫柔,實際比較自我,沒啥考古加成

所以啊,美好著的白月光才是白月光,老了的純元大概率待遇還不如菀菀,想享受白月光濾鏡,得先確保自己魅力不下線。

當然,也不是說要完美無缺,下面這點也很關鍵:

02

顏巔效應

之前推送有講過,我們對一個人的顏值評價,其實主要看顏值巔峰和低谷,還有一般狀態(tài)。

背后的心理學機制是「峰終效應」,我們印象最深刻的一般是最好、最差、最近和平均值,不是說每時每刻都要100%完美。

很多大美人不被現(xiàn)在的年輕人認可,一個重要原因是,小年輕接觸她們時,她們已經(jīng)過了顏巔時期了。

比如很多人想到林青霞,想到的就是東方不?。?/p>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這會主要氣質(zhì)獨特

但如果考古過她年輕少女時期,就很容易get到她硬件硬到被贊「50年一遇的美女」: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張柏芝出道都被稱為「小林青霞」

類似的,我們看過四大名著的,很容易get何晴有多美: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唯一演過四大名著的女明星(而且完全沒被嘲)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中年出演,都被夸美到移不開眼睛

但如果新一代看到的她,是上懷舊節(jié)目的狀態(tài),那可能確實覺得「不咋地」: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因為已經(jīng)過了顏巔了

實際上,即使是大美女,顏值往往也是一點點磨出來的。

比如娜扎,剛出道演小雪,被很多人吐槽不好看: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顯得黑瘦氣色不好

再比如熱巴,因為眼睛大鼻子高,初期經(jīng)常被嘴說整容臉: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其實是天生長得像整過

范冰冰脫離還珠好久,都一直被說丫鬟臉,真的是蠻后面才被認可美貌: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她算是一個里程碑,她之前美女多為方圓臉,她之后多為尖臉

如果認識她們時,她們還是青澀時期,可能就會覺得「她們也沒那么美」,特別是如果后面沒刷到顏巔時期造型的話。

而如果認識她們時,她們已經(jīng)進入穩(wěn)定顏巔期,就容易覺得她們真的美貌無敵。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現(xiàn)在美多啦

從這點來講,冷門美女的含金量可能確實要比很多人以為的要低。

因為冷門美女往往作品不多,等于「低谷」階段也不會很多,大眾印象往往就是她們最顏巔的狀態(tài)。

比如被考古說天生建模臉的王寶釧二姐: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好看、精致

但其實考古鏡頭濾鏡都很重,當年不是這個效果: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劇中實際

類似有前面說過的李晟,現(xiàn)在考古美貌的其實很多都加了濾鏡,算是「人造顏巔」,看的多了,顏值評價自然就上去了。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如果就看了一些內(nèi)容,都剛巧是顏巔的話,就會覺得長挺美

所以,如果你想抬高自己顏值評價,但顏值又不是那么過硬(非常常見的情況),其實高顏巔+少曝光度更容易提升自己評價,發(fā)多了反而容易露餡。

而熱門美女,因為大眾看得多,往往需要「美貌持續(xù)在線」「制造新顏巔」,所以大眾對她們的評價標準會苛刻得多。

當然,也有很多熱門美女依然深得大眾好評,這其實是利用了最后一個心理效應:

03

對比效應

因為這幾年審美風潮都很「考古」,所以我們經(jīng)常聽到這樣的言論:

「以前的美女多種多樣,現(xiàn)在的美女千篇一律」「以前的港姐才是大美女,現(xiàn)在的港姐都是豬扒」等等。

但實際上,這些說法都經(jīng)不起細扒:

首先是,當我們說「以前的美女」時,我們可能講的是過去30-40年里特別突出的美女們: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關之琳、李嘉欣、袁詠儀、張柏芝、張敏、鐘楚紅

那原來一年出200個美女,30、40年總共是6000~8000個,最終我們記得的可能是30個,那就是200:1的比例。

那想一下,能KO掉200個同輩美女的,顏值可不得過硬么?

那現(xiàn)在一年可能出300個美女,冒尖的可能就10個,但也只是30:1,比不過之前的200:1,很正常??!

但實際上,你說當時所有人都比現(xiàn)在美么?當然不是: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當年有很多被吐槽的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還有這種我們現(xiàn)在也會說「這也能當港姐」的

甚至,你說當年一定很多樣么?也不一定。

我們覺得當年多樣,是因為流行的風格在變,那綜合起來,不同時間段、不同地域自然有多種風格了。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港風、昭和、韓式、國產(chǎn)

但具體到某個地方的某個時間段,可能也挺單一的,比如當年港風基本都是濃眉重彩大紅唇,現(xiàn)在好歹咱們唇色還是蠻多樣的: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雖然,一樣的妝面有不同的味道啦

所以,「過去的經(jīng)典美女更美」可能確實是事實,因為這些美女本身已經(jīng)被優(yōu)中擇優(yōu)過,不優(yōu)的已經(jīng)被時代淘洗掉了。

而這其實又牽涉到另一處對比,我們姑且叫「碰瓷對比」吧。

比較容易被顏值低估的,是那些「碰瓷」經(jīng)典白月光的角色。

比如劉亦菲都這么美了,當年被各種挑,就是因為李若彤珠玉在前: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90后估計心目中還是李若彤x古天樂更經(jīng)典

而李晟很不幸的,基本全程跟小燕子撞款,對比之下,很容易被認為「新不如舊」: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這么對比確實

但其實跳出角色對比,單純看合照:

劉亦菲從年輕時就美得很突出: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神仙姐姐

而李晟跟趙麗穎同框其實也沒太輸: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對比下,不得不感慨紅氣養(yǎng)人??!

「不如過去」不代表「完全不美」,只是選的參照系很容易讓自己相形見絀而已。

相對的,很多「白月光美女」強就強在很會挑賽道,挑得往往是非常小眾無代餐無對比的賽道。

比如甜妹李綺紅: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好像確實沒啥代餐

純欲田中裕子: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天花板

性感juicy樂基兒: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翻紅

成熟御姐曾黎: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氣質(zhì)英氣又凍齡,踩中時代審美密碼

白月光本光冷清秋: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本人口碑回升,角色魅力也提升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還被考古天若有情里展顏,確實也非常清純氣質(zhì)美

從這角度來講,想享受白月光濾鏡,往往需要具備:

①當年有一定國民度,是一部分人的共同回憶;

②大眾印象多為顏巔或顏值高峰片段,而不是丑照低谷片段;

③最好不跟經(jīng)典美女撞款,而是小眾賽道領頭人;

④最新狀態(tài)也不差,也沒崩人設;

大家可以把這④條代入任何一個白月光美女,走得通走不通的原因都是明明白白的: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李嘉欣:崩人設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蕭薔:崩臉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鐘楚紅:都滿足,厲害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李若彤:都滿足,厲害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李晟:滿足一半,有爭議

所以顏值除了硬實力,也有不少需要拼定位、拼營銷乃至拼運氣的軟實力。

這么看下來,大眾對美女的評價千差萬別,其實超級正常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