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最大的幸福,就是在時代使命中確定自我價值,用奉獻勾勒出生命的厚度!”

3月5日,學雷鋒紀念日,也是中國青年志愿者服務日。站在圖書館報告廳首屆“湘理之聲”優(yōu)秀學子匯報會舞臺上的楊佳,向全校師生娓娓道來開展志愿服務的故事。

楊佳,湘潭理工學院人文與藝術學院法學2202班學生。迄今,她已參與200余項志愿服務活動,帶領團隊打造了“湘理紅”“碳尋未來”等多個志愿服務品牌項目,被周圍的小伙伴稱作湘理志愿服務“領頭楊”。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成長

從普通“紅馬甲”,蝶變團隊“領頭楊”

2022年秋天,甫一踏進湘潭理工學院校門,楊佳就被校園里那一抹抹閃動的“志愿紅”深深吸引。迎新志愿者穿著“紅馬甲”,熱情地接過楊佳手上的行李,耐心地為她答疑解惑,讓她倍感溫暖。

這份感動,讓她毫不猶豫地加入了學校青年志愿團,成為了一名注冊志愿者。支教活動中,她站上了向往已久的三尺講臺;擔任“預防校園霸凌”公益主講人時,她以獨特的風格、生動的講解,受到中小學生的歡迎和喜愛。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進入大二后,憑借出色的表現(xiàn),楊佳被推選為學校青年志愿團團長——從一名普通的“紅馬甲”,晉級為整個團隊的“大管家”。

2023年迎新季,楊佳迎來了第一次“大考”。開學那日,雨水籠罩校園,并且堵得水泄不通。在如此“艱難”的情況下,如何將雨衣及時發(fā)放到志愿者手中,成為迫在眉睫的難題。楊佳和團隊骨干決定駕駛電動車為志愿者送去雨衣,給他們撐起雨中的“保護傘”。

碩大的雨點模糊了視線,褲腳也早已濕透。當楊佳將雨衣送達志愿者手中,聽到一聲聲真摯的“感謝”時,她全身的寒意和疲憊瞬間消散,心中涌滿暖流。最終,300余名志愿者,總計4700多個小時的奮戰(zhàn),順利“托舉”了迎新任務的圓滿完成。

為了向更多的人伸出援手,楊佳和團隊發(fā)起了“愛心衣物捐贈”活動。他們在校園里設置了多個點位,發(fā)動同學們自愿捐贈用不到的衣物。然后,組織小伙伴一起整理、分類、篩選,同時通過“志愿匯”等線上平臺,向山東省石汪峪小學、浙江省志匯公益發(fā)展中心等省外單位捐贈衣物各120斤。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每次搞志愿活動,楊佳總是沖在第一個,有時候在執(zhí)行任務時有什么突發(fā)狀況發(fā)生,只要有她在,我們就會很安心。在她這里,可以說,沒有解決不了的難題。我們都很信任、支持她!”青年志愿者、會計2204班學生姜晶欣說,楊佳不僅是大家口中的“領頭楊”,更是青年志愿團名副其實的“領頭羊”。

進階

把活動“雜貨鋪”,變身公益“金品牌”

一個活動,兩個活動,三個活動……如何把這些原本零散的活動,變得項目化、品牌化,讓志愿服務更具連貫性、長期性?湘潭理工學院全面推動項目制教育教學改革的號角和大力培養(yǎng)CFAP創(chuàng)新人才的育人理念,給了楊佳很大的啟發(fā),鼓舞著她帶領團隊打造湘理志愿服務“品牌項目”。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2023年上半年,楊佳和團隊伙伴到湘潭市中心血站參加了“湘潭青年RED行動”。當聽到工作人員介紹說“400毫升熱血,或許就是另一個人的全世界”時,楊佳像被“電擊”了一般,心里頓時萌生了在湘理打造無償獻血志愿服務品牌的想法。

返校后,楊佳和校團委負責人第一時間溝通,探討了項目可行性。得到肯定后,便全身心投入到了該項目品牌的籌備中去。很快,“湘理紅”無償獻血志愿服務品牌項目出爐。

400余人的健康知識講座,讓碩大的報告廳里水泄不通;無償獻血知識小問答、轉(zhuǎn)發(fā)積贊活動等互動形式,大大激發(fā)了同學們對無償獻血的興趣和參與積極性,創(chuàng)下了學校一天獻血人數(shù)最高紀錄。

去年,楊佳還帶領團隊推出了“血型獎牌”,吸引了更多“熱血青年”踴躍加入“湘理紅”?!斑@個品牌項目的開展,意味著湘理學子以擔當之“紅”,與湘潭市市民血液中流淌的那一抹抹“紅”,逐漸相融相通,而且將生生不息、永續(xù)流淌!”楊佳興奮地說。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生活中隨處可見的白色垃圾,水體污染現(xiàn)象不時出現(xiàn),溫室效應導致全球變暖加劇……作為大學生志愿者,應該如何更好地擔負起青年人該有的責任?一番思考后,楊佳決定和團隊打造“碳尋未來”雙碳科普志愿服務項目。

很快,他們開啟了調(diào)研、宣傳和科普公益行動。長沙縣春華鎮(zhèn)、株洲市仙庾鎮(zhèn)等30多個地方,留下了楊佳和團隊宣傳低碳理念,為村民們講解節(jié)能減排生活小技巧的身影,他們在這里深度調(diào)研人們對“雙碳”戰(zhàn)略的了解程度以及對國家推廣新能源政策的態(tài)度。

與此同時,他們走進多所中小學,用生動有趣的實驗,激發(fā)孩子們的環(huán)保意識,讓孩子們從小懂得保護環(huán)境、踐行“雙碳”戰(zhàn)略的重要性。一個個磨破的腳泡,一次次登上榜首的“微信步數(shù)”,一件件被汗水浸濕的“紅馬甲”,成為楊佳和團隊宣傳環(huán)保理念的寶貴回憶。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回校后,在有關老師的指導下,楊佳和團隊夜以繼日修改了五十余次的“碳尋未來”雙碳科普志愿服務項目書如期提交。最終,該項目不僅獲得了湘潭市2024年“雷鋒杯”青年志愿服務大賽銀獎,還成功入圍湖南省第七屆“雷鋒杯”青年志愿服務大賽,成為湖南省第十九屆“芙蓉學子·社會實踐獎”的“加分項”。

現(xiàn)在,“碳尋未來”雙碳科普志愿服務項目已成為湘理學子踐行“雙碳”戰(zhàn)略實踐的頗有號召力的品牌志愿服務項目。此外,楊佳帶領團隊打造的“護苗人”“青年養(yǎng)老人”等具有湘理特色的志愿服務項目也陸續(xù)上線,受到廣泛支持。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一呼百應,追隨者眾。從最初的一個個小活動,到如今的志愿服務品牌項目,湘理志愿服務的品牌影響力越來越大。目前,學校青年志愿團已擁有12229名注冊志愿者,開展志愿服務及相關服務活動2379次,累計志愿時長165675.8小時,服務對象超27萬人次,服務范圍覆蓋湖南省43個行政單位及相關地區(qū),榮獲13余項省市級榮譽,在校內(nèi)外產(chǎn)生了廣泛影響。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志愿服務精神,與學校CFAP人才培養(yǎng)理念中所倡導的品格力量、基礎能力、行動力、專業(yè)能力可以得到很好的呼應,而這在楊佳身上具象化。”校團委書記吉有余希望楊佳的“磁場”,能夠吸引更多的同學參與到志愿服務中來,構建起更加完善的湘理志愿服務體系,營造“奉獻愛心、人人可為”的良好氛圍,讓志愿精神在湘理校園“步步生花”。

撰稿/WRITER :薛瑞眾

攝影/PHOTOGRAPHER :劉業(yè)琛

排版/TYPESETTER:李湘琴

審核/REVIEWER :傅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