丞相是百官之首,有沒有人想過:做丞相的標(biāo)準(zhǔn)是什么?

四個字:德才兼?zhèn)?/strong>。注意是:德在前,才在后

兩漢進入仕途做官有一種科目是舉孝廉,字面意思是:孝順親人與長輩、為人清廉正直。這是人的兩個品質(zhì):孝順和清廉。

不管有沒有才能,只要你有孝順和清廉的名聲,就能舉孝廉,然后進入仕途,看兩漢的史書,經(jīng)常會看到某人被舉孝廉,說的就是這個人品質(zhì)高尚。

古代用人做官,首推德,有德無才,能做官,有才無德,做不了官。整個封建社會都是這個標(biāo)準(zhǔn),德才兼?zhèn)渲钡浇裉煲廊皇沁x拔人才的標(biāo)準(zhǔn),沒有之一。

不要看曹操弄了個“唯才是舉”,這個標(biāo)準(zhǔn)在古代就沒人支持,不說別的,你就說曹操唯才是舉用了誰?恐怕一個名字也很難說出來,而且曹操的唯才是舉是針對出身來說,也就是出身寒族的人,只要有才能,也能做官,而不是說道德,沒有道德的人,一樣做不了官。

千古一相諸葛亮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諸葛亮為什么是千古第一相?

因為諸葛亮是封建社會幾千年來最完美的丞相,德才兼?zhèn)洌呅螒?zhàn)士,無所不能,政治、軍事、經(jīng)濟、發(fā)明、書法、戰(zhàn)略、文學(xué),諸葛亮全部精通,不是懂一點皮毛,就是精通,就沒有他不懂的。

然而最重要的是:諸葛亮的道德水平相當(dāng)高,甚至是古代忠臣的完美代表。

這么一個完美的人,在夢中都難找到,卻是活生生的一個活在東漢末年到三國時期的丞相,他不是千古第一相,誰又能擔(dān)此重任?

有人認為管仲是千古第一相,跟諸葛亮比起來差遠了,兩人各有側(cè)重點,管仲的大多數(shù)事跡來自《管子》,這書作者是誰都不知道,成書年代也不知道,《管子》甚至不是史書,而是學(xué)派的思想著作,借管仲之手寫出來。

史記中評價管仲有一句話:

管仲富擬于公室,有三歸、反坫,齊人不以為侈。

管仲擁有的財富可以跟國君相比擬,擁有設(shè)置華麗的三歸臺和國君的宴飲設(shè)備,齊國人卻不認為他奢侈僭越。

管仲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管仲在當(dāng)丞相之前是個沒落的窮人,還要靠鮑叔牙救濟,當(dāng)了幾十年丞相之后,管仲的財富跟國君相當(dāng),如果僅靠俸祿根本不可能達到這個水平,管仲這是利用職權(quán)為自己謀利了,他當(dāng)丞相之前就經(jīng)常占鮑叔牙的便宜。

管仲有僭越行為,春秋時期等級森嚴,國君有國君的待遇,大夫有大夫的規(guī)格,嚴格不可逾越,就像天子六駕,諸侯五駕,大夫四駕一樣,管仲擅自用國君的宴飲設(shè)備是僭越行為。

《三國志 諸葛亮傳》:初,亮自表后主曰:“成都有桑八百株,薄田十五頃,子弟衣食,自有馀饒。至於臣在外任,無別調(diào)度,隨身衣食,悉仰於官,不別治生,以長尺寸。若臣死之日,不使內(nèi)有馀帛,外有贏財,以負陛下。

當(dāng)初,諸葛亮向后主上表說:

我在成都有八百株桑樹,十五頃薄田,家中孩子使用之外還有一些富余。至于臣在外任官,沒有其他的調(diào)度,隨身的衣食住行都是仰賴于官府,沒有別的營生,以增長自己的資產(chǎn)。等到臣去世之時,不讓家里有多的衣物,外有多余的錢財以辜負陛下的恩寵。

等到諸葛亮去世之后,都像他所說的那樣。

諸葛亮公示財產(chǎn)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諸葛亮是中國古代社會第一個敢于公開官員財產(chǎn)的丞相,有多少人敢這么做?管仲當(dāng)了丞相之后富得像國君一樣,諸葛亮當(dāng)丞相之后,仍然是兩袖清風(fēng),沒有多余的錢財,比一比就知道誰能流芳百世了,誰是千古一相了。

諸葛亮一門皆忠烈,父子三代為國捐軀,諸葛亮累死在北伐軍中,他的兒子諸葛瞻、孫子諸葛尚與鄧艾交戰(zhàn)時,戰(zhàn)死沙場,哪個丞相家族能做到一點?從黃帝到清朝都沒有這樣的丞相家族,唯諸葛亮而已,他不是千古一相誰又有資格?

管仲、呂不韋、李斯、蕭何、張居正、霍光、魏征、房玄齡、長孫無忌哪個丞相能跟諸葛亮比?

哪個丞相放在皇帝的廟中祭祀,把皇帝比下去了?劉邦的昭烈廟現(xiàn)在主人都成了諸葛亮了。

哪個丞相被皇帝立廟祭祀的,歷史上只有皇帝才能有廟,歷史上唯有劉禪這個皇帝為丞相諸葛亮立廟,享受這獨一份的待遇,除了諸葛亮歷史上還有誰?

劉備托孤于諸葛亮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歷史上哪個皇帝把自己江山社稷和繼承人一起托付給丞相,而丞相始終保持謙虛謹慎、鞠躬盡瘁的?唯有劉備托孤諸葛亮,陳壽稱之為古往今來君臣關(guān)系的典范,還有誰?

明朝張居正那么有名,去世之后,被萬歷皇帝清算,家族命運凄涼;漢朝霍光執(zhí)掌軍政大權(quán)數(shù)十年,還廢立過皇帝,去世后,霍氏家族被族滅。

諸葛亮去世后,有人詆毀他,劉禪立即殺了這個叫李邈的人,劉禪當(dāng)了四十多年皇帝,只殺了三個大臣,詆毀諸葛亮是他不能接受的,這是對丞相真正的尊重。

李嚴是諸葛亮的政敵,處處給諸葛亮使絆子,諸葛亮聯(lián)合大臣罷免了李嚴,把他貶為庶人,李嚴被貶官之后,天天還盼著丞相能再次起用他,當(dāng)李嚴聽到諸葛亮去世之后,認為再也不可能有人用他,于是發(fā)病而死。

有誰被貶官之后還希望曾經(jīng)的政敵起用自己,還認為這是唯一能再次入仕的途徑?唯獨諸葛亮能做到公平公正,被他貶官的人對諸葛亮都懷抱一份希望,這是與眾不同的。

諸葛亮治蜀公平公正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諸葛亮為相十余年,一次南征,五次北伐,為了理想和曾經(jīng)的承諾,諸葛亮明知不可為而為之,盡管他執(zhí)政時戰(zhàn)爭不斷,但百姓依然愛戴他,刑法雖然嚴峻但沒有埋怨他的人,不像后來姜維北伐時,百姓就面有菜色了。

劉備是先帝,他希望托孤的人是諸葛亮;

劉禪是皇帝,他希望自己的丞相是諸葛亮;

李嚴是政敵,他希望自己的對手是諸葛亮;

蜀漢的百姓,都希望自己的丞相是諸葛亮。

只因為諸葛亮能給所有人帶來一個公平公正的環(huán)境,他依法治國,開誠布公,安撫百姓,勸諫皇帝,教導(dǎo)禮儀,規(guī)范官職,明確制度,讓所有人活得有尊嚴,所有人都希望丞相是諸葛亮。

說了這么多,都是在說諸葛亮的道德,作為臣子,諸葛亮的道德水準(zhǔn)是封建社會的天花板,不說道德,哪怕說才能,他在歷史上也是頂尖水平,在能力超過諸葛亮的丞相幾乎沒有。

諸葛亮是丞相的天花板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管仲能力很強,但更多是后人的附會,政治能力兩人相當(dāng),軍事能力諸葛亮強于管仲,諸葛亮多次作為主將南征北伐,管仲幾乎沒有獨自率軍作戰(zhàn)的機會與能力,管仲的軍事才能體現(xiàn)在改革與制度建設(shè),諸葛亮既有軍事理論,又有軍事實踐,還能做八陣圖,還能練兵,軍隊建議,有獨立的軍事思想,還有軍事著作流世。

管仲接手的是一個強大的齊國,本身實力就擺在那里,諸葛亮接手的是一個弱小的、搖搖欲墜的割據(jù)政權(quán),歷史上以弱擊強,始終保持進攻姿態(tài)的,諸葛亮是為數(shù)不多的例子,司馬懿那么強一個軍事將領(lǐng),8天急行軍1200里斬孟達,三個月平遼東,但遇到諸葛亮只能當(dāng)縮頭烏龜。

中國歷史上再找一個像諸葛亮能力這么強,道德如此完美的人,幾乎沒有了,如此多的優(yōu)秀能力集中在一個人身上,他不是千古一相,誰又是千古一相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