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證監(jiān)會終于發(fā)力
證監(jiān)會:進一步完善科技企業(yè)發(fā)現培育、識別篩選和IPO支持機制!說好的篩選,結果呢?東方集團這事兒,上市公司被罰了1000萬元,但股民想拿到賠償,那可得經歷一番漫長的等待和復雜的流程,真是讓人頭疼。
就像證監(jiān)會調整了A股清明節(jié)的休市安排,還改革了IPO的發(fā)行,目的就是引導資金流向核心科技和價值股,打擊那些亂炒的行為。
這就意味著,那些炒差股、垃圾股的投資者得小心了,高位股和連板股也可能會受到沖擊。IPO市場的全面恢復,還得等市場承受力、企業(yè)質量、資金面這三方條件都成熟了。

二、節(jié)后,A股市場迎來全新的挑戰(zhàn)與機遇。
美股持續(xù)動蕩,給全球帶來了不少不確定性,股民和外資機構都陷入了兩難的抉擇。
是大膽布局A股,抓住這難得的機遇,還是采取防守策略,規(guī)避潛在風險?我覺得,A股憑借獨特的優(yōu)勢,作為全球避風港的地位正變得越來越穩(wěn)固。

三、為什么明天肯定會跌?因為資金不會做好事。
如果明天不跌,得需要多少資金入場?因為很多人只要明天翻紅,甚至微跌,都會立刻出局。機構新進的資金會去站崗嗎?
有人說,過一段時間,黑天鵝事件的影響消退后,行情肯定會漲回來,甚至超過現在的點位。這話沒錯,但關鍵得看入場時機。也可能等行情漲回來,已經是4年或者5年之后的事了,說這話的人可沒告訴你時間跨度。

四、資金觀望情緒濃重,A股成交額低于1萬億元。
比較無辜的就是AI端側和一些品種周五被果鏈給連累了,普遍都是小跌,譬如瑞芯微這些,英偉達那幾個不用說了,美股映射是最直接的!而在周末出的關于量化的消息大概率就是老鄉(xiāng)別走,一句話——你不要看說什么,而是看做什么。
成交量是最直觀的,周五還是下跌恐慌產生的量能,周一的量能大概率也不會準確,周二可能要客觀一點,最終的結果,放量肯定是好事,要么上漲放量,要么下殺放量,總是在這里僵持是沒有結果的。長痛不如短痛,危機危機,有危才有機!
投資有風險,入市需謹慎,讓我們做時間的朋友,享受價值投資帶來的收獲。對于近期股市有什么看法,歡迎讀者在下方評論區(qū)討論。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