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對華加碼關稅到威脅歐盟,特朗普似乎準備全面兌現(xiàn)其貿易承諾,引發(fā)全球市場震動。
這場關稅戰(zhàn)是實質性改變還是談判策略?全球經濟將如何應對這一沖擊?


然而這背后的算盤打得啪啪響,這場看似公平的游戲實則暗藏玄機。


特朗普的威嚇牌術

這種朝令夕改并非無跡可尋,細究特朗普的施政記錄會發(fā)現(xiàn)一個有趣的模式:先放出驚天動地的消息,引發(fā)全球關注和恐慌,然后在實際執(zhí)行時大幅縮水,如同一場華麗的魔術表演,聲光電全開卻變出一只小白兔。

問題在于,特朗普這次似乎高估了美國的實力和低估了國際社會的反彈程度,單是與中國的貿易戰(zhàn)就已讓美國農民叫苦不迭,企業(yè)成本上升,消費者買單,若再同時與歐盟、日本、印度等多個經濟體開戰(zhàn),美國的經濟堤壩能否承受這種自我施壓殊為可疑。


硬碰硬還是聲東擊西
歐盟的動作稱得上迅速而精準,早在特朗普宣布對等關稅前,布魯塞爾就已經悄悄準備好了一份長達10頁的反制清單,目標直指美國威士忌、摩托車和藍色牛仔褲等象征性產品,這份清單瞄準的是關鍵搖擺州的核心產業(yè),政治意圖昭然若揭。


全球貿易體系在特朗普的沖擊下,正在悄然重組,越來越多的國家開始繞過美國,尋求替代性的貿易聯(lián)盟和合作機制。區(qū)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xié)定(RCEP)的加速推進就是明證,這個不含美國的亞太貿易協(xié)定,正成為各國應對美國貿易霸凌的重要支撐。

特朗普的關稅政策,反而像一劑催化劑,加速了全球貿易格局的重構,各國從最初的被動應對,逐漸轉向主動規(guī)避和聯(lián)合抵制,筑起一道道抵御美國單邊主義的防火墻,而這種全球性的經濟再平衡,將對美國長期霸權地位產生什么樣的深遠影響,恐怕是特朗普始料未及的。
一場可能載入史冊的貿易震蕩
全球貿易格局的重構,不過是這場由特朗普點燃的貿易風暴將帶來的冰山一角。

當世界都在忙著筑墻自保,經濟學家們已經開始拉響警報信號,全球關稅戰(zhàn)將如同慢性毒藥,逐漸侵蝕各國經濟增長的基礎,引發(fā)通脹壓力上升,這不是杞人憂天,歷史早已給我們上過這堂課。
1930年,美國總統(tǒng)胡佛簽署了臭名昭著的《斯穆特-霍利關稅法》,將美國進口關稅提高到創(chuàng)紀錄的水平,引發(fā)了全球各國報復性關稅潮,世界貿易額在短短三年內暴跌了66%,這一場自殺式的貿易戰(zhàn),被廣泛認為加劇并延長了大蕭條,這段慘痛歷史如今竟有可能重演。

對美國企業(yè)而言,這場由其總統(tǒng)發(fā)起的貿易戰(zhàn),反而可能成為最沉重的負擔,特斯拉、蘋果這樣依賴全球供應鏈的科技巨頭,將面臨成本上升、供應中斷的雙重打擊,華爾街分析師預測,僅對等關稅一項,每年就可能給美國消費者帶來超過1340億美元的損失,這幾乎相當于每個美國家庭年均多支出1000美元。

更深遠的影響在于,特朗普正推動美國外交政策從基于規(guī)則的制度性決策,向基于個人意志的專斷性決策轉變,這種轉變所帶來的不確定性和反復無常,正逐漸侵蝕美國作為全球領導者的信譽資本,而這種信譽一旦失去,可能需要幾代人的時間才能重建。

結語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