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很多人都聽過這句老話,“百善孝為先”。
這本是正能量的事。
父母把孩子辛辛苦苦養(yǎng)育成人,孩子孝順父母也是天經(jīng)地義的。
我爸媽不容易
我有個朋友,一開始覺得老公能孝順父母,人肯定不錯,也能對自己父母好。婚后才知道,“孝順”那只是對待他父母。
而他太孝順,會在生活中委屈你成全他家所有人和事。

朋友說,她老公經(jīng)常掛在嘴邊就是:以后對我媽好一點,我媽把我養(yǎng)大不容易。
朋友氣得對她老公咔咔一頓懟:
你媽不容易,你媽咱倆結(jié)婚后不容易的嗎?你在那睡大覺,你媽給你洗衣服、做飯的時候,你怎么沒覺得她不容易???
你在那咔咔打游戲的時候,你媽下了班還要給你收拾衣服、打掃衛(wèi)生的時候,你躺那跟個大爺一樣,你咋不覺得你媽不容易?
瞎了這么多年,娶了我啥都看到了?我在世華佗啊?
一家人在這唱什么的戲?只有兒媳婦一進門,婆婆連做個飯都心不甘情不愿了,好像兒媳婦沒進門前,你們一家人都不吃飯似的。
你要是真心疼你媽呀,你就多掙幾個錢,以后讓她最好的養(yǎng)老院,再雇10個老頭陪她跳廣場舞,那才叫孝順!
啥都沒有?就知道在這里假裝孝順,道德綁架我。
冤有頭債有主,誰媽不易誰彌補。實在不行請保姆,莫把遺憾留下土。

朋友的這番話,我也是深有同感。
想起我十多年前相親,人家見我第一句就是:
“我姥姥老年癡呆,我媽特別辛苦,特別不容易,然后我媽脾氣也不好,有時候我都受不了?!?/p>
“我一看你就是脾氣特別好,會過日子的,我就想找你這樣的,就有人幫我媽照顧我姥姥了?!?/p>
我把原話轉(zhuǎn)述給介紹人,介紹人罵了一上午,給她氣得。
介紹人說我忍住沒罵他,真的很牛。
說實話,那時候真沒生氣,就是無語,特別無語,想著多厚的臉皮才能當我面這么說。
現(xiàn)實生活的“孝心外包”,說直接點:是建立在剝削另一個人基礎(chǔ)上的。

孝順,不應(yīng)該成為綁架別人的武器,而是以身作則的美德。
孝順這個詞本來就不應(yīng)該在嘴上,在心里、在行動上。
誰生了我,我孝敬誰。誰和我一起孝敬我的父母,我就和她一起孝敬他的父母。
我爸我媽這么多年也是這么對待雙方老人的,上行下效,我也就這么跟著做了。
說到這里,我要特別澄清一下:咱們在這里討論的重點是“孝心外包”的老公,而不是所有的男性……
聰明的男人,會把小家庭放在第一位
孝順本沒有錯,但是男人愚孝、孝心外包,往往是一個小家庭的矛盾根源。
刷到一個帖子:兒子要買一臺iPad,老婆想買一輛電動車,而父母的羽絨服穿了快七年了,我躋身其中,最為狼狽。

怎么說呢?大哥你當父親不行,當兒子不行,當老公也不行啊。
這兩者有什么關(guān)系嗎?
我還以為他在反省自己這么窮,連孩子老婆的愿望都滿足不了,父母也沒孝順好。
難怪都說:男人結(jié)婚了,就懂事了……
難道說:每逢妻兒倍思媽……
再說了,這些《送東陽馬生序》有啥關(guān)系?還完成了閉環(huán)?
想了半天,難道是:家貧?
別人從《送東陽馬生序》學會了“嗜學”,他學到了“家貧”。
真正的孝順,應(yīng)該是發(fā)自內(nèi)心體會到父母的不易,并且盡最大的努力,用實際行動去報答父母,讓他們能安享晚年。

而不是對著別人說“父母不易”,企圖他人對你的父母做所有的事情。
孝心外包的男人太多了。
既要有美名,又要保留自己的舒適自在、不做犧牲,這何嘗不是一種貪婪?
發(fā)現(xiàn)一個現(xiàn)象:凡是夫妻關(guān)系好,家庭幸福的,都有一個共性,那就是男人很聰明,他會把自己的小家庭放在第一位,懂得愛護自己的妻子。
我有個高中同學小井,她和她老公出身小縣城,兩人憑借著自己的努力在大城市立足。
更值得稱贊的是,她老公體貼老婆,會帶娃,也會主動攬家務(wù)瑣事。
前段時間,小井的媽媽生病住院了,她老公上要照顧老人,下要照顧孩子,頻繁往返于家和單位之間。
“一天晚上,我老公把孩子哄睡后,剛松下來一口氣,看見我在手洗孩子的衣服,就趕緊坐在我身邊,我倆邊聊天邊洗衣服?!?/p>
小井在說起這些事的時候,眼中閃著發(fā)自內(nèi)心的光芒,讓人一眼就能感受到她的幸福。
對一個男人來說,他的成功從來不是掙多少錢,而是他而讓家人感到多少倍的幸福,是他能扛住多少事。
有人說,判斷一個男人靠不靠譜,事業(yè)成不成功,不需要去看他住什么房子,開什么樣的車了,你就看他對老婆怎么樣。
如果一個男人聯(lián)合別人,欺負老婆、孩子,他連一個小家庭都經(jīng)營不好,就代表著這個男人沒有大智慧,更沒有擔當。
俗話說得好:虧妻者百財不入,愛妻者風生水起。
那些從來不在家庭上付出的男人,只會讓老婆寒心,活不明白當下,又如何看得清未來?

作為一個男人,自己要身體力行,孝順父母,愛著妻子,養(yǎng)育好孩子,別用自己的無能、無度、無德去綁架別人!
夫妻,應(yīng)當“我知你不易,你懂我悲喜”,雙方都是對方的情感支撐和堅實的后盾。
一人家庭蒸蒸目上的秘訣,就是妻子眼里有光,老公眼里有小家庭,孩子臉上有笑容。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