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陸棄
自4月2日美國總統(tǒng)特朗普宣布對全球所有貿易伙伴征收所謂“對等關稅”以來,國際社會震怒,市場恐慌,美股連跌,全球金融震蕩不止。而在這片自導自演的經濟戰(zhàn)火中,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卻成了白宮內部第一個“敢于勸諫”的人。據多家美媒披露,貝森特于6日前往佛羅里達州特朗普的海湖莊園,試圖勸說總統(tǒng)改變激進言論,為“關稅政策預留談判空間”,以安撫市場和盟友,遏制美國股市加速崩盤的風險。

這是一次既尷尬又無奈的勸說之旅。在當前這場全球貿易混亂中,特朗普如同一個失控的賭徒,把全球經濟當作籌碼,將國家信用押上賭桌,用一紙紙關稅清單瘋狂輸出他的“美國優(yōu)先”幻夢。但現實是血淋淋的:納斯達克指數進入技術熊市,道瓊斯指數兩天暴跌數百點,資本瘋狂撤離,企業(yè)叫苦連天。當總統(tǒng)滿嘴強硬,喊著“沒關系”“不怕下跌”時,身為財政部長的貝森特卻清楚地知道——華爾街已經聞到了崩盤的味道。
這也是他為何會在幕后,選擇向特朗普提出改變敘事策略的建議。他并非要求總統(tǒng)終止“對等關稅”,而只是提醒必須“講點談判的事”。換言之,是給火焰里潑點冷水,制造一點希望。但問題在于,這種策略調整遠遠無法改變關稅政策本身的本質——這仍舊是一場沒有邏輯、沒有規(guī)則、沒有底線的經濟戰(zhàn)爭,是特朗普為了政治表演強行主導的地緣經濟霸凌。
尤其是在貝森特私下發(fā)出警告之際,美方已經被全球貿易伙伴逼入外交孤島。歐盟、日本、加拿大、墨西哥、印度、韓國等,無一幸免于這場“關稅風暴”。特朗普所謂“對等”的背后,是完全無視WTO規(guī)則、主權協商和多邊談判精神的單邊霸權,是一種新型經濟殖民的重構嘗試。而這些國家紛紛表態(tài)準備實施反制措施,將美國商品列入報復清單,美方無異于親手引爆了一場自己也無法掌控的全球經濟地雷陣。

與此同時,市場的反應正在以極其真實的方式給予特朗普沉重打擊。資本市場不是總統(tǒng)的粉絲團,它不相信“口號”和“強硬”,它只相信收益和規(guī)則。當美國總統(tǒng)將國家信用作為博弈工具時,他忘記了市場是最冷酷的裁判者。從科技股暴跌,到制造業(yè)板塊重挫,再到投資者信心崩塌,這些已經不是“短期波動”,而是深層結構性警告:特朗普的關稅政策,正在動搖美國經濟根基。
而貝森特本人也傳出“準備辭職”的傳聞。據MSNBC主持人呂勒披露,貝森特“對特朗普的關稅算法感到荒謬”,無法忍受政策制定的隨意與缺乏專業(yè)基礎。這不僅反映了他對特朗普“經濟非理性主義”的極度擔憂,更凸顯出白宮內部裂痕的逐步擴大。在這場對全球經濟體的“戰(zhàn)爭”中,美國財政部門竟成了“滅火隊”,而不是主導政策的引擎。
事實上,特朗普所謂“談判策略”的遮羞布已經被徹底揭下。從中國到歐盟,從亞洲到拉美,各國已不再期待美國“重新回歸談判桌”,而是在組建沒有美國的新貿易規(guī)則、新經濟陣營。這種“逆全球化”的美國孤島化進程,并非外部強加,而是由特朗普親手鑄就。他一方面用高墻阻擋現實,一方面幻想通過“恐嚇加關稅”來贏得談判籌碼,卻忘記了:當你揮舞關稅大棒打遍全場時,別人也可以拋棄你、繞過你、孤立你。

當前國際形勢已高度復雜,大國博弈、地緣沖突、能源震蕩交織成不可預測的亂局。在這樣的大背景下,一個理性的超級大國本應承擔起穩(wěn)定器與協調者的角色,但特朗普卻試圖成為攪局者、顛覆者、掠奪者。他的“經濟民族主義”不僅令美國國內深陷高通脹、高失業(yè)、供應鏈混亂的泥潭,更令全球市場信心瀕臨瓦解。
特朗普口中的“美國優(yōu)先”,正在走向“美國孤立”;他主導的貿易戰(zhàn),不僅不會讓美國重新偉大,只會讓世界更加動蕩、美國更加衰弱。而當貝森特這位本應站在國家經濟安全前線的人,也開始私下表達不滿、尋求退出時,這場政治與經濟的雙重危機,就已不是“調整措辭”可以掩蓋的。特朗普該醒醒了。可惜,他可能更熱衷于夢游在帝國黃昏的幻覺之中。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