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4月8日,《長征組歌?紅軍不怕遠征難》紅色經典展演在遼寧廣告職業(yè)學院隆重啟幕。本次展演由沈陽市軍旅之聲藝術團與遼寧廣告職業(yè)學院大學生藝術團聯袂呈獻,學院主要領導高凱征、蘇強、劉鳳娟、楊克,全體院委會委員、沈陽市軍旅之聲藝術團代表、遼寧中華職教社代表、高職院校代表、全體師生到場觀演。
沈陽市軍旅之聲藝術團于2018年8月1日經沈陽市民政局批準注冊成立。以“謳歌光榮軍旅 傳承紅色基因”為辦團宗旨。成員主要來源于原部隊專業(yè)院團的藝術家與演職員,并吸納軍旅文化志愿者,形成具有一定專業(yè)水準的演員隊伍、創(chuàng)編隊伍,是一支在新時代誕生的具有濃厚軍旅情懷的新文藝群體。

激情澎湃奏響,長征史韻激昂。近300名藝術家與遼廣院藝術團聯合演繹《長征組歌》,以“演唱+情景?。收b”形式再現血戰(zhàn)湘江、四渡赤水等經典場景,配合歷史影像、數字技術增強沉浸感。傳承經典的同時,在舞美設計、服裝設計、多媒體制作等方面進行了諸多創(chuàng)新。尤其是由舞臺藝術設計與制作專業(yè)資深教師團隊精心策劃并全力打造的全新舞臺藝術效果極為矚目。

《長征組歌》紅色經典展演由《告別》《突破封鎖線》《遵義會議放光輝》《四渡赤水出奇兵》《飛越大渡河》《過雪山草地》《到吳起鎮(zhèn)》《祝捷》《報喜》《大會師》10大曲目組成,以生動的音樂語言和豐富的藝術表現力,展現紅軍長征過程中的重要事件和艱難歷程,熱情歌頌紅軍戰(zhàn)士英勇無畏和革命樂觀主義精神,是中國音樂史上的經典之作,具有極高的藝術價值和教育意義。

從藝術視角看,《長征組歌》將紅軍長征的艱難困苦與偉大勝利化為視聽盛宴。每一個音符都是歷史的心跳,每一段旋律都是革命先輩奮斗的足音。當激昂的《四渡赤水出奇兵》奏響,那明快的節(jié)奏和磅礴的氣勢,再現了紅軍在絕境中巧渡赤水的驚險與智慧,讓師生仿佛置身于硝煙彌漫的戰(zhàn)場,目睹紅軍戰(zhàn)士無畏強敵、靈活作戰(zhàn)的英勇身姿 ,藝術之美與歷史之重完美融合,讓師生沉浸其中,深受觸動。舞臺藝術設計與制作專業(yè)的教師團隊更是用精湛的技藝與專業(yè)手法助力呈現這場紅色藝術經典。

從思政教育角度而言,這是一次深刻的精神洗禮。長征精神,蘊含著堅定的理想信念。在《過雪山草地》的歌聲里,我們看到紅軍戰(zhàn)士們面對惡劣的自然環(huán)境,缺衣少食卻依然勇往直前,支撐他們的正是對革命勝利的堅定信仰。這種信仰穿越時空,激勵著新時代的青年學生,無論面對學業(yè)的壓力、生活的挫折,都要堅守理想,不忘初心。

《長征組歌》這樣的紅色經典藝術形式,突破了傳統(tǒng)思政課堂的說教模式。它以藝術為橋梁,拉近了學生與歷史的距離,讓長征精神不再是書本上冷冰冰的文字,而是化作可感可知的情感共鳴。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新長征路上,遼寧廣告職業(yè)學院思政教育正通過課程體系重構、實踐平臺搭建、文化生態(tài)培育等多元路徑,將長征精神轉化為可感可知的育人資源,鍛造著他們“走好新時代長征路”的意志品格,在新時代高校思政教育體系中,激活這一紅色基因的精神能量,既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戰(zhàn)略選擇,更是培養(yǎng)擔當民族復興大任時代新人的必然要求。其精神內核與思政教育的深度融合,正在構建起培根鑄魂的育人新范式。

傳承紅色基因,賡續(xù)紅色血脈,此次《長征組歌》紅色經典展演的成功舉辦,讓我們更加深刻地領悟長征精神的內涵,激勵我們在新時代繼續(xù)砥礪前行,走好新時代的長征路。通過紅色經典藝術形式,強化思政教育的感染力和實效性,增強新時代青年的歷史使命感。2025思政教育第一課借助《長征組歌》的強大影響力,為青年學生扣好了人生的第一??圩?,引領他們在新時代的長征路上堅定前行。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