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作者丨李兆龍
綿山元前六三六,仁義之火照九州。
清明寄哀火里來,寒食追思墻中留。
重耳逃難十九年,子推隨行侍奉虔。
烹妻煮子饑饉度,割股燒湯患難用。
劫波度盡晉文公,王位席上封賞重。
無顏妻兒冤塊纏,隱山向北萬念空。
人肉湍食充饑時,文公親信渾不知。
王位念及當時景,感淚飛淺急切尋。
重情重義淡忘難,幾番登山邀同甘。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羽扇巾綸介子推,躬耕南畝堅拒貧。
林壑優(yōu)美禽鳥歡,山地播種百果嘗。
老母膝下孝道盡,妻兒魂影苦心懺。
賞賜擱淺信義懸,燒盡山林逼下山。
一把大火熊熊燒,千秋佳話年年鮮。
心灰意冷介子推,同母傍樹共炭灰。
可憐老母苦難多,媳孫被食又火堆。
怪異絕情人倫傷,理喻子推憐他娘。
實乃古人觀念迥,莫用今理古丈量。
斗轉(zhuǎn)星移火焰散,文公吊哀普天傳。
仁義之士遇仁君,美麗綿山傳美談。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炭化煙塵地力肥,今日綿山俱華翠。
子推忌日怎告慰,寒食禁煊寄百悲。
清冷素齋心酸寒,戶戶家祭悉模仿。
巧合柳芽清明節(jié),從此同步祭祖先。
綿山名柔骨子硬,高僧云集沙彌勤。
八十寺院厚人文,兩千廟宇匯靈性。
綿山熱度世代傳,義士壯舉自然展。
山高水長林拔翠,琵琶箏鳴崖回轉(zhuǎn)。
寒食情濃緬懷傷,追思哭泣莫漫長。
壁立萬仞風光老,突兀險峰歲月荒。
介休古城守山門,汾河清流芳坡香。
清明祭先萬眾俗,中華孝道千秋佳。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