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5年,中央紅軍長征進入四川涼山彝族地區(qū),不料卻遭到了地方群眾武裝的襲擾。面對攻擊,中央紅軍保持了克制,不但沒有予以還擊,還耐心地向當?shù)氐囊妥逋麄鼽h的政策,這些舉動令當?shù)氐囊妥孱^領(lǐng)小葉丹感動不已,他提出想要和紅軍先遣隊司令員劉伯承進行會面。
1935年5月22日,劉伯承和小葉丹會面,并按照彝族習俗,歃血為盟,結(jié)為異姓兄弟,史稱“彝海結(jié)盟”,此事在后來成為紅軍執(zhí)行民族政策的一個光輝典范。
結(jié)拜儀式結(jié)束后,劉伯承代表中央任命小葉丹為紅軍沽雞支隊支隊長(沽雞實為果基,小葉丹為黑彝果基家的頭人,且年紀較小,所以叫小葉丹),發(fā)給他們一些槍支彈藥,自此,小葉丹及其族人成為紅軍的一部分。之后,在小葉丹和彝族同胞的幫助下,中央紅軍順利通過了彝族聚居區(qū)。

然而,中央紅軍離開后,小葉丹卻遭到了當?shù)剀婇y鄧秀廷的侄子鄧德權(quán)的刁難,鄧德權(quán)帶著兩個連來到了彝民區(qū),召集當?shù)馗髦ь^人開會,并大發(fā)雷霆,指責小葉丹接待紅軍,還和紅軍首領(lǐng)吃了血酒,卻沒有向鄧旅長(鄧秀廷)請示。
鄧德權(quán)決定采取懲罰措施,小葉丹于是聯(lián)合各支彝族部隊起兵反抗,但由于雙方實力懸殊,起義部隊很快被打散,紛紛向鄧德權(quán)投降。小葉丹在遭遇失敗后,也投奔了他的兒女親家謝尼坡。這個謝尼坡當年是鄧秀廷手下的一個連長,經(jīng)過他的說情,鄧秀廷同意放過小葉丹,但前提是他必須交出所有槍支,并認繳12000兩白銀。小葉丹只能認罰。

時間很快來到1942年6月18日,這一天,小葉丹去親戚家參加婚宴,途中經(jīng)過了果基家世仇羅洪家的地盤,他被認出來后,羅洪家出動了大量人馬前來追殺,而小葉丹只帶了一名隨從,最終被打死在大橋鎮(zhèn)的街上,終年49歲。
此后,小葉丹的族人為了避難隱居了起來,長時間沒有消息。1995年,時任國務委員的李鐵映在報紙上看到了關(guān)于小葉丹后人的報道,他非常高興,當即下令把小葉丹的后人接到北京。
李鐵映同志的父親是李維漢,母親是金維映,都參加過長征,所以他對長征非常熟悉,很有感情。小葉丹一家來到北京后,劉伯承的兒子劉太行專門和他們見了面,并邀請他們留在北京讀書生活,但小葉丹的后人對故土感情很深,堅持要回彝族山區(qū)。
此后,兩家人時常通信聯(lián)絡(luò),繼續(xù)保持了那份珍貴的感情。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