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 | 逍遙
大家好,我是逍遙!每天跟大家吹吹水,有趣的靈魂,從此相遇!
問界M8預售36.8萬,方程豹鈦3殺到13.98萬,零跑B10激光雷達12萬甩賣
——車市價格戰(zhàn)卷到新高度!一邊是華為系高端車用“情緒價值”收割中產,一邊是新勢力“技術下沉”狂卷性價比。到底誰在割韭菜?誰在玩真的?
價格內卷:高端車下凡,低端車升仙?
問界M8上來就喊36.8萬預售,比M9便宜10萬,但比M7高半級。華為系用戶要的是“品牌光環(huán)”和“尊貴感”——買問界的人,誰在乎性價比?“買M9的嫌貴,買M7的嫌low,M8正好卡在中間收割中產焦慮”,這波精準定位堪稱教科書級。不過預售價比理想L7貴一截,上市后若真降到35萬內,殺傷力就另說了。

另一邊,方程豹鈦3直接掀桌子!13.98萬的純電SUV,配仰望U8同款無人機系統(tǒng),比亞迪用“百萬技術下放”打臉同行。“高端品牌做低價車,車標就值5萬”,這招奔馳寶馬早玩爛了,但放在新能源賽道,比亞迪顯然更懂國人心理——仰望U8的技術光環(huán)+比亞迪的供應鏈成本,卷得傳統(tǒng)車企頭皮發(fā)麻。

更狠的是零跑B10,激光雷達+高階智駕殺到12.98萬,比同級插混還便宜。網友調侃:“以前是‘買不起’,現(xiàn)在是‘不敢信’”。零跑老板朱江明說過:“我們只賺3%的毛利”——這哪是造車?分明是搞慈善!

技術對轟:換電、智駕、增程,誰是偽需求?
蔚來第三品牌螢火蟲帶著換電殺進10萬級,14.99萬預售價看似平平,但租賃電池后可能壓到10萬內。問題來了:“10萬預算用戶會在乎換電嗎?”隔壁五菱繽果月銷2萬臺,靠的是便宜大碗,螢火蟲想用“換電”破局,但軸距2米7的A級車空間局促,做工用料也難敵海豚、繽果。“換電是加分項,但絕不是必選項”,蔚來的下沉之路,道阻且長。

阿維塔06更會玩,增程版預售21.59萬,實際可能殺到18萬。華為智駕ADS+鴻蒙座艙,配上長安的底盤調校,賬面實力吊打深藍S7。但增程技術本身爭議不斷——“既要加油又要充電,到底圖啥?”有人說是過渡方案,有人說是脫褲子放屁。但市場數據很誠實:理想賣瘋了,問界M7月銷2萬+,消費者用錢包投票:“續(xù)航焦慮?不存在的!”

最尷尬的是豐田凱美瑞智駕版,18萬的車還在吹自動泊車和自適應巡航,國產車同價位早把城市NOA當標配。網友毒舌:“豐田的智駕,約等于諾基亞的智能機?!?日系車躺賺時代結束,“不是國產太強,是合資太擺爛”,這話一點不冤。

生死局:誰在收割,誰在掙扎?
比亞迪漢L帶著千匹馬力殺進25萬,直面小米SU7和Model 3。但問題在于:“20萬以上市場,比亞迪的品牌溢價夠嗎?”漢DM-i賣得好是因為性價比,但漢L對標豪華轎車,光靠三電技術顯然不夠。王傳福說“智能駕駛都是扯淡”,可小米SU7講情懷、玩生態(tài),年輕人就吃這套。

最讓人破防的是寶駿享境,中大型車賣8-9萬?軸距2米9+城市領航+靈眸智駕3.0,這配置放合資車得30萬起步。但寶駿的難題是:“低價=低質”的刻板印象難打破。五菱星光混動降到8.88萬照樣賣不動,“消費者要的不是便宜,而是占便宜的感覺”,寶駿想翻身,得先學會講故事。

深藍S09更魔幻,30-35萬的預售價被網友集體嘲諷:“真當自己是BBA?” 但若實際定價殺到23萬,配上華為智駕和鴻蒙座艙,局面立馬反轉。“中國車市沒有貴不貴,只有值不值”——深藍這波反向操作,到底是玩套路,還是真自信?

寫在最后:4月新車,你會為誰買單?
從問界M8的“情緒溢價”,到零跑B12的“技術白菜價”,4月新車大戰(zhàn)徹底撕掉了車市底褲。有人用品牌PUA用戶,有人用配置卷死同行,但消費者早已不是小白——小米SU7上市即爆單證明:“真誠才是必殺技”。
當豐田還在用20年前的技術賣情懷,當寶駿試圖用8萬塊顛覆認知,當華為系把“尊貴感”明碼標價……我們不得不思考:“到底是我們需要新車,還是車企需要新韭菜?”
各位老鐵——這10款車,哪輛能讓你掏空錢包?哪輛又是“下次一定”?評論區(qū)見!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