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棋士》這部劇可算是火出圈了,雖然大結(jié)局已經(jīng)播完,可觀眾們還沉浸在劇情里出不來。特別是王寶強演的崔業(yè)這個角色,簡直讓人看入迷了,好多人都盼著能出第二季。

要說 尤其是那幾場哭戲,演得太真實了,觀眾隔著屏幕都能感受到角色的痛苦,看得人心疼。 在演藝圈里,哭戲一直是最考驗演員功底的。既要哭得真實自然,又要能打動觀眾。 好的哭戲能讓觀眾感同身受,比如趙麗穎在《第二十條》里演的聾啞人,雖然沒有臺詞,但她站在樓頂流淚的場面,任誰看了都會動容。 不過也有些演員的哭戲?qū)嵲谧屓丝床幌氯?。特別是那些從愛豆轉(zhuǎn)型的演員,哭起來光聽見聲音不見眼淚,表情夸張得像是要笑場。這種不走心的表演,觀眾看了只覺得尷尬。 說到底,演戲最重要的還是真誠,裝模作樣的表演永遠打動不了人。 在這里,真的要夸一下王寶強,不吹不黑,他真是天生的演員,身上有種特別真實的勁兒。 你看他被哥哥訓話時,縮著脖子不敢頂嘴,那種窩囊樣特別自然,就像我們身邊常見的老實人。 去銀行取錢那段也特別有意思。柜員動作慢吞吞的,崔業(yè)急得直撇嘴晃腦袋,想催又不敢開口。這種小細節(jié)王寶強演得特別到位,讓人一看就懂角色的性格。 但要是光演個老實人,這角色就太簡單了。王寶強厲害就厲害在,他能把人物性格轉(zhuǎn)變的過程演得特別真實。 當妻子要帶兒子出國時,崔業(yè)徹底變了個人。你看他臉上在笑,眼神卻冷得像刀子,完全變成了另一個人。 最絕的是他偷聽談話那場戲。一聲不吭地站在那兒,臉上陰沉沉的。越是不說話,越讓人覺得他要干大事。一個眼神的轉(zhuǎn)變,就從任人欺負的"綿羊"變成了兇狠的"惡狼"。 王寶強這種表演特別有沖擊力,不用大喊大叫,光靠表情就能讓人心里發(fā)毛。 說到前后反差大的角色,很多人第一時間會想到《狂飆》里的高啟強。這個角色確實火遍全國,但看完王寶強的表演后,我發(fā)現(xiàn)同樣的角色類型,不同演員能演出完全不同的味道。 高啟強能這么火,除了張頌文演技好,劇本的功勞也不小。這個角色前期是個老實巴交的魚販子,觀眾很容易對他產(chǎn)生同情。 后來他一步步變成黑老大,但張頌文始終保留了這個角色善良的一面,沒有把他演得十惡不赦。 這種演法確實很聰明,讓角色更有魅力。但也有人覺得,這樣處理讓反派顯得太理想化,反而削弱了劇集的現(xiàn)實感。好在《狂飆》里張譯等演員的表演也很出色,讓正邪對決更加精彩。 不過這種表演風格也有局限性。在《孤舟》里,當劇本不夠扎實時,張頌文這種"似壞非好"的演法就讓角色顯得很割裂。 說到底,高啟強能成功,是因為這個角色本身就很飽滿,正好和張頌文的表演風格完美契合。 最后我想說,同樣是演"老實人黑化"的角色,張頌文和王寶強卻演出了完全不同的感覺。這兩位都是實力派演員,各自都有精彩的表現(xiàn),但細看之下還是能發(fā)現(xiàn)明顯區(qū)別。 張頌文演的高啟強雖然出身底層,但總讓人覺得帶著點"精英感"。一個賣了半輩子魚的普通人,就算后來發(fā)達了,骨子里的習慣應該還在。可能因為張頌文本人生活閱歷有限,對底層生活的理解還不夠深入。 相比之下,王寶強演的崔業(yè)就特別真實。他把一個老實人的憋屈和后來的狠勁都演得入木三分,讓人完全相信這就是個真實存在的小人物。這種表演更接地氣,也更能讓普通觀眾產(chǎn)生共鳴。 兩位演員的表演各有特色,你更喜歡誰的風格呢?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