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發(fā)動了對全球的貿易戰(zhàn),某種意義上,這是一場大型碰瓷:看能從誰那訛到好處,證明特朗普是“贏”帝,而中國又是特朗普最想“贏”的對象。但很明顯,中國不吃他的那一套。這場以“美國優(yōu)先”為名的豪賭,把全球供應鏈攪得雞飛狗跳,但中國不僅沒被嚇住,反而用一套組合拳把特朗普的算盤砸得稀碎。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特朗普的關稅大棒揮向全球時,金融市場率先用腳投票。美股、歐股、亞洲主要股指集體上演“過山車”,道瓊斯指數單日暴跌超800點,德國DAX指數創(chuàng)下兩年最大跌幅,日經225指數一度失守40000點大關。這種震蕩不是偶然——美國的對等關稅,相當于給全球貿易體系埋了顆“經濟核彈”。

美國去年進口的3.3萬億美元商品中,中國制造占據核心地位,而54%的稅率意味著原本100美元的商品直接漲價到154美元,美國消費者被迫為政治操盤買單。更荒誕的是,特朗普連跨境電商的“螞蟻搬家”都不放過:800美元以下包裹的免稅額度被取消,5月起征30%關稅,6月進一步縮緊到50美元。這種“殺敵一千自損八百”的策略,連摩根士丹利都看不下去了,測算稱若各國反制,美國GDP將暴跌1%。

全球市場哀鴻遍野時,中國卻打出了一張“穩(wěn)”字牌。中央匯金、中國誠通等“國家隊”資金密集入場,央行通過逆回購和中期借貸便利向市場注入流動性,證監(jiān)會連夜喊話“堅決維護資本市場平穩(wěn)運行”。

這不是簡單的救市,而是一套精準的戰(zhàn)術組合:既穩(wěn)住國內投資者信心,又向國際資本釋放“中國經濟底盤堅實”的信號。效果立竿見影——A股三大指數在政策出臺后三天內反彈超5%,人民幣匯率企穩(wěn)回升。這些動作看似針對金融市場,實則是中國應對特朗普關稅戰(zhàn)的系統性防御工事中的一環(huán)。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中國的反擊從來不是臨時起意。當特朗普在4月2日宣布加征34%關稅時,中國在48小時內就甩出三記重拳:對等加征34%關稅、管制7類稀土出口、制裁16家美國實體。這套打法既有“面”上的無差別反擊,又有“點”上的精準打擊——稀土管制直掐美國軍工和高科技產業(yè)咽喉,實體制裁則瓦解了特朗普的“企業(yè)盟友”陣營。

除了針鋒相對的直接措施之外,中國早已布局“去美國化”的貿易網絡:2024年對東盟出口增長18%,“一帶一路”沿線貿易額突破2萬億美元。特朗普以為能用關稅逼中國就范,卻沒算到中國手里握著的牌比他想的多得多。

面對中國的強硬反制,特朗普的反應暴露了典型的機會主義弱點。他先是在社交媒體上咆哮“考慮對中國商品再加50%關稅”,將稅率推高到駭人聽聞的104%,接著又威脅“不排除動用緊急狀態(tài)法”。但這種虛張聲勢反而印證了美國的焦慮,特朗普的“加碼游戲”只是一場政治表演:他需要向選民展示“強硬”,卻不敢真正承受產業(yè)鏈斷裂的代價。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這種矛盾有一個現成的例子:“港口費計劃”。

原本被特朗普吹捧為“重振美國造船業(yè)”的王牌——對中國船只征收百萬美元級港口費,如今成了他的燙手山芋。

美國航運巨頭SeaboardMarine第一個跳腳:公司24艘船里有16艘是中國造,真要收費等于自斷經脈。農業(yè)和煤炭行業(yè)更慘,大豆出口商算了一筆賬:運費成本上漲3%-5%,直接讓美國農產品在國際市場上價格倒掛。眼看政策還沒落地就被罵成篩子,白宮消息人士4月9日突然放風“考慮放寬收費計劃”。這場鬧劇揭穿了特朗普的底牌:所謂“美國優(yōu)先”,到頭來還是“美國丟臉”。

歷史總是押著相似的韻腳。當年六國用土地賄賂暴秦,結果“奉之彌繁,侵之愈急”,如今特朗普的關稅戰(zhàn)也是同一個套路。但中國早就看透了這套把戲:對貪婪者讓步只會招來更大的勒索。除了勝利,我們無路可走,中國用實力證明——特朗普的“交易藝術”在真正的戰(zhàn)略定力面前,不過是紙老虎的咆哮。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港口費計劃的妥協只是開始。美國內部通脹壓力一旦突破臨界點,一旦出現550萬就業(yè)崗位因關稅瀕臨消失,一旦盟友們的反制讓“美國優(yōu)先”變成“美國孤立”,特朗普除了回到談判桌前,還能有什么選擇?

這場博弈的終局早已注定:就像中國外交部說的,“損人害己”的招式玩不下去時,美方除了“立即停止錯誤做法”,別無他路。中國要做的,就是繼續(xù)下好自己的棋,磨尖科技自立的劍,等著看特朗普如何把自己編的套索,一點點套回脖子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