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原本計劃對全球各國加征高關稅,但就在行政命令即將生效的前一刻,特朗普又改變了主意,宣布對75個妥協(xié)的國家實行10%的基準關稅。促使特朗普這么做的原因有兩個,一是美股市場大跌,國內(nèi)民眾反對特朗普的聲音很大,特朗普承受的壓力非常高。另一個原因,特朗普無法在短短幾天時間同 75個已經(jīng)跪了的國家進行談判,因此選擇先對他們加征10%的基準關稅,再留90天的時間和這些國家進行談判,到時候再宣布新的關稅措施。最終關稅大概率會在10%的基礎上再加一些,但是肯定沒有他最初宣布的關稅高。

美國現(xiàn)在宣布對中國加征高達104%的關稅,基本上就是把除必需品以外的其他產(chǎn)品給隔絕了。必需品費用再高,美國消費者依然需要購買,這損傷的是美國人的利益。對于非必需品,消費者會選擇少買或者根本不買,這將會對中國企業(yè)造成很大的負面影響,所以特朗普的關稅政策本就是一個損人不利己的事,他想著的是讓制造業(yè)回流到美國,但是全球的主要制造業(yè)在中國,中國只要不屈服,制造業(yè)就回流不到美國。即使是老美在中國開的代工廠,這些工廠因為總部在美國,受到美國政府的壓力,也許最終可能會考慮回遷到美國,但是這些代工廠組裝的零部件依然需要向中國進口,美國對中國的高關稅并不會對這些零部件免稅。即使代工廠搬到美國,生產(chǎn)出來的產(chǎn)品成本依然十分高昂。特朗普想重振美國制造業(yè)的路子走錯了,不應該是施加高關稅,反而應該通過降低關稅和中國談判,把那些已經(jīng)實現(xiàn)高度自動化的制造業(yè)搬到美國,這樣美國就可以避開自己勞動力成本高昂的短板,承接這些高度自動化的制造業(yè),把那些依然需要大量勞動者參與的制造業(yè)留在中國。通過和中國談判,美國讓渡一些利益,以換取中國部分高度自動化的制造業(yè),這就是合則兩利。特朗普現(xiàn)在單方面加征關稅,不但達不到讓制造業(yè)回流的目的,還損害了中美兩國的利益,這就是斗則兩敗。美國就是當霸主當慣了,特朗普明明非常想和中國進行貿(mào)易談判,但就是抹不開面子,非得用這種加關稅、單方面挑釁的方式,讓我們主動打電話給他,但我們不會慣著他,因為慣著他的結(jié)果就是美國瘋狂加價,中國早就亮明態(tài)度了,談判的大門一直都是敞開的,但是特朗普想打貿(mào)易戰(zhàn),我們也一定會奉陪到底。問題不在于我們這一邊,問題在于美國。我們即使有解決問題的辦法,也抱著解決問題的誠意,但是美國如果想通過欺壓別國的方式來讓自己獲利,我們不會屈服,也不能屈服。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