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入晚年,誰都盼著能與子女其樂融融,共享天倫之樂,盡享含飴弄孫的溫馨。但遺憾的是,不少老人因言語失當(dāng),反讓這份天倫之樂蒙上了陰影,甚至演變成了家庭紛爭。有些話,真的是寧愿爛在肚子里,也絕不能輕易說出口,因為一旦出口,不僅傷了親情,更會寒了子女的心……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 子女孝心,豈能相較?
常言道:“偏心之父母,難育孝順之子女。”總愛拿“你姐姐每月給我兩千”或“你弟弟常來看我”這樣的話來比較,實則是將子女推向了情感的邊緣。每個人的能力與境遇各異,強行比較只會讓親情漸行漸遠。攀比之心,讓本分的子女感到寒心,久而久之,兄弟姐妹間的情誼淡了,走動也少了。到頭來,受苦的還是自己。人心都是肉長的,何必非要走這條自傷傷人的路呢? - 子孫成就,豈能比較?
東家孫子考上了清華,西家外孫在央企擔(dān)任要職……總是念叨別人家的孩子如何優(yōu)秀,自己的子女聽了能不難受嗎?人生之路,各有各的風(fēng)景,每個人都在自己的賽道上奮力前行。老人家動輒拿別人家的孩子來比較,豈不是在暗示自己的子女不夠出色?多說些鼓勵的話,才是父母應(yīng)有的姿態(tài)。人生在世,能有幾人飛黃騰達?大多數(shù)人都是平平淡淡過一生,知恩圖報,安安穩(wěn)穩(wěn),便是最大的幸福。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 養(yǎng)老之資,豈能炫耀?
有錢沒錢,都是自己的私事。整天念叨自己存了多少養(yǎng)老錢,反而會讓子女心生嫌隙。炫耀存款豐厚,子女可能會想:“既然不缺錢,那我少盡點孝心也無妨?!北г瑰X少,子女又會擔(dān)心:“是不是在暗示我們要多出錢?”錢財之事,點到為止。該花就花,該存就存,何必整天掛在嘴邊? - 養(yǎng)育之恩,豈能常算?
恩情越算越淡,舊賬越翻越?jīng)觥!爱?dāng)年為了你們,我們省吃儉用……”“養(yǎng)大你們多不容易……”這樣的話,說得越多,子女心里越不是滋味。子女豈會忘記父母的養(yǎng)育之恩?但總被人掛在嘴邊念叨,誰能受得了?老話說得好,“施恩莫念”,念多了,恩情也就變味了。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 兒媳女婿,豈能數(shù)落?
“這個兒媳婦太懶了……”“那個女婿一點都不上進……”這種話,還是留在心里吧。一旦傳到當(dāng)事人耳朵里,那就是火上澆油。小兩口的矛盾本就微妙,你一句數(shù)落,就可能讓矛盾升級。你痛快了嘴,卻讓孩子苦透了心。更糟糕的是,當(dāng)著親家母的面吐槽親閨女,或者跟鄰居嚼舌根,這種行為更是愚蠢至極。話傳三遍,連狗都嫌臭。
人這一輩子,說話容易,但說對話卻難。有些話,與其說出來傷人傷己,不如爛在肚子里,換個角度想開些。記住,晚年的幸福,靠的是理解和包容,而不是計較和埋怨。愿天下所有的老人家,都能學(xué)會藏住那些不該說的話,過上幸福舒心的晚年生活。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