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官媒下場痛批,今天付順義就被大家挖出來了,顯然這事推給城管不合適了!
這幾天,三河火了,不過是以一種極其荒誕的方式?!敖眉t藍黑做招牌底色”,如此離譜的規(guī)定一經(jīng)曝光,迅速在網(wǎng)絡上掀起軒然大波。昨天,官媒下場痛批,將這一事件推上了輿論的風口浪尖,而三河市委書記付順義也被大家從幕后“挖”了出來。很顯然,把這事一股腦推給城管,實在難以服眾。

從事件本身來看,城管部門以“城市規(guī)劃”為名,要求商戶更換門頭顏色,甚至連象征醫(yī)療救援的紅十字都被刷成綠色,這不僅違背了大眾的常識認知,更是公然違反了《紅十字會法》。當權力如此任性地踐踏法律和民意,公眾的憤怒可想而知。而在這場鬧劇中,最令人不齒的是,面對質疑,相關部門還在互相推諉責任。城管稱是執(zhí)行市上的要求,可市上卻表示“不了解情況”,這種“踢皮球”的行為,無疑是對民眾智商的侮辱,更是對政府公信力的嚴重傷害。
付順義書記,作為三河的主政者,在這樣一場影響惡劣的事件中,顯然無法置身事外。雖然目前并沒有確鑿證據(jù)表明他直接參與了這一決策,但作為地方一把手,下屬部門鬧出如此荒唐的事情,他有著不可推卸的領導責任。一個城市的發(fā)展,需要的是科學合理的規(guī)劃、高效的管理和對民眾需求的尊重,而不是拍腦袋的決策和隨意的權力濫用。
回顧過往,類似的事件并非個例。一些地方官員為了所謂的政績,大搞形象工程,全然不顧民眾的利益和城市的長遠發(fā)展。他們習慣于坐在辦公室里“指點江山”,卻從不肯深入基層傾聽民眾的聲音。在他們眼中,權力似乎成了滿足個人私欲和政績需求的工具,而不是為人民服務的手段。
三河的“色彩禁令”事件,給我們敲響了警鐘。權力必須在法治的框架內運行,必須接受民眾的監(jiān)督。每一項政策的出臺,都應該經(jīng)過充分的調研、論證和聽證,而不是僅憑個別官員的主觀意志。我們期待付順義書記能正視這一問題,徹查事件背后的真相,給三河的民眾和全國關注此事的網(wǎng)友一個交代。
廣大網(wǎng)友們,對于三河的這一鬧劇,你們怎么看?你們認為付順義書記應該如何處理才能挽回三河的形象和政府的公信力?歡迎在評論區(qū)留言討論,讓我們一起為城市的健康發(fā)展發(fā)聲!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