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言:首富輪流坐基本上是各國的普遍現(xiàn)象,但是黃惠祥和黃惠忠兩兄弟卻連續(xù)14年霸榜印尼首富,兩人手握印尼最賺錢的幾大公司,卻不攀附印尼軍政要人,幾乎不公開露面,可謂是首富圈的一股清流。

真正的富可敵國
2022年12月,當年的福布斯富豪榜出爐,擁有加拿大國的華人趙長鵬,因為疫情資產(chǎn)大幅縮水,祖籍福建的黃惠祥和黃惠忠兄弟以447億美元成為2022年最新的海外華人首富。
更加引人注目的是,根據(jù)福布斯印尼富豪榜,黃惠祥和黃惠忠兄弟,已經(jīng)是第十四年成為印尼首富,他們比印尼第二富豪多了356億美元,更讓人驚奇的是,第2-6名富豪加起來的財富還沒有兩兄弟那么多。
黃惠祥和黃惠忠兄弟的財富可謂是斷崖式領先
單單從財富上去衡量的話,黃惠祥和黃惠忠兄弟在印尼可謂是無敵的存在,甚至可以毫不夸張的說兩兄弟的財富足以富可敵國。
把黃氏兄弟的財富放在全球來看,兩人的排名也是相當靠前。根據(jù)《2022年福布斯全球億萬富豪榜》顯示,黃惠祥和黃惠忠兄弟兩人的財產(chǎn),在全球富豪榜上,分別位列69名和64名。
圖源:福布斯官網(wǎng)

如果兩人以家族兄弟的形式登榜,在當時則可以排到全球前三十的位置,同時也足以登上東南亞地區(qū)首富的位置。
要是拿黃氏兄弟的財富與我們比較熟悉的香港富豪李嘉誠比較的話,香港首富李嘉誠在他們面前,也稍顯遜色。
根據(jù)2022年福布斯香港富豪榜顯示,李嘉誠以約360億美元的財富,成為香港首富。而黃氏兄弟的總財富則是477億美元,他們比李嘉誠足足多了117億美元,換算成人民幣的話,按照當時的匯率,那就是800億人民幣。
更讓人感到不可思議的是,黃氏兄弟不是第一次登頂印尼首富的位置,這次他們已經(jīng)是第十四次登頂印尼首富的位置,而且還是連續(xù)十四次。
圖源:2022年福布斯官網(wǎng)

在經(jīng)過疫情全球經(jīng)濟普遍疲軟的情況下,黃氏兄弟的財富還能在2022年,實現(xiàn)較前一年增長了51億美元。
在一個把華人放在比較特殊位置的國度,黃氏兄弟連續(xù)霸榜首富14次,也是全球首富圈中的一股罕見清流。
根據(jù)一家國際機構(gòu)的推斷,如果把黃氏兄弟一年賺的錢拿出來,就可以消除印尼全國的絕對貧困。
但是誰能想到,擁有富可敵國財富的兩兄弟,最早卻是一個名副其實的“負二代”。

從“負二代”到“富二代”
網(wǎng)絡上經(jīng)常有個熱梗:要想成為富二代,就得有個有錢的爹。本來黃惠祥和黃惠忠兩兄弟的開局之路也是這樣的,兩兄弟的父親黃維源經(jīng)過多年的打拼,在47歲創(chuàng)辦了屬于自己的卷煙廠,并在短短幾年時間,做到了行業(yè)第二。
按照接下來的劇本,黃惠祥和黃惠忠兩兄弟應該就是邊學習,邊準備接手家族企業(yè),借助老爹走上人生巔峰。
但是命運卻給他們開了一個大玩笑。
黃氏兄弟祖籍福建晉江市池店鎮(zhèn)。1920年,黃氏兄弟的父親黃維源跟著父親黃集仁,從福建老家來到印尼爪哇島。

下南洋的福建人身上似乎都流淌著一種出奇的經(jīng)商特質(zhì),黃集仁父子倆也毫不意外,黃集仁很快就帶著兒子黃維源上街擺地攤買香煙。后來黃集仁又和朋友合開了一家鞭炮廠。
在此期間,黃維源于1939年和1941年分別擁有了黃惠忠和黃惠祥兄弟。此時的黃維源已經(jīng)積累了一定的財富,1950年黃維源便趁著荷蘭人撤出印尼之際,收購了一家即將倒閉的荷蘭香煙廠,并將其改名為“針牌”。
也許是黃維源知道,這項生意將會成為他們家族興盛的轉(zhuǎn)折點,在購廠之前,家族觀念極強的黃維源,還特意回了一趟福建老家,和家族的長輩商量此事,并在老宅留下了一張全家福。
“針牌”創(chuàng)立之后,極有商業(yè)頭腦的黃維源,就定下了以后要走產(chǎn)品差異化路線的經(jīng)營理念。當時印尼百姓吸煙時,常用一個土方子:在煙葉中加入丁香,以此來緩解胸痛。

但這都是百姓的自發(fā)行為,還沒有煙廠正式這么做。黃維源便抓住這個機會,研究出了丁香煙,由此一炮而紅,黃渭源只用了十年,就把“針牌”做成了印尼第二大的煙草企業(yè)。
但是1963年的一場大火,卻把黃維源畢生的心血燒毀殆盡,煙廠主廠房被全部燒毀,整個“針牌”只剩下一間很小的分廠。
黃維源氣急攻心,一病不起。剛上大學的黃惠祥和黃惠忠兄弟,此時也顧不上學業(yè)了,兩兄弟攜手登臺,準備收拾殘局。
煙廠雖然沒了,但是父親黃維源積累下的聲譽還在,兩兄弟很快就得以從銀行獲得了一筆貸款,用于重建廠房。

有了錢,兩兄弟并沒有急于投入生產(chǎn)。因為此時的印尼煙草行業(yè),已經(jīng)和父親剛創(chuàng)業(yè)時不一樣了。印尼全國賣丁香煙的廠家大大小小有200家。
面對激烈的競爭,產(chǎn)品差異化的路線已經(jīng)走不通了。讀過大學的兩兄弟,決定走生產(chǎn)和銷售差異化之路兩人從國外引進先進的自動化卷煙機,同時給煙加上過濾嘴,以降低有毒物質(zhì)的攝入。
兩兄弟還加大營銷力度,通過各種渠道做廣告,甚至連田間地頭也不放過。根據(jù)數(shù)據(jù)顯示,僅在1990年,“針記”的廣告支出就達到了45億盾,位居當年印尼企業(yè)廣告費支出的第二位。
到了九十年代,兩兄弟不僅把“針記”賣到了印尼的大街小巷,還出口到了新加坡、日本等國家。
此時的“針記”大有問鼎印尼最大煙草集團之勢。黃氏兄弟也完成了從“負二代”到富二代的轉(zhuǎn)變。但就在“針記”賣得如日中天的時候,黃氏兄弟卻早已悄悄地在為轉(zhuǎn)行做準備。


金融危機,兩兄弟的封神之作
父親成功的創(chuàng)業(yè)經(jīng)歷,告訴了兩兄弟做生意一定要主打一個產(chǎn)品差異化。然而那場大火,也明明白白的告訴兄弟兩人,父親就是因為差異化做的不夠,才導致最終的創(chuàng)業(yè)失敗。
于是黃惠祥和黃惠忠兄弟兩人,在有了充足的資本后,從父親的產(chǎn)品差異化,到兩兄弟初期的生產(chǎn)和銷售差異化之后,黃氏兄弟又開啟了另外一條差異化之路——產(chǎn)業(yè)差異化。
煙草是傳統(tǒng)行業(yè),有著固定又雄厚的客源,可以說是一本萬利的生意。黃氏兄弟如果繼續(xù)在煙草行業(yè)擴展,憑借著“針記”的影響力,黃氏家族也必然會成為印尼極具聲望的華人家族之一。
但先輩敢為天下先的拼勁卻在激勵著黃氏兄弟不安于現(xiàn)狀。在創(chuàng)業(yè)和先輩下南洋的經(jīng)歷中,黃氏兄弟明白,任何時候,都不要把雞蛋放在同一個籃子里。

就像家族的先輩從福建老家下南洋一樣,根在福建,家在南洋,進可創(chuàng),退可守,不把雞蛋放在同一個籃子里,才有最大的可能開枝散葉。這是世間不變的生存之道,做生意亦如此。
黃氏兄弟很快就開始了產(chǎn)業(yè)差異化的擴張之路。兄弟兩人的擴張,并非毫無章法,最開始,出于對其他行業(yè)的不熟悉,他們只會去涉足一些政府鼓勵的朝陽產(chǎn)業(yè)。
上世紀70年代,印尼政府開始把電力通到農(nóng)村。黃氏兄弟抓住機會,進軍家電行業(yè),兩兄弟從國外引進飛利浦的先進技術,投資30億印尼盾建了一家電視機廠。
由于技術上的優(yōu)勢,黃氏兄弟很快就把電視機的成本降了下來。很快黃氏兄弟的狄吉迪牌電視機就成功打入了農(nóng)村市場。到了80年代末,黃氏兄弟的旗下的電視機銷量已經(jīng)超過了100萬臺。
投資家電行業(yè)成功之后,黃氏兄弟又趁勢進軍了印尼的地產(chǎn)、電子、棕櫚種植等行業(yè)。1991年,印尼政府忽然下令丁香專營,這也極大打擊了印尼的煙草行業(yè),好在黃氏兄弟已經(jīng)及時地把雞蛋分散出去了。
只不過,涉足多行業(yè),并沒有讓黃氏兄弟的財富實現(xiàn)跨越式起飛。

這其中有一個重要原因就是,當時在印尼商界,普遍存在著政商依附的關系。當時的印尼首富林紹良和時任總統(tǒng)的關系很好。所以林紹良掌握著印尼最大的銀行——中亞銀行。
而反觀黃氏兄弟,卻是印尼商界的一股清流,兩兄弟并不去依附誰,如此出淤泥而不染,自然會遭到打壓。
因此,黃氏兄弟的商業(yè)觸角雖然也有伸入印尼的金融業(yè),但始終做不大。然而,有時候可以背靠大樹是好事,但大樹倒了保不齊也會砸到自己。
1998年亞洲金融危機爆發(fā),印尼的經(jīng)濟遭受重創(chuàng),經(jīng)濟基礎影響上層建筑,印尼政壇也發(fā)生了“地震”。
林紹良的“大樹”倒臺時,最終還是砸到了自己。
中亞銀行因為金融危機出現(xiàn)了擠兌風潮,沒了“大樹”的林紹良,也因為中亞銀行資不抵債,而被印尼政府接管重組。

兩年之后,重組后的中亞銀行將51%的股份賣給了一家名為法靈多的投資公司。這個公司正是黃氏兄弟和一家美國投資公司共同持股的。經(jīng)過一系列收購,黃氏兄弟終于在2010年成為中亞銀行的絕對股東。
因為黃氏兄弟的出淤泥而不染,也獲得了換新后印尼政壇的肯定。經(jīng)過黃氏兄弟的經(jīng)營,中亞銀行在2012年時,就成為了以印尼最大的私有銀行,年利潤高達12億美元
如今中亞銀行以670億美元的資產(chǎn)成為了東南亞市值最高的銀行。
除了銀行業(yè)外,2004年,黃氏兄弟旗下的針記集團還投資了2.42億美元,在印尼打造了東南亞最大的購物廣場。

2010年,針記集團成立了GDP Ventures風投公司,由黃惠忠的二兒子負責管理,黃氏兄弟又開始專注印尼互聯(lián)網(wǎng)行業(yè)。目前,GDP Ventures旗下,已經(jīng)擁有印尼最大的社交網(wǎng)絡Kaskus,以及印尼最大的電商平臺Blibli。
在互聯(lián)網(wǎng)行業(yè)的成功投資,在一定程度上幫助黃氏兄弟對沖了疫情所帶來的風險。這也是黃氏兄弟的財富,即使是在后疫情時代的2022年,依然可以實現(xiàn)51億美元增長的重要原因。

晚年分享成功經(jīng)驗
黃惠祥和黃惠忠兄弟兩人,能夠在印尼這樣一個把華人置于特殊地位的國度,在不依附別人的情況下,還能連做14年印尼首富,把家族傳到第五代,打破了富不過三代的魔咒,這在各國的首富圈里屬實罕見。
有人曾經(jīng)問起大哥黃惠祥成功的經(jīng)驗。不料大哥卻淡淡的說:“做生意就像打橋牌,根據(jù)信息,先分析再決定?!?/strong>
而問到弟弟黃惠忠時,他還強調(diào)了刻苦的重要性:“我的興趣愛好就是:工作、工作、再工作?!?/strong>

兩兄弟不僅僅務實,平時還非常低調(diào),作為印尼首富的他們,竟然極少公開露面,以至于兩兄弟的名字和年齡甚至都被媒體翻譯錯甚至是顛倒。
2018年雅加達亞運會上,一位拄拐身穿白色短袖的老人,奪得了橋牌項目的超級混合團體賽銅牌。一開始人們并沒有過多地關注這個奪得團體賽銅牌的老人。
過了許久,才有眼尖的媒體發(fā)現(xiàn),這個老人正是那個愛打橋牌的黃惠祥。這也是黃惠祥多年來的唯一一次公開露面。如果不是通過亞運會采訪,很多印尼人可能都不知道黃惠祥到底長什么樣子。
黃氏兄弟的低調(diào)和務實,生命不息,奮斗不止的氣質(zhì),可見一斑。


黃惠祥和黃惠忠兄弟在首富圈那是絕對的清流,家族沒有富不過三代的魔咒,兄弟兩人的日常生活中,也沒有外人想象的那種富豪的奢靡,有的只是平凡的興趣愛好。也許正是因為兄弟兩人身上那種質(zhì)樸和低調(diào),才是這個巨富家族在印尼屹立不倒的根本。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