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一、

清晨六點鐘,我們走出籠罩著薄霧的美瑛站。這個時間下車的乘客只有我們兩人。一家出租自行車鋪子藏在月臺后巷,老板是個獨臂老人,右袖管空蕩蕩地隨風飄。他在店門前遞送給我一輛銹跡斑斑的“淑女車”,說鈴鐺是昭和年間的銅制品。那鈴鐺在晨光中泛著溫潤的光澤,按下去會發(fā)出沙啞的“咔啦”聲?!斑@車見過美瑛所有的彩虹呀,”他說著,沖我們眨眨眼,“后座還載過石原裕次郎的女友呢。今天你們是第一個。”他又遞來一張手繪地圖,“沿著藍線騎,別錯過路邊的驚喜?!?/p>

淑女車雖然外觀破舊,但我看在它是一件古董的份上,還是滿心歡喜接受,就交給愛人騎了。愛人跨上車座時,車輪發(fā)出輕微的吱呀聲,真的像在訴說某個久遠的故事。我又選了一輛銀灰色的城市車,車身線條流暢,把手上的橡膠套還帶著嶄新的光澤。

騎出車站不久越過一處鋼軌,很快便闖入“拼布之路”。這時清晨的薄霧還纏著美瑛丘陵的腰呢。青麥田與紫薯田交錯鋪展,像巨人的調色板打翻在地。有拖拉機駛過,揚起細碎的塵土,在第一縷曙光下化作金粉。遠處十勝岳的積雪還未化盡,山影投在田野上,陰影遮蓋下像給大地蓋了床半透明的氈被。路邊的稻草人戴著破草帽,仿佛在向我們致意。拐過一道緩坡,“哲學之樹”孤零零立在視野盡頭。枝干虬曲如老者的手筋,樹冠在晨風中輕搖。樹下木牌寫著:“此樹因1972年電視廣告《遠方的家》成名”。我們停下車,發(fā)現(xiàn)枝頭系滿白色布條,風起時翻飛如白鴿群。遠處傳來牧羊犬的吠叫,樹影在晨風中婆娑,葉片摩擦的沙沙聲與犬吠交織,也有啁啾聲的云雀從青麥田中驚起,交織成田園交響曲。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二、

車輪碾過濕潤的柏油路,發(fā)出細碎的聲響??諝庵袕浡嗖菖c泥土的芬芳。我的車很輕快,鏈條轉動時幾乎聽不到聲音,只有風在耳邊呼嘯。自行車原本是有助力的,但我悄悄關掉了電源。在北海道的鄉(xiāng)間小路上,我想感受最純粹的騎行。愛人騎著那輛老舊的淑女車,車筐里裝著我們的雨傘。她的裙擺隨風飄揚,與青麥浪融為一體。我的新車雖然輕便,但時間久了總覺得缺少些韻味,因而很普通。路過一片蒲公英草地,黃燦燦的花朵在風中搖曳。淑女車輪碾過時驚起幾只白蝴蝶。愛人索性停下來拍照,她的淑女車斜靠在路邊的櫻花樹下,車筐里落了幾片花瓣。在清晨逆射的光影下,那個人、車、樹的畫面異常生動。

前方是一條很長的坡路,約有二里。我努力騎行向上,雙腿的酸痛讓我真切地感受到每一寸土地的起伏。下坡自然是最舒爽的,或許正是上坡的積累。我這時松開剎車,輕快地下行。風迎面撲來,帶著青草與泥土的芬芳、森林的清新、花香的輕撫、晨露的濕潤。遠處十勝岳連峰的輪廓在薄霧中若隱若現(xiàn)地迎來。我此刻正心曠神怡滑行在北海道呢!愛人騎著那輛吱呀作響的淑女車,始終在我前方。她的背影與遠山、花田、藍天構成一幅流動的畫,人車飄逸著,正駛向這幅畫的深處。

騎行了約莫一小時,地圖上的藍線突然模糊不清。拐過一道緩坡,眼前的景象讓我愣住——一片陌生的薰衣草田在晨光中泛著紫光,花浪盡頭立著座歪斜的谷倉,屋頂煙囪冒著炊煙。空氣中彌漫著濃郁的薰衣草香,混著些許柴火的氣息。谷倉門上掛著老舊的木牌,寫有“果醬工坊”字樣。輕輕推開門進去,看到滿屋懸掛著風干的鼠尾草。迷迭香的氣味稠得能擰出精油。一個老農婦正在灶臺熬制果醬,銅鍋里翻滾著藍莓與接骨木的漩渦。她見到探頭探腦的我們,現(xiàn)出一臉莫名的從容。后來她獲悉我們是迷路了,隨即爽朗大笑起來。老人拿來一個小蝶兩個小勺,又從銅鍋里盛了一勺冒著熱氣的果醬送給我們:“這是美瑛的規(guī)矩?!?/p>

果醬入口的瞬間酸甜交織,藍莓的果香與接骨木的清香在舌尖綻放。老人家告訴我,這谷倉已有百年歷史,曾是儲存薰衣草精油的地方。老農婦帶我們參觀她的“果醬工坊”。木架上擺滿玻璃罐,標簽上寫著日期和配料:1975年的藍莓、1988年的接骨木、2003年的薰衣草……“每一罐果醬都是一段時光,”她說著打開一罐1975年的藍莓果醬,香氣依舊濃郁,“就像迷路的人,總會找到屬于自己的味道?!蔽覀?yōu)檫@個奇遇買了一瓶藍莓醬,騎出谷倉時,老農婦站在門前,指給我們正確的道路。忽然間她聲音變亮喊道認識這輛淑女車:“是那輛淑女車啊,其實是石原裕次郎騎過的,它是認識這里的。啊哈是這個車帶你們來到這里?!?/p>

我們又一次騎行了。薰衣草田在晨光中依舊泛著紫光,遠處的十勝岳輪廓愈發(fā)清晰。銅鈴在風中發(fā)出歷史感的“咔啦”聲,仿佛在為我們指引方向。我們忽然喜歡起迷路了,現(xiàn)在已不是焦慮,而是一種發(fā)現(xiàn)。一瞬間我們詫異年古的淑女車,莫非真的變成一匹記味且識途的老馬?愛人騎車時的神情洋溢著美瑛旭日下的青春朝氣:“啊哈,迷路也是一種不錯的風景啊。”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三、

我們早就獲悉美瑛農場是大地藝術的杰作,因而才引發(fā)向往。當我們真實站在“全景之路”觀景臺,眼前的景象讓看過的所有照片和視頻都黯然失色。農田被精心規(guī)劃成規(guī)整的矩形、梯形與三角形,青麥、紫薯、油菜花與甜菜田的色塊拼接,宛如蒙德里安的抽象畫——青麥田在晨風中泛起漣漪,紫薯田的壟溝如波浪般起伏,油菜花田的金黃與甜菜田的深綠交織。薰衣草與滿天星織成紫白錦緞,向日葵與波斯菊燃起金紅火焰?;ㄌ镩g立著座木制風車,葉片轉動時發(fā)出吱呀聲,驚起采蜜的蜂群。遠處的十勝岳是抽象畫作里靚麗的背景。一時間我們極度驚訝然后被深刻吸引。

我們站在美瑛的觀景臺上也體驗著自由、暢快淋漓地呼吸。新翻泥土的腥香、麥穗的甜香、野花的清香,還有遠處牧場飄來的草料氣息。我們不由伸出冰涼的手,那一刻仿佛能觸摸到風的形狀,感受到大地的脈動。晨風拂過面頰的清涼,陽光灑在皮膚上的溫暖,木質欄桿粗糙的質感。這種真實的觸感,讓眼前的風景有了溫度。

在我們到達“四季彩之丘”,見到廣袤的那里仿佛是一座活生生的色彩博物館時,心情的興奮瞬間達到了頂點。薰衣草的紫、向日葵的黃、波斯菊的紅,在風車的轉動中交織變幻。我們驚異設計師精心搭配的花期,讓不同色系的花卉次第綻放,形成流動的色彩。而花田的條狀種植方式,既便于游客穿行觀賞,又創(chuàng)造出強烈的視覺縱深感。我在上午最絢爛的光影中盡情按動快門,手指快活的有些酸疼。

正午騎行到“青池”,池水泛著詭異的鈷藍色。白樺樹的枯枝倒映其中,宛如沉入海底的鹿角。池邊立著塊警示牌:“因含鋁離子,請勿觸碰”。陽光穿透云隙時,池面泛起銀鱗般的光斑,恍如無數(shù)面碎鏡在重組某個失落的傳說。據(jù)說這抹藍會隨季節(jié)變幻,深冬時近乎墨黑,盛夏則如孔雀石般剔透。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四、

雨來得突然。

我們站在美瑛青池邊,看著池水由碧綠漸次轉深,像被打翻的顏料暈染開來。遠處的十勝岳連峰隱沒在雨霧中,只剩下一片朦朧的灰白。雨點打在池面上,激起無數(shù)細小的漣漪。我這才想起雨傘遺落在了上午參觀的四季彩之丘。那里一片廣袤的花田,各色花朵在此時雨中想必更加嬌艷。那兩把透明雨傘是在札幌的地下街買的,一千二百日元一把。傘骨輕盈,撐開時像一朵倒扣的水母。"要回去找嗎?"愛人問。我搖搖頭?;ㄌ锬敲创?,游客那么多,又正趕上下雨,雨傘怕是早就被人撿走了。

時至正午時分,我們身處美瑛青池邊的農家餐廳,望見雨中的丘陵像打翻的調色盤,深淺不一的綠在霧氣中暈染。我望著窗戶上的雨痕,卻總想著那把傘,因為實在喜愛那種雨中高舉的透明,也是想捎回去當作紀念品的。因此我又想它應該不會被人隨手拿走,也不被風吹到花田深處。又或者,此刻正孤零零地立在原地,等待主人歸來?

而在半個小時前,我們推著租來的自行車站在北海道美瑛的青池入口,還在發(fā)愁如何寄存。有位松本老先生叼著草莖踱過來,他指了指天空:“午后有雨,放外頭會生銹?!彼I我們到農具倉庫,那里面齊齊整整放了很多自行車,墻上掛滿貼著各國貼紙的車鑰匙。松本老先生要求我們,“車頭朝西北,對準十勝岳?!闭J真停好了,老先生越發(fā)來勁對我們又說了一大通,經過手機翻譯是:“這里存車是免費,蘋果爛掉之前記得取車,否則你的車會染上富士蘋果綠——去年有輛荷蘭車染了味,招來三頭熊?!?/p>

這里的木屋外墻爬滿紫藤,門楣上掛著風干的玉米串。濃郁的奶油燉菜香在雨中時而撲面而來,混著新鮮出爐的面包氣息。午餐是道地的農場套餐:主菜是慢燉八小時的牛肉,配菜有剛摘的紫薯泥、青麥沙拉和烤甜菜。牛肉燉得酥爛,刀叉輕輕一碰就散開,肉汁滲入紫薯泥,染出淡淡的玫瑰色。沙拉里的青麥粒飽滿彈牙,咬下去有股清甜的草香。甜菜烤得外焦里嫩,撒上農場自制的迷迭香鹽,咸香中帶著一絲回甘。飯后還有甜點,是薰衣草冰淇淋,淡紫色球體盛在手工陶碗里,撒著碎杏仁和蜂蜜。老板娘說薰衣草是清晨現(xiàn)摘的,“要趁露水未干時采,香氣最濃”。冰淇淋入口即化,薰衣草的清香在舌尖綻放,仿佛把整片花田含在口中了。飯后在餐廳后的干草垛小屋內聽著雨小憩。陰暗的光透過紫藤架,灑下模糊光影,風送來遠處牧場的牛鈴聲,感覺心里好靜啊。

一個小時后雨停了,陽光將云層染成金色。我們又騎行到記憶中的位置,心跳莫名加快。我踩著濕潤的柏油路返回四季彩之丘觀光臺,遠遠就看見我們的透明雨傘還靜靜地立在花田邊的木柵欄旁。雨水在傘面上凝結成珠,折射著天光,像一顆顆晶瑩的寶石。

一位工作人員正在附近清掃,見我走近,笑著指了指傘:"是您的嗎?它從上午就放在這里。"我點頭稱是,又道謝。他擺擺手:"在日本,遺失的物品大多都能找回來的。"

我握著傘柄感受著殘留的雨水溫度,看到臺下面的花田靜謐而溫柔,遠處的十勝岳連峰披著淡紫色的光。我忽然覺得很是信任這片土地,就像這把失而復得的雨傘簡單卻溫暖。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五、

站在美瑛花田邊,眼前的景象讓人屏息。薰衣草的紫、向日葵的黃、波斯菊的紅,在細繩的邊界內自由綻放。美瑛的花田沒有圍欄,只有細細的繩圍成邊界。細繩的存在不僅沒有破壞美感,反而讓花田顯得更加開闊。游客們沿著細繩漫步,相機快門聲此起彼伏,卻沒有人跨越那道無形的界限。這種自律與尊重,讓花田的美更加純粹。

我們很愛美瑛農場,愛得連呼吸都變得輕柔。那些在別處早已慣常的喧嚷,在這里被過濾成細碎的私語,消散在薰衣草的芬芳與青麥的沙沙聲中。游客們仿佛是進入了一座天然的禮拜堂,只聽得快門聲是唯一的禱言。我看到穿碎花裙的少女舉起相機時,會不自覺地踮起腳尖。帶孩子的夫婦把笑聲收攏成耳語,仿佛怕驚擾了沉睡的花精。連旅行團的導游都改用無線耳機講解,聲音化作看不見的漣漪,只在佩戴者的耳蝸里蕩漾。我們在這樣的自然靜謐中,感官得以無限伸展。能聽見陽光滲入花瓣纖維的輕響,捕捉到露珠從薰衣草穗滾落的軌跡,甚至嗅得出不同色塊的花田各自的氣味密碼——鵝黃的油菜花帶著蜂蜜甜,靛藍的矢車菊滲出礦物咸。

暮色初臨時,游興仍濃的我們才與最后幾位游客戀戀不舍地離開。此刻的美瑛花田正像合起的詩集,把所有記憶都壓平成書簽,等待明日被晨風再次翻閱。我們的回程路上,青麥田在暮色中漸漸融化成蜜色,道旁矗立的「哲學之樹」拖出長長的影子,盡頭處十勝岳的雪峰正被染成胭脂。剪影與遠山重疊,自行車鏈條的吱呀聲也柔軟起來。

還車時租車鋪老人正倚著藤椅啜飲罐裝咖啡。生銹的鏈條油罐旁,一只三花貓蜷臥著,皮毛泛著綢緞般的光澤。老人接過鑰匙,他掌心的皺紋像極了干涸的河床。我們蹬車時的體溫早已散在美瑛的夕陽和風里了。此刻卻恍然驚覺——這座小鎮(zhèn)租車是沒有押金的,只是登記了姓名和電話。美瑛將人與人的信任如同馬鈴薯般深埋土壤,經年累月,累月經年,終在歷年后綻放出永不凋零的鈴蘭。


圖文/春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