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CBA季后賽名單塵埃落定,12支勁旅躍然紙上,但最令人扼腕的卻是那支悄然消失的球隊——深圳男籃。這個賽季,他們從賽季初喊出"沖擊總冠軍"的豪言,到如今連季后賽門票都未能觸及,這場跌落軌跡猶如過山車,讓球迷們直呼"太心酸"。m.share.schsbjc.com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01從云端跌落:冠軍夢碎的賽季

常規(guī)賽尚未收官,

02資金困局下的斷崖式下滑

"能省則省"成了深圳男籃本賽季的真實寫照。將核心球員沈梓杰、薩林杰交易至北控后,球隊竟未補強大牌外援,38歲的威姆斯成了外線支柱。俱樂部的"經(jīng)濟賬"讓年輕球員們備受煎熬:榜眼秀孫浩欽場均僅7分,盧鵬羽、容子峰等新星數(shù)據(jù)慘淡,球隊得分榜前三位竟全是老將。主帥鄭永剛在采訪中無奈表示:"我們正在經(jīng)歷最艱難的重建期。"

03老將黃昏:高薪合同下的無奈抉擇

更棘手的是"人情債"。32歲的顧全拿著頂薪卻因傷賽季報銷,李慕豪、

04季后賽懸念:中部混戰(zhàn)白熱化

與深圳的低迷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季后賽區(qū)的"混戰(zhàn)"。廣廈、山西等隊的排名仍懸而未決,最后一輪或出現(xiàn)"生死戰(zhàn)"。而深圳的落寞反而讓球迷更關(guān)注:當一支球隊把希望寄托在38歲外援和初出茅廬的新秀身上,這究竟是"戰(zhàn)略性放棄",還是真到了"砸鍋賣鐵"的絕境?

05未來何在?迷霧中的深圳之路

從2018年歷史性殺入四強,到如今跌出季后賽,深圳男籃的五年沉浮令人唏噓。俱樂部高層在賽季總結(jié)會上坦言:"我們需要重新定義球隊定位。"但擺在眼前的難題遠不止花錢:如何培養(yǎng)孫浩欽這樣的天賦新秀?怎樣平衡商業(yè)運營與競技成績?這些問題的答案,或許要等到休賽期的"大手術(shù)"后才能揭曉。

當其他球隊為季后賽名額拼得你死我活時,深圳男籃的更衣室里,或許正回蕩著主帥鄭永剛的那句話:"孩子們,記住這個賽季的苦澀,它會成為你們成長的養(yǎng)分。"而對于深圳球迷而言,他們更期待的,是球隊能早日走出迷霧,重新觸摸到冠軍夢想的溫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