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率,作為重要的貨幣政策工具,與老百姓的生活息息相關。利率市場化是經濟金融領域最核心的改革之一。那么,什么是利率市場化呢?近些年我國利率市場化改革有哪些成效?今天成方君帶大家一探究竟。

我們知道,利率是資金(錢)的價格。通俗來說,利率市場化就是讓市場來決定錢的價格,不再由政府直接定價。這不僅有利于金融機構為老百姓提供多樣化的金融產品和服務,也能夠引導資金流向高效率的領域,進一步優(yōu)化金融資源的配置。與此同時,中央銀行通過政策利率間接引導市場利率,發(fā)揮利率調節(jié)宏觀經濟運行的作用。

1978年以前,我國實行高度集中的利率管理體制,各類利率均由政府直接決定。改革開放后,逐步下放利率定價權限。1993年,黨的十四屆三中全會提出利率市場化改革的基本構想,此后黨的多次重要會議均對利率市場化改革提出明確要求。根據黨中央、國務院部署,人民銀行按照“放得開、形得成、調得了”的總體思路,穩(wěn)步推進利率市場化改革。


近年來,人民銀行持續(xù)深化利率市場化改革,市場化的利率形成、調控和傳導機制更加健全。
一是促進存款利率市場化調整。目前,金融機構可在自律上限范圍內自主確定存款利率。2022年4月,存款利率市場化調整機制建立,幫助金融機構和市場更加適應和習慣存款利率市場化調整。2024年7月,通過利率自律機制引導地方法人金融機構跟隨大型銀行聯(lián)動調整存款利率。
二是全部商業(yè)貸款利率基本實現(xiàn)市場化。2013年人民銀行取消貸款利率下限時,考慮到當時房地產市場過熱,暫時保留了個人房貸利率下限并作為調控工具使用,為保持房地產市場平穩(wěn)健康發(fā)展發(fā)揮了重要作用。2024年5月,為適應房地產市場供求關系發(fā)生重大變化的新形勢,人民銀行取消全國層面?zhèn)€人住房貸款利率下限,絕大多數(shù)城市均已取消首套和二套房貸利率下限。至此,全部商業(yè)貸款利率基本實現(xiàn)市場化。
三是市場化的利率調控機制更加完善。2024年7月,人民銀行明確公開市場7天期逆回購操作利率為主要政策利率,理順由短及長的利率傳導關系。人民銀行通過調整政策利率,影響貨幣市場利率(如同業(yè)存單利率)和債券市場利率(如國債收益率),并影響存貸款利率(如貸款市場報價利率(LPR)和銀行存款掛牌利率),為實體經濟發(fā)展營造適宜融資環(huán)境。
圖:政策利率傳導過程
四是實體經濟融資成本明顯下降。2019年8月,人民銀行改革完善LPR報價形成機制。近年來LPR多次下降,充分發(fā)揮了引導帶動作用,促進實體經濟融資成本明顯下行。2024年全年企業(yè)貸款加權平均利率為3.59%,較2019年下降1.68個百分點,處于歷史低位,有效促進實體經濟發(fā)展。
來源 | 成方三十二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