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隔五年,Gartner再次圍繞數據中心網絡發(fā)布魔力象限報告,且有不小的變化。
一是名稱的變化,在2019年及之前,該報告為《數據中心網絡魔力象限》;2020年,為反映云技術對本地數據中心網絡的快速滲透,報告更名為《數據中心和云網絡魔力象限》;而到了2025年,則更名為《數據中心交換機魔力象限》,取代了過去幾年發(fā)布的《數據中心交換機市場指南》,標志著Gartner對數據中心網絡市場定義和評估范圍的回歸與升級。
Gartner在報告中指出,過去18個月,由于行業(yè)對AI基礎設施的關注,數據中心交換機市場發(fā)生了重大變化。這或許可以解釋,其全新發(fā)布《數據中心交換機魔力象限》的原因。同時,魔力象限相比市場指南報告更進一步反映出明朗的市場成熟度和競爭狀態(tài)。
二是供應商在魔力象限中的評估位置變化,相比5年前,四象限中的供應商身影在基本保持不變的前提下,而有明顯的跨象限位置變化。尤為值得關注的是,在2018年以來一直保持穩(wěn)定狀態(tài)的領導者象限,闖入一位重量級玩家——華為,并可以看到,華為的“愿景完整性”能力在所有供應商中是最領先的,展現出極高的競爭力。

(圖左)2019年Gartner《數據中心網絡魔力象限》(Magic Quadrant for Data Center Networking)
(圖中)2020年Gartner《數據中心和云網絡魔力象限》(Magic Quadrant for Data Center and Cloud Networking)
(圖右)2025年Gartner《數據中心交換機魔力象限》(Magic Quadrant for Data Center Switching)
華為破局:硬能力突破,構筑AI時代的高速通道
多年形成的由北美三大廠商占據的穩(wěn)定“領導者”格局,華為何以闖入?
在對華為的評估中,Gartner指出其數據中心網絡的三大優(yōu)勢:1、產品路線圖與新興企業(yè)需求高度契合;2、擁有廣泛的硬件和軟件能力,幾乎可以滿足所有企業(yè)級用例;3、華為Fabric Management軟件具備深度管理與故障排查功能,界面直觀,并具備先進的預測能力。
從2012年首次發(fā)布CloudEngine數據中心交換機,到兩年后便入選Gartner數據中心網絡魔力象限,再到2017年進入挑戰(zhàn)者象限,如今躋身“領導者”,華為數據中心網絡實現穩(wěn)步突破。
這首要體現在硬件能力上的突破。對于數據中心交換機而言,性能是考驗該產品的首要標準,特別是AI時代的到來,高性能的網絡是釋放算力潛能的保障。正如Gartner在報告中指出,過去24個月,支持AI工作負載的需求推動了快速變革,AI工作負載對性能和丟包有更高要求,從而推動了數據中心交換機圍繞更高帶寬接口(如800G及以上)、高能效硬件和光模塊等性能增強。
在此方面,華為持續(xù)推動網絡性能突破,打造了業(yè)界最高密640400GE框式交換機;業(yè)界首款128800GE 100T盒式以太交換機,算力規(guī)模業(yè)界2倍;業(yè)界首款51.2T液冷盒式交換機,制冷功耗下降30%;數據中心網絡400GE/800GE星聯(lián)光模塊,擁有超遠傳輸、超高可靠、超高安全三大核心能力……可以看到,華為打造了大帶寬、高吞吐等業(yè)界首屈一指的高性能網絡硬件平臺。
根據市場研究機構Dell'Oro Group的預測,2025年800G交換端口采用率有望超過400G數據中心交換端口,將占數據中心交換機端口的25%以上;到2027年,400G/800G端口出貨量將達到40%以上。
人工智能的蓬勃發(fā)展,成為當前400G/800G交換機和光模塊市場的強勁驅動力,在兩大市場占據重要地位是華為的獨特優(yōu)勢。

智能浪潮:軟能力升級,推動邁向自動駕駛網絡
如果說數據中心網絡大帶寬與高吞吐搭建了AI時代的高速公路,那么全面釋放AI時代高算力,則要求其真正實現高效率與高可靠,使能0算損業(yè)務永續(xù)。
Gartner認為,到2028年,使用現有數據中心交換機來支持AI/GenAI工作負載的組織,將浪費至少30%的運算能力。原因不難理解,網絡可靠性不足導致AI訓練效率下降、大模型推理任務中網絡通信時長普遍大于計算時長,是造成算力浪費的重要挑戰(zhàn)。
在卓越的硬件性能能力上,需要進一步配套“軟能力”,解決網絡可靠性不足、通信耗時、故障定位修復預防、異構網絡管理效率低、網絡變更帶來的業(yè)務中斷等挑戰(zhàn)。
在此方面,華為躋身領導者象限的背后,凸顯了其管理軟件在自動駕駛網絡領域的突破性進展。正如Gartner表示,華為擁有廣泛的硬件和軟件能力,管理軟件具備深度管理與故障排查功能,以及先進的預測能力。
以自動駕駛網絡引領數據中心網絡智能化新時代,可以用三大關鍵詞總結為華為的“軟能力”。
一網統(tǒng)管:打破孤島,實現全網資源統(tǒng)一編排。面對日益復雜的多廠商、多云混合組網環(huán)境,導致異構網絡各自管控、上線周期長的挑戰(zhàn)。華為iMaster NCE-Fabric一方面創(chuàng)新性地實現了異構網絡統(tǒng)管:異構多云、多DC、多廠商統(tǒng)一管控,多元算力“1”張網,跨云分鐘級業(yè)務E2E部署,多云仿真功能讓所有網絡變更實現事前仿真驗證,保障配置“0”差錯;另一方面實現網絡服務化:業(yè)務按需靈活編排,網絡資源自動分配,API無縫對接企業(yè)IT系統(tǒng),實現網絡DevOps自服務。
一圖可視:網絡數字地圖讓網絡運維盡在掌握。面對傳統(tǒng)網絡的老大難問題運維挑戰(zhàn),華為創(chuàng)新性地通過數字孿生等技術打造了網絡數字地圖,從網絡狀態(tài)可視到跨域故障定位,再到風險預防,帶來革命性的運維體驗。首先在網絡狀態(tài)感知上,網絡數字地圖實現網絡設備>服務器>虛擬網絡>VM>業(yè)務5層視圖E2E可視,一張圖即可看清全網的邏輯拓撲;其次在故障定位上,網絡數字地圖結合真實流分析,實現路徑一鍵導航,應用網絡一體化運維,異常應用實時感知,快速定界故障;再者在風險預防上,通過五維健康評估模型,事前預警潛在風險,智慧運維“1”張圖,增強網絡確定性。
另外華為全新升級推出了NetMaster網絡智能體,通過與網絡數字地圖“腦圖”結合,實現智能問答和故障自處置能力,通過AI賦能網絡運維,進一步提升故障分析和處置效率。
一鍵調優(yōu):AI加持實現網絡性能最優(yōu)。面對AI訓練過程服務器負載高、易出錯、訓練效率不佳的挑戰(zhàn),華為將AI技術融入網絡性能調優(yōu),最大化釋放AI集群算力。以智賦網,華為首先用AI推動網絡高效部署,AI多租業(yè)務E2E自動化,上線效率提升10倍;其次為了減少推理流量的通信耗時、實現設備異常重啟/升級AI訓練不中斷、實現鏈路/設備/網絡極速切換等,華為首創(chuàng)了一系列算法,以NSLB智能算法舉例,其實現多租戶場景的網絡負載調優(yōu),使能全網吞吐率提升至95%,測試數據表明,該方案能讓AI集群的效率提升10%,在大規(guī)模應用中相當于能節(jié)省數千萬的投資成本。
所以,針對數據中心網絡的一網統(tǒng)管、一圖可視、一鍵調優(yōu),代表了華為推動其向自動駕駛網絡邁進的又一關鍵突破,“硬通道+軟平臺”組成了一個強大的網絡基礎設施,推動網絡邁向高階自智。
對于未來對數據中心網絡的投資,Gartner建議企業(yè)重點關注網絡底層的管理與自動化能力。的確,網絡管理與自動化提升網絡效率,是釋放極致算力的基礎和基石。
結語
不難看出,華為獲評Gartner數據中心交換機魔力象限“領導者”,既體現了華為在硬件實力上的領先,也反映了其在自動駕駛網絡領域的革新突破,這是其“愿景完整性”能力處于最領先地位的緣由所在。
當然,Gartner魔力象限是對一家供應商“執(zhí)行能力”和“愿景完整性”的綜合評估。在市場側,IDC數據顯示,華為CloudEngine系列數據中心交換機在2024年全年以41.9%的份額,連續(xù)9年蟬聯(lián)中國數據中心交換機市場第一;全球范圍內,華為數據中心網絡解決方案已服務于全球100多個國家和地區(qū)的21000多家客戶,全球市場表現同樣搶眼。
未來24個月,Gartner認為企業(yè)最大的推動力仍是更新現有基礎設施和對AI基礎設施的新投資。面向AI時代,華為打造新一代網絡解決方案—星河AI網絡,即是希望構建AI時代高質量網絡底座,以AI-Powered重塑未來網絡基石。
2022年,華為進入Gartner企業(yè)有線與無線網絡基礎設施魔力象限“領導者”,如今,再次躋身數據中心交換機魔力象限“領導者”,手握“雙王牌”的華為數通以星河AI網絡智聯(lián)萬物,展現出新的市場競爭力,不斷加速行業(yè)智能化轉型。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