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周心心念念的烏龜潭晚櫻,飄落在周六妖風的咆哮聲中,終究是錯過了,這周無論如何不能再錯過臨平山的杜鵑花。
三年前曾在臨平住過一年,那時隔三差五地一早去爬臨平山,看過臨平山的秋天和冬天,但是一次也沒看過杜鵑花盛開的樣子。
那年春天,聽說山上發(fā)生了命案,就再也沒去爬過山,也就無緣一睹臨平山春暖花開時最美好的景象。

今天早上七點前出發(fā),坐1號線到客運中心,換乘9號線龍安方向,到邱山大街站,從B口出來,就看見馬路斜對面的山,以及山上的東來閣。
走幾分鐘就到了山腳下,此時還不到八點。
以前都是從荷花塘入口處上山,還需要走臺階爬山。從邱山大街這里上去,從山腳下就可以一直走綠道,路途平坦,這樣爬山也不覺得累。
入口處,就有星星點點的杜鵑花,越朝上走,花越多,馬路兩邊都是。
最初看見一處,都想拍照,耗費了許多時間。
等到走上去,才發(fā)現(xiàn)漫山遍野的都是杜鵑花,根本挪不開步子,山下那點杜鵑花實在是小巫見大巫了。
小區(qū)、學校、馬路邊到處都是杜鵑花,普通的不能再普通了,一直以為杜鵑花不會讓人感覺多么驚艷。
但是從來沒有見過這么大規(guī)模的杜鵑花,太震撼了,看花果然還得大片大片的,才有氣勢。
大紅、粉紅、紫色、白色、黃色,五顏六色的杜鵑花簇擁在一起,爭奇斗艷。
小時候在農(nóng)村,也經(jīng)常在山上看見紅艷艷的映山紅(杜鵑花的一種),花瓣酸酸甜甜的,我們都吃。
但是黃色的杜鵑花有劇毒,老家叫“老虎花”,父母都會提醒我們不要碰,小時候放牛都要避開老虎花,怕牛吃了會死。

其實以前許多花我們都吃,比如紅色美人蕉的花汁吸起來很甜,黃色迎春花也吃過。
看完杜鵑花,繼續(xù)朝上走,沒走多久,就到了東來閣。
3年前也爬過,當時正在修建,好像只爬過3層左右,上面就上不去了,現(xiàn)在全部開放了。
這里有許多與臨平有關(guān)的歷史名人的雕像、詩文等,比如大禹,沈括,吳昌碩,章太炎、許渾、張祜、邱丹等。
沿著玻璃臺階一層層朝上爬,下面是懸空的,往下看有點嚇人。今天風也很大,越朝上,風吹得越大,讓人心慌。

爬到五六層的時候,在外圍可以俯瞰臨平城,視野非常開闊,臨平城盡收眼底。
繼續(xù)朝上爬,不知道總共有多少層,也想看看頂上究竟有什么東西,一直爬到9層,就是最高層了,結(jié)果什么都沒有。
中間一個大的木桌子,有些小孩子在上面玩。八九層都是封閉的,不能走出去,也根本看不到什么東西。
于是直接坐電梯下來,有兩個老人說:“上當了,上面什么也沒有?!?/p>
她們坐到一樓,又返回5樓,去俯瞰全城。
然后下山,3年前正在修建的各個景點都修好了,看到了蘇軾游園、邱丹仙隱、古仙壇、氣象站等等。

路上還有觀光車,不想走路的,還可以坐車。
順著杜鵑園返回,十點半左右,路上已是密密麻麻的人,有點擠不動,看來無論去哪里玩,都是早出發(fā)更好啊,這也算是給早起的人的一種福利吧。
如果你錯過了梅花、桃花、櫻花、郁金香,一定一定不要再錯過臨平山的杜鵑花了,來了你一定不會后悔的!
看來,臨平山的杜鵑花也要列入每年必逛的景點了,就像太子灣的郁金香。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