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吃貨研究所
“過早”一詞最早源于清代葉調(diào)元《漢口竹枝詞》:“且慢梳頭先過早,糍粑油餃一齊吞?!弊源?,過早就成了武漢早餐的代名詞,可能沒有哪座城市對早餐的重視能與武漢比擬了。在這兒過早花樣那可是相當多,熱干面、豆皮、面窩、蛋酒、汽水包、糊湯粉……每樣早餐都帶著濃厚的荊楚風情。
而牛肉面更是被戲謔為“武漢早餐的愛馬仕”,作為九省通衢的要塞,天南地北的味道相聚于此,在保留各自獨特風味的同時,也逐漸融入了武漢的牛肉面江湖。

01 湖北本土味道
牛肉本就是個神奇的食物,不僅百搭,任何菜品只要加上牛肉就會顯得大葷,瞬間檔次提升不少。在武漢,牛肉面可不僅包含牛肉本身,還衍生出牛骨頭、牛雜、牛腱等新花樣。
武漢人吃牛肉面講究湯重肉爛。牛肉軟爛而不散,入口都無需費勁嚼,香味十足。熬湯技巧每家特色店鋪各有奇招了,造就了一個紛繁多彩的街邊江湖。
- 新農(nóng)牛肉面
提到武漢本土的牛肉面流派,絕對繞不開新農(nóng)牛肉面,新農(nóng)牛肉面起源于武漢本土(蔡甸),從面到味道都有著自己的獨到之處。
在最鼎盛的那幾年,街上只要走走都會不經(jīng)意間遇到那么幾家。在武漢呆上一陣兒,即使不知道它來自于哪兒、“新農(nóng)”兩字代表什么,也能記住它獨特的甜辣味道。

新農(nóng)的面用的堿面寬而扁,這種面很柔軟,下鍋煮后能最大化地吸收湯汁,卻又不糊湯,讓每一口都面都浸潤著汁香。
新農(nóng)的鹵牛肉也是一大特色, 因干(干而不柴)、結(jié)(肉有勁道)、香(肉香撲鼻)、甜(回味甘甜)而著名。
入口會驚訝于它甜辣的味道,配上滑嫩的鹵牛肉,麻辣的感覺先涌入口內(nèi),而后甜鮮的湯汁包裹舌尖,配上鹵香的牛肉,大快朵頤,相當享受。要是配上面窩或者油條,輕輕地蘸上湯汁,你的胃瞬間被俘虜。

- 襄陽牛肉面
襄陽人最離不開的就是這碗牛肉面了,大約每個襄陽人的一天總會吃上那么一頓,早晚皆可,以至于街上隨處可見24小時營業(yè)的面館。
那碗又鮮又麻又辣的湯實在才是精華,哪怕簡單的加上豆腐海帶都足以驚艷,配上特色鹵制的牛肉牛雜更是錦上添花,尤其是厚厚的一層牛肉鋪在上面,看了就讓人胃口大開。也讓第一次吃襄陽牛肉面的外地人直呼“襄陽的牛肉是不要錢嗎?!”

不同于新農(nóng)牛肉面,襄陽牛肉面用的長堿水面,而湯底是由牛油長時間熬制,保證了它的鮮香,讓人遠遠地循著味道就能找到。所以無論到哪兒,單憑那份牛油,襄陽人就可以告訴你這碗面正不正宗。
牛肉面做法很簡單,水開后先在漏網(wǎng)里鋪上新鮮的豆芽,再放上面,伸進水中冒熱,然后加上熬好的牛肉、牛雜及其他佐料即可。

吃牛肉面時,靈魂伴侶可不少。喝上一碗襄陽黃酒,冰涼香甜又帶著些酸,愜意而舒服?;蚴巧鷦凕c蒜,一口面一口蒜,麻辣辛辣同時沖向味蕾,雙重刺激包裹著胃,真是刺激,不過這種吃法可不是適合所有人。

順便提一句,對于襄陽人來講,襄陽牛肉面是最具特色也是唯一的吃法,來到武漢后為了適應本地對粉的需求,慢慢開始有店推出了牛肉粉供大家選擇。
02 外來風味
- 蘭州牛肉面
那個或許不來自蘭州的蘭州牛肉面,早在資本瘋狂擴張的好多年前就遍布了全國的大街小巷,也征服著武漢人的胃。

一團面在師傅的手里揉搓,反復抻拉,旋轉(zhuǎn),一套動作行云流水,最終變成條條分明的拉面下鍋,在這些功夫面前湯底都顯得沒有那么重要了。
而根據(jù)拉面的面型和粗細,可以分為十幾種類型,比如大寬、二寬、韭葉子、二細、三細等等,這些可是一位專業(yè)的拉面師傅必備的基本技能。
將面放入由牛肉、雞肉等十幾種香料熬制的清透高湯中,澆上辣椒配著醋,當不知道吃什么的時候,一碗拉面總能恰到好處的溫暖著你。

- 川味牛肉面
都說在武漢吃牛肉面,逃不過兩種:要不是用熬制的鮮香骨湯,要不就是一層清亮的紅油打底。粉與面其實一樣在武漢人心中占據(jù)著重要地位,牛肉粉也成了不少人的心頭愛。
其實,武漢最早的牛肉面的味道很大程度上受湖南風味的影響,湘辣的味道也自然傳了過來?,F(xiàn)在不少店的精華就放在了那一勺辣椒油上,一口下去火燒的感覺直沖心底,能把人吃的冒汗卻仍十分爽。

而后逐漸興起的川味牛肉牛雜面館大都在地道川味的基礎(chǔ)上進行了改良。用熬制的骨湯打底配上紅油,再淋上一勺川式秘制的鹵汁,頓時牛肉面的層次感就出來了,也成為了不少本地人熟悉的味道。

03 后起之秀
曾經(jīng),一位來自南方的不速之客來到武漢,成功躲開湖北本土各路牛肉面的夾擊,占據(jù)領(lǐng)土并擁有了一大批追隨者。沒過幾年“生燙牛肉面粉”便出現(xiàn)在了武漢的大街小巷,甚至成為外地人來漢旅游必嘗的本地特色。
“生燙”,顧名思義就是將生的食材放入水中燙煮。起源于我國廣州、福建一帶。食材取“生”,想放什么都行,然后放入滾燙的高湯中,用漏勺快速搖晃,停留片刻就可以撈出,仔細看就能發(fā)現(xiàn)這時肉已經(jīng)翻紅變色。
不過這里要提醒一下大家,生燙雖美味,若時間沒把握好,肉類食材未燙熟則存在寄生蟲感染風險。

武漢的生燙牛肉多以寬粉與細面打底,將牛肉、牛腰、牛心等熟悉的食材混合在滾燙的湯水中,過一遍快速撈起,淋上秘制湯汁,加上鹽、醬油、辣椒等小料,一碗紅辣的生燙就出鍋了。生燙食材選擇上與南方城市有所不同,湖北人十分偏愛牛肉牛雜相關(guān)的食物,對魚類海鮮類食材反倒沒那么大的熱情。至于面與粉哪種食材生燙會更美味,就完全因人而異啦。

生燙牛肉面的口感好壞,關(guān)鍵在于對食材與火候的把控,食材必須新鮮,燙煮的時間把控也相當嚴格。優(yōu)秀的生燙,肉類口感鮮滑爽嫩,高湯味道濃郁,能快速占領(lǐng)你的胃。新鮮的牛肉配上滑溜的寬粉,還不給人極致的感官體驗。

一般店家出餐的時候都會在上面加入幾塊兒煮好的白蘿卜,也會有豐富的小菜備在旁供顧客自取,酸豆角、泡的白蘿卜、辣的蘿卜丁、酸菜等等。這里面蘿卜可是我的最愛,煮好的白蘿卜軟糯,都不需要怎么費勁,筷子輕輕一用力,就分成了兩段,但是不會很爛,而泡的蘿卜吃一口更是清爽開胃,被辣的時候還能幫忙緩緩。

除了生燙牛肉面,不得不提的是,生燙來到武漢后與熱干面的本土化結(jié)合了,熱干面果真是武漢的魂兒。幾家本土招牌店,是大家騎著自行車也要去吃上那么一口的存在。將新鮮生燙的牛肉,鋪在滿是芝麻醬的熱干面上,一口下去,醬香混著爽口,油潤和肉香混在一起,再搭上酸脆的蘿卜塊兒,絕。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