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家的印象中,90 后似乎還是青春年少、活力無限的代名詞,可當我們把目光投向身邊的 90 后朋友,就會發(fā)現一幅截然不同的畫面。 我有一位 90 后的同事小林,身處互聯網行業(yè),加班熬夜如同家常便飯。每天面對電腦屏幕上密密麻麻的數據和代碼,一坐就是十幾個小時?;氐郊?還得操心高額的房貸車貸,壓力如山般沉重。前段時間,他跟我訴苦,說常常感覺胸悶氣短,有時候心慌心悸突如其來,那種心臟仿佛要跳出嗓子眼的感覺,讓他十分驚恐。

這不禁讓人想起 90 年代那句廣告語“30 歲的人,60 歲的心臟”,曾經以為遙不可及,如今卻成了不少 90 后的真實寫照。
為何 90 后早早地就要操心心臟健康問題呢?現代社會快節(jié)奏的生活方式難辭其咎。長時間高強度的工作,身體得不到充分休息,精神始終處于緊繃狀態(tài);不良的飲食習慣,三餐不定時,外賣高油高脂,頻繁攝入糖分飲料;再加上缺乏運動,久坐不動,脂肪堆積,這些都為心腦血管健康埋下了隱患。

那么,90 后該如何開啟養(yǎng)生護心之路呢?作息規(guī)律是重中之重。盡量保證每天有 7 - 8 小時的高質量睡眠,晚上 11 點前上床睡覺,讓身體各器官得到充分的修復時間。睡前避免使用電子產品,可通過閱讀書籍、泡熱水澡等方式放松身心,助力入眠。 鍛煉也不可或缺。每周至少進行 3 - 5 次運動,每次 30 分鐘以上。慢跑是個絕佳選擇,它能增強心肺功能,促進血液循環(huán),讓心臟更有力地跳動。游泳同樣益處多多,水的浮力減輕了關節(jié)負擔,全身肌肉得以鍛煉,還能在運動過程中舒緩壓力。要是實在沒時間出門,在家做一套簡單的健身操或者瑜伽,拉伸肌肉、活動筋骨,也能起到一定作用。
飲食方面,要學會“挑食”。增加蔬菜、水果、全谷物的攝入,它們富含膳食纖維、維生素和礦物質,有助于降低膽固醇,保持血管彈性。減少紅肉、油炸食品、加工肉類的食用量,避免過多的飽和脂肪酸與反式脂肪酸損害血管。堅果類食物可適量食用,如杏仁、核桃,其富含的不飽和脂肪酸對心臟有益。 除了這些日常養(yǎng)護,倘若發(fā)現自己有心慌心悸、胸悶胸痛或者極度疲勞的癥狀,千萬不能掉以輕心。
日??梢栽卺t(yī)生指導下服用白云山復方丹參片來做緩解和防護,按照說明書合理服用,能在一定程度上為心臟健康保駕護航。

90 后已然踏上養(yǎng)生護心征程,這并非早衰的無奈之舉,而是對自己身體負責的明智選擇。從現在開始,調整生活方式,輔以適當的藥物防護,讓年輕的心臟重新煥發(fā)出蓬勃活力,繼續(xù)逐夢前行。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