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讀者都知道我現(xiàn)在很關注電力、能源和科技。
關注電力是因為未來的電力消耗一定會持續(xù)擴大,電網建設必然會逐年推進,比如去年我們的電力需求就同比增長了6.8%,比GDP的增速還高。
而且,從去年開始,新能源的裝機量第一次超過了火電的裝機量,這個情況肯定還會延續(xù)下去,這也是光伏這么慘,我還這么關注的原因。
電力雖然本質上也是能源的一種,不過我還是會把煤炭和石油拿出來單獨看待,因為完全是兩個邏輯。
至于科技的話,任何時候都應該關注,尤其是我們現(xiàn)在正處于科技升級的時代。

今天只講電力,前兩天隨著“國電電力”的年報出爐,我們五大電力集團旗下的上市公司,去年的業(yè)績就都知道了。
我統(tǒng)計了一下,去年這五家公司總營收7154億,老大哥華能國際營收2456億,小幅度下滑了3.48%,體量最小的中國電力營收542億,同比大增22.5%。
大唐的營收很巧,1234.7億一條順子,國電和華電也都小幅度下滑了。
但是這五家的利潤表現(xiàn)完全不一樣,華能國家去年歸母凈利潤101億,同比大增20%,國電電力歸母凈利潤98億,同比劇增75%。
華電國際去年歸母凈利潤57億,同比大增26%,大唐發(fā)電歸母凈利潤45億,同比超級劇增230%,中國電力歸母凈利潤39億,同比大增25%。
這些利潤數(shù)字是不是很直觀,不是大增就是劇增,大唐更是翻了兩倍多,典型的增利不增收。
2023年的時候這五家總共才賺了230億,已經算是不錯了,去年總共賺了340億,同比大增48%。
原因很簡單,去年額度煤炭價格相比2023年下跌了不少,除了中國電力之外,其他四家還是以火電為主,所以成本下降了不少。
中國電力的風電和光伏發(fā)展速度很快,風電貢獻了31.8億的利潤,光伏貢獻了17.2億的利潤,占了總利潤的75%。
從裝機容量上來看,中國電力總裝機49391兆瓦,相比2023年增長了近10%,這里面主要就是清潔能源,火電裝機只有不到一萬兆瓦。

上圖是中國電力的售電情況,去年總售電量1.28億兆瓦時,同比大增24%。
這個里面主要是清潔能源增長很快,一方面是去年老天給面子,雨量比較大,所以水電表現(xiàn)不錯,然后再加上新能源項目的投產。
售電量的大幅度增長,再加上中國電力的基數(shù)相對比較低,所以成為去年唯一大規(guī)模增長營收的發(fā)電巨頭。
不過中國電力的利潤增長沒有其他四家那么夸張,基本上和營收保持一個水平,因為沒有享受到煤炭價格下跌的紅利。
其實去年中國電力的電價并不好,除了環(huán)保發(fā)電之外,其他五大發(fā)電項目的電價,全都是下降的。
去年水電上網價格平均260元/兆瓦時,下降了幾毛錢倒是可以忽略不計,風電價格447元/兆瓦時,下降了24元,光伏發(fā)電價格405元/兆瓦時,下降了6.4元,煤電價格619元/兆瓦時,下降了37元。
大家對比一下這幾個價格,也就知道去年各種電力價格的區(qū)別了,還是挺有代表性的。
華能國際作為龍頭,也是五大集團里面唯一歸母凈利潤過百億的。
公司的裝機容量也遙遙領先,總裝機14.5萬兆瓦,其中煤機9.3萬兆瓦,稅前利潤71億,相比2023年增加了67億,真是豐收的一年。
華能這么大的體量,新能源裝機并不多,風電裝機1.8萬兆瓦,光伏裝機近2萬兆瓦,當然單獨把這近4萬兆瓦的新能源拿出來,也不少了。

去年風電貢獻了近68億的稅前利潤,同比增加了8.6億,光伏貢獻了27億的稅前利潤,同比增加了6.8億。
光伏裝機量比風電還高一些,利潤卻只有風電的1/3多一點,真慘!
現(xiàn)在光伏裝機已經快要比風電高出一倍了,去年全國并網風電只有5.2億千瓦,占全部裝機容量的15.6%,并網光伏8.9億萬千,占比已經達到26.5%。
不過風電裝機雖少,發(fā)電就有點猛了。
去年全國風電發(fā)電量9968億千瓦時,同比增長12.5%,光伏發(fā)電量8383億千瓦時,同比增長43.7%。
你看裝機量少了近一半,發(fā)電量卻多了這么多,更賺錢也就正常了。
其實華能去年的上網電量還可以,境內上網電量4529.4億千瓦時,同比增長了1.13%,但是電價同樣也不行,平均稅前電價494元/千瓦時,同比下降了2.85%。
還有海外業(yè)務的電價同樣也下滑了,所以海外業(yè)績下滑也比較大。
價格下滑幅度高于電量增長幅度,所以造成營收下降了3.48%,但是利潤沒問題。

如上圖所示,煤機利潤71.4億,2023年的數(shù)據(jù)不用看,沒有對比意義。
總歸要感謝煤炭跌價了,去年境內燃料成本同比減少了138.8億,降幅9.4%。利潤自然就出來了。
火電的主要成本就是煤炭消耗,2024 年華能共采購煤炭2.07億噸,煤炭采購均價同比下降了8.27%,所以單位售電的燃料成本只有300元/兆瓦時,同比下降了8%。
國電電力的裝機量小很多,盈利能力卻很強。

上圖就把國電去年的業(yè)務表現(xiàn)全都概括了,煤機板塊貢獻了100.5億的凈利潤,但是風電和光伏貢獻的利潤目前還不是很多。
我就不一一去復述這些業(yè)務了,點開圖片放大看就是的。
有一點是值得夸一下的,去年國電的火電平均煤耗293.4克/千瓦時,同比下降了0.79克/千瓦時,這個比成本更直觀。
煤炭價格是不可控的,即便是長協(xié)價,也會有波動,但是發(fā)同樣多的電量,消耗的煤炭減少,這是從根本上降低了成本。
國電去年的平均上網電價是429.82元/兆瓦時,同比下降了7.97元/兆瓦時,由于每個區(qū)域的電價都不一樣,所以各發(fā)電公司的上網電價會有較大的差異,不用奇怪。
未來國電在水電方面倒是可能會比較好的增長,已經拿下了大渡河和開都河等流域的開發(fā)資格,去年就已經開工了一批項目。
按計劃,今年會有136.5萬千瓦的水電投產,明年還會繼續(xù)投產215.5萬千瓦。

如果再保持風電和光伏的增速,這兩年國電的發(fā)電量肯定會有較大幅度的提高了。
大唐去年的表現(xiàn)也不錯,首先煤機扭虧為盈了,值得祝賀,賺了25.7億。2023年還虧損了一個多億。
大唐總裝機7911萬千瓦,距離破億千瓦依然還有不短的距離,現(xiàn)在只有華能和國電過億了。
主要是火電現(xiàn)在慢下來了,大唐去年新增火電裝機只有2400兆瓦,風電新增裝機是最多的,達到2594兆瓦,還有光伏新增了1705兆瓦。
但是大唐的風電有個不正常的事情,如下圖所示。

我用紅色框出來的,大唐去年風電的利潤是21.3億,居然還同比下降了16.86%,比較奇怪。
我翻遍了年報,也沒有說明風電具體為什么利潤下降了,只有一句“包含一次性減利因素的影響”,可是具體什么影響沒說,可能是比較雜吧,比如減值什么的。
不過收入是沒問題的。

大唐去年火電的發(fā)電量和售電量只增長1個百分點,因為電價下降,收入也略微下降了。
風電去年發(fā)電量179億千瓦時,同比增長24%,售電量也差不多,收入70億,同比增長11.27%,這個就對了。
華電國際就不講了,因為華電沒有布局新能源,只是持有華電新能源31%的股權,既然是聯(lián)營企業(yè),不說也罷。
不過去年這家聯(lián)營企業(yè)還是貢獻了26.5億的投資收益,依然還是要感謝新能源。
從這五大發(fā)電集團去年的表現(xiàn)來看,火電都受益于煤炭價格下跌,然后都在大力發(fā)展綠色能源。
現(xiàn)在因為新能源不穩(wěn)定的原因,還是要以火電為主。
但是從新增裝機的趨勢來看,火電現(xiàn)在的新增裝機已經低于新能源,再到后面必然是新增歸零,最后逐漸被部分替代。
然而替代的過程,就會有諸多機會!
我做了下面這張《A股核心資產研究匯總》表,里面精選了上百家優(yōu)質公司,并附數(shù)萬字的分析方法。

所有分析過的公司都會在上面這個表里更新數(shù)據(jù)。
一起探索企業(yè)基本面的研究,收獲必然巨大。
#財經#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