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李嘉誠旗下長和集團的2個巴拿馬港口,美國財團還沒有拿下,就又開始使壞。最近,美國宣布了一項針對中國貨船的新政策——從今年10月開始,所有由中國建造或運營的商船進入美國港口時,都要被額外收取一筆高額費用,甚至還指出每艘船年收費上限5次。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那這筆收費有多高呢?

按噸位收費:以前每噸收50美元,現在漲到140美元。

按集裝箱收費:以前卸一個集裝箱收120美元,現在漲到250美元。

舉例來說:一艘10萬噸級的中國貨輪,如果滿載5000個集裝箱,光這一趟就要多交765萬美元,約合5500萬人民幣!

至于收費的理由,美方指出"要扶持本國造船業(yè)",但明眼人都能看出來,這擺明了是要打壓中國的海運貿易。因為中國是全球貿易第一大國,海運是最主要的運輸方式,而美國突然加收"過路費",就是想提高中國商品的出口成本,削弱我們的競爭力。

為什么說美國這招很陰險?

第一:直接打擊中國出口。比如運費漲了,中國商品要么漲價,失去之前的價格優(yōu)勢,要么企業(yè)自己承擔損失,也就是利潤減少。

第二:逼中國企業(yè)換船運輸。如果中國貨船費用太高,企業(yè)可能被迫租用其他國家船只,但這樣不僅麻煩,還可能被美國監(jiān)控貨物。

第三:長遠來看,可能逼走部分貿易。如果運費太貴,有些商品干脆不賣美國了,中美貿易量可能下降。

而更危險的是,美國還想控制巴拿馬運河!要知道,巴拿馬運河是全球最重要的海運通道之一,每年約6%的國際貿易要經過這里。而中國是巴拿馬運河的第二大用戶,光去年就有3000多艘中國貨船通過,運了3億噸貨物。

而更值得一提的是,就在這種背景下,李嘉誠旗下的長和集團,還打算把巴拿馬的兩個重要港口,賣給美國財團貝萊德,但好在,目前這筆交易被暫時叫停了。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要知道,如果美國一旦控制了巴拿馬港口,再加上現在對中國貨船加收"過路費",那么中國海運可能會被"卡脖子"。因為這樣,美國就可以隨意提高中國貨船的通行費,甚至找借口扣留貨物,就像對華為和TikTok那樣。

而對于美方的一意孤行,中方對此表達了強烈不滿,并且還用4個字回應:損人害己。同時外交部還指出:美方的這種做法,既抬升了全球物流成本,擾亂了供應鏈穩(wěn)定,而且還會加劇美國本土通脹。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總之,美國在下一盤大棋,這次加收"過路費"只是開始,如果未來美國真的控制了巴拿馬港口,那我們的海運可能會面臨更大的麻煩。但中國也不是沒有應對辦法,比如加快自主航運建設、拓展新航線、加強國際合作,才能避免被美國"卡脖子"。

說白了,這場貿易戰(zhàn),表面上是"運費之爭",實際上是全球貿易主導權的爭奪。所以我們必須未雨綢繆,才能在未來的競爭中占據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