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說 365 行,行行不容易,各有各的難 ,但是,科研工作真的是一個讓人隨時懷疑人生的行當。

科研是個圈,就像是一個沒有盡頭的旅程,風景不盡相同,見識五花八門。一開始,不知道自己搞什么。弄清楚搞什么后,卻不知道怎么搞。知道怎么搞,卻不知道能不能搞成功。千辛萬苦搞成功了,卻發(fā)現(xiàn)有 bug。好不容易把 bug 調好了,努力造故事,希望把搞的東西賣出去,結果人家說不能這么搞,然后繼續(xù)搞。千辛萬苦搞好了,賣出去了,高興一場。然后第二天起來,發(fā)現(xiàn)又不知道搞什么了……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一圖看懂科研工作者的日常,看懂他們的辛苦: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科研的不易,在于身體上的勞累

科研圈流行科研三件套:文獻、實驗和文章,文獻是基礎,實驗是方法,文章是結果。在科研圈中,人憑文章貴,多少有志青年終日沉迷實驗,投身文章撰寫,期望有朝一日收到文章接收的喜訊。而沒有文章的科研人員,就像沒有皇子的嬪妃,終究不受待見。

對于剛剛入門科研的人來說,文獻和實驗是標配,白天做實驗,晚上看文獻;周末做實驗,假期看文獻,每天都在過著找問題、解決問題,找問題、解決問題的生活。一篇文章也就幾個圖片,可是這僅僅幾個圖片是在無數(shù)次摸索實驗后做出來的。一個圖片,需要前期的實驗摸索,實驗條件的優(yōu)化,各種實驗條件的改變,最終才能成就一個拿的出手的圖片。而那些無數(shù)次摸索實驗的結果,或許會有幸成為補充材料中的一個圖片,或許他們只是實驗記錄本上的一個圖片而已。

然而,只會做實驗的科研人員并不是好科研人員,故事雖好,會寫才是關鍵,而寫出來的成果關乎職稱晉升。寫,少不了文獻查閱,少不了實驗結果解析,又是一個搞腦子的事情。不能有啥說啥,要清楚自己該說啥,該寫啥,明確需要回避的地方。對于那些實在瞞不住,漏洞比較多的地方,要主動出擊,引用文獻,輔助自己的推測,畢竟自己承認比較好。

對于科研工作者,人憑文貴,可是一篇也貴不了多久,需要源源不斷的文章產出。所以,這些科研工作需要把自己的文章拿出去賣個好價,換點錢回來,繼續(xù)造文章。在科研圈,有句調侃的話,想要基金就別想過年了。基金申請的截止日期剛好在春節(jié)后不久,所以對于想拿基金的科研人員來說,這個年注定過不好。即使有的人已經寫好申請書,但是總歸是要在截止日期前修修改改,臨陣磨刀,不快也光啊。然而,春節(jié),就這么白瞎了。

科研的不易,在于心理上的煎熬

在美國做博后的同學感慨到,博后工作辛苦,但是更多的是身份的不確定以及無盡的漂泊感。其實在國內,特別是博士或者博士后群體,實驗的不確定性、未來的歸宿又何曾不是壓力??蒲胁幌裆a工人,每天有產出,不像個體戶,每天能看到收入,科研是一個需要很長周期才能出結果的過程。在科研過程中,那種不知道實驗結果會如何的困擾,不知道何時才能找到答案的憂慮,不知道今后自己歸宿的迷惘無時無刻不在「折磨」著年輕的科研工作者。當昔日同窗曬結婚,曬娃的時候,他們只能默默地點個贊,關掉朋友圈。

即便博士畢業(yè),博后出站,找到高?;蛘哐芯克目蒲泄ぷ?,他們的壓力也不會減少??蒲薪涃M、職稱晉升、教學評估、賺錢養(yǎng)家等難題困擾著他們,何以解憂,唯有文章。學校出臺的高壓政策,要求年輕的科研人員早點出活,出好活,多出活,如果出不了活,只能離崗走人,不再續(xù)聘。所以,年輕地工作者只能加班加點,恨不得把 24 小時全部用來搞科研,以便在單位獲得一席之地,而不是每天都被威脅滾蛋走人。

科研不易,且行且珍惜。如果你的家人、朋友是一名科研工作人員,請體諒他們的不容易,體諒這群為我國 CNS 添磚加瓦的人。

我們長期為科研用戶提供前沿資訊、實驗方法、選品推薦等服務,并且組建了 70 多個不同領域的專業(yè)交流群,覆蓋PCR、細胞實驗、蛋白研究、神經科學、腫瘤免疫、基因編輯、外泌體、類器官等領域,定期分享實驗干貨、文獻解讀等活動。

添加實驗菌企微,回復【】中的序號,即可領取對應的資料包哦~

【2401】論文寫作干貨資料(100 頁)

【2402】國內重點實驗室分子生物學實驗方法匯總(60 頁)

【2403】2024 最新最全影響因子(20000+ 期刊目錄)

【2404】免疫學信號通路手冊

【2405】PCR 實驗 protocol 匯總

【2406】免疫熒光實驗 protocol 合集

【2407】細胞培養(yǎng)手冊

【2408】蛋白純化實驗手冊

【2501】染色體分析方法匯總

【2502】國自然中標標書模板

【2503】WB 實驗詳解及常見問題解答

【2504】DeepSeek 論文寫作常用口令

【2505】中國科學院期刊分區(qū)表(2025 年最新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