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環(huán)球時報

【環(huán)球時報特約記者 劉皓然】就在剛剛過去的周末,美國媒體再次爆出特朗普政府的一樁“鬧劇”。本月11日,白宮方面致信哈佛大學,從人事任免、學生錄取與課程安排等多個方面“挑刺”,要求該校進行整改。這種近乎“極限施壓”的強硬姿態(tài),迅速激起哈佛大學的強烈反彈。令人大跌眼鏡的是,這封導致美政府與頂尖高校矛盾升級的信件,竟是在“未經授權”的狀況下匆忙發(fā)出的。消息一經披露,這起“烏龍事件”立即引發(fā)美國輿論場的嘲諷與質疑。

美國《紐約時報》20日報道稱,這封發(fā)給哈佛大學的“整改信”出自白宮“反猶太主義問題工作組”,發(fā)信人是該工作組成員凱文尼。多名政府內部知情人士稱,這封郵件“發(fā)早了”,它不應該在4月11日那天發(fā)出。另有部分知情者則表示,這封郵件其實是工作組“內部流傳”的文件資料,壓根就不是發(fā)給哈佛大學看的。據(jù)媒體披露,作為官方正式信函,這封郵件的落款處印有美國3個政府部門的印章,還有3名政府高級官員的簽字,且3人均曾代表白宮與哈佛方面接觸。

據(jù)《紐約時報》記者了解,早在4月11日前,白宮與哈佛雙方代表已進行了長達兩周的對話,旨在緩和事態(tài)、避免這座高等學府與總統(tǒng)本人發(fā)生“全面沖突”。由于會談所涉及的話題相對寬泛、缺乏具體的指導方針,政府談判代表承諾會通過郵件列出具體建議,并表示將在11日發(fā)出。然而到了11日當天,哈佛工作人員直到夜間才收到郵件。而令校方大驚失色的是,該郵件措辭強硬、條件苛刻,與之前的會談精神簡直完全不符。對此,該校只得與美國政府“硬剛”到底,雙方矛盾不降反升。然而事發(fā)后,政府高級官員格林鮑姆致電哈佛談判代表,稱郵件的發(fā)送根本就沒有得到他與另一位官員的授權。格林鮑姆后又表示,這封信本應在“某個其他的時間點”發(fā)出,但肯定不是4月11日,因為當時雙方的談判“富有建設性”。

有消息稱,本月14日,哈佛領導層開會復盤了“烏龍郵件”事件,很多與會者確信這就是美政府的一起人為失誤。按校方的話說:“即便郵件中包含了大量令人瞠目的過分要求,我方也從未質疑過它的真實性與嚴肅性?!毙7桨l(fā)言人也在哈佛大學報刊《深紅報》發(fā)文稱,即便郵件的發(fā)送是一個“失誤”,但它已經對哈佛師生造成了實際影響。反觀白宮,特朗普政府則擺出了一副“將錯就錯”的態(tài)度?!都~約時報》透露,一名白宮高級官員日前表示,政府方面將堅持信件中表達的立場,并反過來指責哈佛大學“反應過度”。截至目前,白宮方面已經宣布凍結哈佛大學22億美元的撥款,并揚言要取消該校的免稅地位。

該事件在互聯(lián)網上引發(fā)熱議,平臺認證為白宮前首席道德律師的“X”用戶理查德表示,這簡直就是一場“小丑表演”。有網民諷刺道:“這次是誤發(fā)郵件,下次有沒有可能是誤發(fā)洲際導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