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楚欽。
世界杯男單小組賽結(jié)束后,接受采訪的王楚欽說出這樣一番話:“能活一天是一天,能贏一場是一場。世界杯的選手都很強,誰拿冠軍都很正常。”
彼時的王楚欽小組賽未失一局,干脆利落地以小組第一晉級淘汰賽。但沒人會想到,這段話成為了國乒男隊本屆世界杯的縮影。
北京時間4月20日,澳門乒乓球世界杯男單決賽中,巴西選手雨果·卡爾德拉諾4比1擊敗中國選手林詩棟,奪得個人首個世界冠軍頭銜,同時終結(jié)了中國選手世界杯男單四連冠。
作為洛杉磯奧運周期的首個“三大賽”,國乒男隊5人出征本站世界杯,最終2人小組出局,2人獲得四強,1人收獲亞軍。
當(dāng)馬龍、樊振東消失在國際賽場,國乒男隊也迎來了“核心真空”的后遺癥。

雨果奪冠。
拿國乒劇本,創(chuàng)美洲歷史
本屆世界杯,沒人會比雨果的賽程更加艱難。
小組賽階段,雨果的對手是日本選手宇田幸矢和加拿大選手王臻,雨果均以3比1的比分戰(zhàn)勝對手。淘汰賽首輪面對日本新星筱冢大登,雨果沒給這位00后球員太多機會。1/4決賽,雨果的對手是世界第三的張本智和,他在決勝局7比9落后的情況下連得5分,最終大比分4比1贏下了比賽。
如果將時間定格在此刻,把雨果視為國乒隊員,這便是一個最完美的劇本——日本球員三連斬,與隊友會師決賽。無論戰(zhàn)績還是對手成色,都足以服眾。
可惜的是,雨果并非想成為國乒,而是要戰(zhàn)勝國乒。
面對交手記錄1勝4負的王楚欽,雨果在1比3的情況下連扳三局,完成逆轉(zhuǎn)。面對風(fēng)頭正盛的林詩棟,雨果僅用一局便摸清世界第一的套路,隨后連下四城,拿到生涯首個世界杯單打冠軍。
從世界第三到世界第一,雨果碰了個遍,也贏了個遍。而他甚至和那些初露鋒芒的球員不同,已經(jīng)在世界乒壇征戰(zhàn)十余載的雨果,是比樊振東還大一歲的老將。
換句話說,自2018年開始便躋身世界前十的雨果,比賽路數(shù)應(yīng)該早已被國乒教練組摸透。車輪戰(zhàn)的方式依然沒能贏過雨果,除了臨場發(fā)揮,只能歸咎于國乒隊員當(dāng)下的實力不濟。
于是國乒男隊壟斷四屆賽事的世界杯男單冠軍,成為巴西人高光時刻的注腳。
“我一直堅持認真艱苦地訓(xùn)練,也一直相信我自己,如果一個月之前,你告訴我我會奪冠……”賽后接受采訪的雨果還未說完,就已經(jīng)哽咽得說不出話。
雨果的哽咽不難理解,作為巴西乒乓第一人,雨果挺進世界杯四強就已經(jīng)創(chuàng)造南美歷史,更何況是摘得“三大賽”的冠軍。世界杯的單打金牌,又一次將他身上“南美最偉大乒乓球運動員”的光環(huán)緊了緊。

2017年,奧恰洛夫奪得世界杯男單冠軍。
奧運之后,最易翻車
21世紀,中國隊一共6次在世界杯男單賽場上馬失前蹄,4次發(fā)生在本世紀的前十年。此前五次的冠軍分別是薩姆索諾夫(2001年、2009年)、波爾(2002年、2005年)以及奧恰洛夫(2017年)。
很顯然,世界杯男單賽場是國乒最容易翻車的“三大賽”,沒有之一。而從時間分布上,奧運會結(jié)束后一年成為國乒翻車“重災(zāi)區(qū)”。
原因不難理解,當(dāng)一個奧運周期結(jié)束,國乒也需要更新?lián)Q代,于是年輕人被推到臺前。世界杯的失利,是國乒年輕人最常交的學(xué)費。
上一次世界杯男單冠軍易主時,國乒派出的是新科奧運冠軍馬龍與潛力不俗的林高遠,結(jié)果二人先后被波爾逆轉(zhuǎn)淘汰。
本質(zhì)上,本屆世界杯國乒的選人思路依舊如此。在馬龍、樊振東退出國際賽場的背景下,國乒核心成員是奧運選手王楚欽和重點培養(yǎng)對象林詩棟,輔以老將林高遠、梁靖崑,再帶世青賽U19冠軍黃友政見見世面。
但結(jié)果是黃友政1比3不敵張本智和,體會到成年賽場的殘酷;林高遠戰(zhàn)平戶上隼輔,被賽事規(guī)則拒之淘汰賽門外。王楚欽則是大起大落,先是“能抽死我就給你了”的險勝,隨后仿佛還愿一般在3比1時被雨果連扳三局。如果拋去決賽,國乒只有林詩棟和梁靖崑二人稍顯穩(wěn)定。
事實上,早在世界杯名單出爐時,男隊主帥王皓在采訪中就曾表示:“幾個運動員都沒有拿過世界杯單打冠軍,對這個冠軍是非常渴望的。期待他們中有人能取得突破。”
只是在世界乒壇如此開放的格局下,幾位急需證明自己的國乒隊員沒能抓住機會,于是雨果成為了目前男單世界排名前十中首位“三大賽”單打冠軍。

“龍胖”退隱,誰來扛旗
談及世界乒壇當(dāng)下的格局,“龍胖”退隱是繞不開的話題。
畢竟過去十年,除了奧恰洛夫摘得2017年世界杯冠軍外,所有的三大賽男單冠軍均被馬龍和樊振東瓜分。換句話說,作為過去十年國乒“硬仗”殺手锏,無論年輕球員表現(xiàn)如何,馬龍和樊振東都能守住國乒的基本盤。
但當(dāng)馬龍和樊振東相繼宣布退出國際賽場,國乒也陷入了“核心真空”的后遺癥。
被視為下一代領(lǐng)軍人物的王楚欽,奧運會后的狀態(tài)不甚理想。據(jù)統(tǒng)計,世界杯輸給雨果是王楚欽自奧運會后第6次在外戰(zhàn)中輸球。這6場比賽中,王楚欽對手排名最高的是世界第5的雨果,排名最低的為14歲的伊朗小將法拉吉,后者的世界排名為210位。
當(dāng)王楚欽始終沒能捅破那層窗戶紙時,人們把更多的目光聚焦在現(xiàn)世界第一的林詩棟身上。作為20歲的年輕小將,林詩棟過去一年才逐漸嶄露頭角,更是尚未經(jīng)歷“三大賽”的高壓體驗。
某種程度,如今的林詩棟與兩年前的王楚欽處境頗為相似。彼時王楚欽首次登上世界排名第一的寶座,他接受新華社采訪時說:“我是受益于新的積分規(guī)則等因素,論實力,我還遠沒有達到真正的世界第一的水準。我必須認清自己,與馬龍、樊振東相比,我還有很大差距。”
王楚欽當(dāng)時的這番感慨,在于他的世界排名積分大多源于WTT賽事,而關(guān)于“三大賽”的履歷,王楚欽則相對空白。同樣,從2024年9月的男單世界排名第12,到如今的世界排名第一,林詩棟僅用5個月的時間,但他同樣缺乏“三大賽”這樣的頂級壓力測試。
天才的培養(yǎng)不是種田文,割一茬長一茬無窮盡也,需要球員的天賦、教練的栽培、賽事的洗禮,三者缺一不可。對于當(dāng)下的國乒,誰能在“龍胖”退隱后扛起國乒大旗尚不重要,重要的是誰愿意成為這個“扛旗者”。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