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聞記者 張奕丹 貴州納雍縣報道

尋女19年后,陳生梨一家在今天(4月21日),正式舉辦了一場團圓及答謝宴。

4月20日一早,陳生梨和家人便開始忙碌,他們在院落中掃地、備菜,準備迎接客人。不久前,陳生梨失散多年的女兒陳楊梅在昆明找到,已于近日回到家鄉(xiāng)貴州納雍縣。

不少尋親家長陸續(xù)從各地趕來,此前“余華英拐賣案”中的受害者楊妞花也將出席,并主持宴會。

19年前,陳生梨帶著妻子和3歲女兒楊梅,在昆明新南站廣場擺露天卡拉OK。圍觀者眾,由于生意忙碌,陳生梨讓小楊梅去找旁邊的媽媽。

誰知這一去,就是19年。

陳生梨記得,當時,他忙得不可開交,女兒抱著他撒嬌,一會兒親親爸爸左臉,一會兒親親右臉……

女兒丟失后,陳生梨開始學做棉花糖。他心想,小朋友喜歡吃棉花糖,萬一女兒要買棉花糖,父子倆就可能相遇。后來,陳生梨便有了一個“棉花糖爸爸”的稱號。

陳楊梅回家后,姐姐陳金鳳帶她逛了家鄉(xiāng)納雍縣城。

陳生梨說,以后他還會繼續(xù)賣棉花糖,“因為不會做別的(營生)”。那輛陪伴他在全國各地尋找女兒的面包車,他也不會撕掉上面其他家庭的尋親啟事,“想盡最大努力幫幫其他家庭?!?/p>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陳生梨(封面新聞記者 張奕丹 攝)

陳生梨為迎接女兒搬新家,以后還做棉花糖

找回女兒后,陳生梨度過了忙碌的一周。

6天前,他接到警方通知,得知經(jīng)DNA比對,他丟失19年的女兒“小楊梅”確認在云南昆明找到。他和家人趕緊開車到昆明,正式與女兒完成認親。回貴州后,又開始準備團圓宴

談話間,他的手機鈴聲也不時響起。

2006年,陳生梨夫妻帶著女兒四處做小生意,擺露天卡拉OK。那年的10月19日晚,他們年僅三歲的女兒小楊梅在昆明新南站廣場失蹤,隨后失去下落。

“第二天我們就開始印尋人啟事,滿大街貼?!标惿嬲f,尋人啟事寫著,陳楊梅出生于2003年5月,圓臉,大眼睛,右邊太陽穴頭發(fā)下有一顆小黑痣,“小楊梅出生在浙江余姚,余姚產(chǎn)楊梅,當時也是吃楊梅的季節(jié),舅舅就為她取了這個名字。”

隨后的多年間,他奔波在全國各地找女兒,因為一邊賣棉花糖一邊尋親,他也被稱作“棉花糖爸爸”。

提起這一稱呼,陳生梨表示,這是因為他看到別人賣棉花糖,都是在學校門口、廣場、公園這些孩子多、人多的地方。他就想學著做,“她(女兒)有可能會來找我買棉花糖,我就能認到孩子了?!?/p>

2025年4月18日,陳生梨一家從貴州納雍開車趕到昆明,并于次日正式與女兒完成認親。

陳生梨回憶,確認完親子鑒定報告后,他和妻子時隔19年終于再次見到了女兒,女兒的臉型還是和小時候一樣,“看到她的第一眼,我哭得什么都看不清了?!?/p>

陳生梨發(fā)現(xiàn),其實女兒在今年3月15日曾給他打過一次電話,說自己很像他家的孩子,“她說,你女兒肚子上有沒有一塊胎記,我說沒有?!标惿婊貞?,他們經(jīng)常接到這類電話,當時他建議對方去采血。

此前,陳生梨也曾表示,他從警方處得知,女兒沒有戶口,為了上戶口采血,才與他比對成功。他也說,女兒就在當年失蹤的城市昆明生活,他們尚不清楚她失蹤后發(fā)生了什么。

陳生梨說,以前,他們租住的房屋只有30多平方米,為了迎接女兒,他提前看了一處房子,已搬入新家。

找到女兒后,他還會繼續(xù)賣棉花糖。他開著全國各地尋找女兒的面包車,他也不會撕掉上面其他家庭的尋親啟事,“我上岸(尋子成功)了,還有很多家庭沒有上岸?!?/strong>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陳楊梅的姐姐陳金鳳(封面新聞記者 張奕丹攝)

姐姐給妹妹買新衣 ,“盡力彌補這些年的遺憾”

4月19日晚,陳楊梅時隔19年再次回到了家鄉(xiāng)納雍縣。

陳生梨的大女兒陳金鳳說,她和家中另外一位小妹陪伴楊梅度過了回家后的第一晚,“三四點鐘才睡,一直在聊天?!?/p>

第二天,她帶陳楊梅逛了納雍縣城,也給妹妹買了新衣服,“從知道找到她的時候,就在想給她買什么樣的衣服,但是不知道她的身高體重?!?/p>

陳金鳳身穿藍色碎花裙,外面是一件紅色針織衫,她說,這身衣服是楊梅為她挑選的。

陳金鳳比妹妹年長兩歲,陳楊梅丟失時她也僅五歲。

說起父親尋找妹妹的經(jīng)過,陳金鳳也忍不住哽咽。她說,爸爸常年奔波在外,十分辛苦,她都不怎么敢看爸爸發(fā)在社交賬號上的視頻。這次聽爸爸說妹妹找到了,她感覺“有點不可思議”。

正式見面前,一家人和妹妹第一次通電話時,她哽咽到說不出話?!昂髞砣ヒ娝?,我就想一定要開開心心的,但是我看到她還是忍不住落淚。”陳金鳳說,之前她會猜測妹妹過得不好,見到妹妹后,心里的石頭終于落地,“妹妹性格開朗,她比我想象中過得要好很多,很踏實?!?/p>

陳金鳳說,妹妹對小時候的記憶已很模糊。認親后這段時間,她和妹妹一直保持著聯(lián)系,“會聊她的過往、生活的經(jīng)歷,還有我們小時候的趣事?!?/p>

陳楊梅回家的當晚,他們還在叔叔家模仿小時候的照片合了影?!斑€原了小時候拍照的那個場景,叔叔抱著表妹,然后我站在妹妹的旁邊。”

“其實我內(nèi)心是希望妹妹從小到大一直在我身邊?!标惤瘌P說,有時候她會想,自己不在妹妹身邊時,她經(jīng)歷了什么,會不會被別人欺負,“(以后會)盡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彌補這些年對她的遺憾吧?!?/p>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陳楊梅和親人模仿合影的童年照(封面新聞記者 張奕丹 攝)

“帶著對家人的期待,爸爸媽媽我回來了”

與父母家人一樣,陳楊梅對于能找到至親,也十分激動。在與父親見面后,她注冊了社交賬號,向所有關心她的人報告認親進展。

4月19號早上8點過,她發(fā)布了第一條視頻,內(nèi)容是爸爸陳生梨凌晨2點給她打視頻電話,說睡不著,想她。她也顯得很開心,安慰爸爸,“20號就過來了?!?/strong>

由于爸爸用的普通話,前面幾句,陳楊梅在回應時也講普通話,但后來她改講昆明話,并輕聲勸爸爸,“要早點睡?!?/p>

視頻配文,她這樣寫道:昨天晚上爸爸兩點半都還激動的(得)睡不著,我也是心里充滿了期待,希望趕緊回家看看。

當天下午5點,陳楊梅發(fā)布了第二條視頻。視頻內(nèi)容,是爸爸牽著她手的一張照片。她配文:重逢第一天,爸爸緊握我的手,走了很長很長一段路。

視頻中,她配音,說看了一下爸爸的作品,“大概了解了一下他尋找我這19年的辛酸路程,還是十分感動的,他竟然這么久了都沒有放棄我……”

4月20日凌晨1點20分,陳楊梅又發(fā)布了第三條作品。這是一張她和姐姐的合影,當時她兩歲半,短頭發(fā)、穿一件紅色外衣,手里拿著玩具,姐姐穿一身粉色衣服,面帶微笑。

視頻的配文,她這樣寫道:

回家的路,走了近20年,明天終于要到家了,既緊張又十分期待。帶著對家人的期待,踏上回家的路,爸爸媽媽我回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