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角和西紅柿看著皮實,其實對水分特別挑剔。地頭上常見的掉花、爛果、爛根,多半跟水澆得不合適有關。
有的苗剛定植,水一猛灌,根還沒穩(wěn)就泡壞了;有的正值掛果,水忽多忽少,果子不是裂了就是軟了。澆水不是看苗子蔫了就澆,更不是下雨前怕干就補一遍。什么時候該澆、怎么澆、澆多少,都有講究。澆對了,根活苗壯;澆錯了,反而減產(chǎn)。

種好這兩樣菜,得記住“該澆的四種水”和“堅決不能澆的四個時候”。
細節(jié)抓住了,產(chǎn)量自然就上來了。

結(jié)果期水一多,豆莢長不勻,西紅柿果發(fā)軟
老李去年在我們村頭承包了兩分地,種了一排西紅柿,一排豆角。前期長得還算順利,到了掛果的時候,心想著“結(jié)果靠水催”,就三天兩頭提著水桶去地里。
誰成想,不到十天,豆角莢歪歪扭扭,長短不一,西紅柿果也軟塌塌的,還掉了不少。

這一茬,他差點連本錢都沒撈回來。后來找種地多年的劉師傅看了看,對他說:“你這是水澆得不是時候,不該澆的時段硬澆,根都泡悶了?!?/strong>
豆角和西紅柿表面上看著喜水,其實最怕“水亂來”。
水一旦澆得不對,不但影響產(chǎn)量,還容易帶出一堆麻煩,比如葉子早衰、花果掉落、根部不穩(wěn)。
這兩個蔬菜的澆水技巧,得分清楚“四澆”和“四不澆”,每一步都有講究。

小水多澆,勝過大水急灌
西紅柿苗剛移栽那幾天,很多人見苗子打蔫,就覺得是渴了,立馬灌個透水。但有經(jīng)驗的人知道,苗打蔫其實大多是根系還沒適應新土,屬于“假蔫”,這個時候水一猛灌,反倒把根泡傷了。
像豆角苗也是一樣,頭幾天最講究“輕澆緩苗水”。
定植當天可以澆透一次,但之后幾天要小水輕灑,一點點濕潤土壤就行,目的是讓根自己扎下去,不讓它賴在表層。
水太多,反倒逼得根不往下長,苗子久而久之就站不住腳。

到了初花期,也不能心急著澆。豆角剛露小花,西紅柿開第一簇花時,是“忌濕怕悶”的階段。這時候土壤太濕,空氣流通又差,就容易出現(xiàn)落花問題。
如果非要澆,也要等早上陽光剛出來那會兒,用噴壺順著行間慢慢滴灌。別圖省事直接潑水,潑得水四處亂流,一來根不吃水,二來水汽聚在地表,容易帶出黃葉。

結(jié)果期是需要水分的階段,但水也不能一澆到底。西紅柿掛果的時候,土太干,會出“貓臉果”;水一猛灌,又容易裂果。
關鍵在于“勤查土,適量補”,看著地表有點泛白再補水,保濕不積水。
豆角也是一樣,尤其是中段豆莢膨大時,一旦缺水,就變成“空殼豆”。
小水、慢澆、勤看地,是豆角和西紅柿的共性要求。灌一遍透水,遠不如一天一回、手提細澆來得穩(wěn)妥。

一熱就澆水,反而沖出大問題
進入夏季,很多人習慣中午看見苗打蔫了就急著澆水,尤其井水冷,一桶澆下去自己都覺得清爽???a class="keyword-search" >蔬菜不這么想。
西紅柿怕冷水這事,不少種植戶吃過虧。高溫下地表熱度大,水冷土熱,一涼一熱,根就受刺激。根系一下受傷,葉子很快就黃,輕則長勢停滯,重則直接死苗。豆角雖耐熱些,但也不抗“突涼突熱”。

夏天澆水,要挑清早或者傍晚太陽落山后,水提前存一晚,把溫度放平再澆,不但不傷根,還能讓地溫保持穩(wěn)定,有利于花芽分化。
陰雨天更得注意。有些人習慣按時澆水,不管天氣咋樣,一到日子就澆。這種“死規(guī)定”放在濕熱天氣就麻煩了。豆角和西紅柿本就容易受潮后長斑、黃葉,一旦加上人為補水,地表濕上加濕,病就等著來。

傍晚澆水也不推薦。一來夜間濕度大,水不容易下滲,容易在根部積水;二來夜晚植物呼吸減緩,根也“歇工”,水下去了也吸收不動,第二天一早起來,苗子多半開始打卷。
澆水講“時機”,而不是“鐘點”。不是看鐘表,是看天氣、看土壤、看植株。

水多了也餓,水少了也燥,得讓根有選擇
很多人誤以為,豆角、西紅柿結(jié)果越多,水就得跟得越緊,怕的是“不澆就瘦”。其實水太勤,反而會餓著根。
土壤過濕,會沖淡原本殘留在根部的養(yǎng)分,根吸收不了,植株就表現(xiàn)為“肥不吸、果不結(jié)”。這時葉子看起來還綠,但一摸軟塌塌,沒有彈性,屬于“水養(yǎng)型弱苗”。

有些人看到葉子綠了,就不重視了,其實那是“假象綠”。因為水一大,根不吸養(yǎng),果自然發(fā)育不良。西紅柿結(jié)得小、顏色淡,豆角莢長不齊,就是這類典型。
土壤過干也不行,尤其是盆栽或者小地塊種植的,表土干了,很多人就以為是該澆了。但實際上一鏟下去,下面濕得很。這時候再補水,就會造成地表濕、根部悶。久而久之,根系越長越淺,遇上一場暴雨,根全浮上來,一沖就塌。

所以,水不是越多越保險。得讓根有“選擇空間”,該干一點的時候干,該濕潤的時候濕。地表輕輕松松能插進手指三四公分,那說明正合適。
一段時間不下雨也不用急,豆角和西紅柿根都不短,十來公分以下還有水時就能扛住幾天。真要干透了再澆,根反而更扎得深。
四澆四不澆,得記牢

四澆:
- 苗后輕澆:移栽定根后,緩苗期間采用小水慢澆,讓根往下扎。
- 開花輕補:花期土太干才補點,保持潮潤不積水。
- 掛果平澆:果期保持水分均衡,不忽干忽濕,避免裂果落莢。
- 膨大穩(wěn)補:豆角、西紅柿進入快速生長期時,根據(jù)地溫、濕度適時補水,穩(wěn)住產(chǎn)量

四不澆:
- 不澆涼水:尤其夏季,井水或自來水太涼會刺激根系,造成損傷。
- 不在中午澆:高溫時段地熱水涼,冷熱交替易傷根。
- 不在傍晚澆:夜間空氣濕,水不易散,根悶病發(fā)。
- 不逢雨澆水:土已濕潤,盲目補水只會加重積水和板結(jié)。

不論是種豆角還是種西紅柿,澆水都不能圖省事,也不能靠經(jīng)驗拍腦袋。水看著是無形的,其實最講技巧。掌握了節(jié)奏和方法,就算天旱少雨,地里的菜也能長得扎實;若是澆錯了,一整季的功夫就都打了水漂。
這一澆,是技術活,更是耐心活。每天地里走一圈,摸摸土、看看苗,再提桶去澆,那才是把地種在心上。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