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死在沙漠里的駱駝不能碰?一位70歲的新疆牧民告訴我,很多人不知道,在沙漠里如果發(fā)現(xiàn)了死掉的駱駝,不要猶豫,立馬加速離開!
死后的駱駝被稱之為沙漠的“生化武器”,這句話可不是空穴來風……
簡單來說:沙漠白天溫度高,駱駝死后,軀體會在艷陽高照下“熱脹冷縮”,變成一個能量很大的“熱氣球”,若是靠近,一旦爆炸,情況十分嚴重,而且還有“毒”。
駱駝向來有著“沙漠之舟”的稱號,即便是長時間的不進食、不喝水,依舊可以在沙漠之中暢通無阻,然而,很多人都不知道:死在沙漠里的駱駝不能碰,有多遠離多遠!
駱駝有著天然的“天鵝頸”,小小的頭顱,長且粗的脖頸,身軀高大,還帶有巨大的駝峰,具備“抗餓抗渴”、“抗寒抗高溫”的能力。
駱駝可以在沒有水源的情況下,生存三個周,若是有水源沒有食物的情況下,駱駝可以生存一個月。
這頑強的生命力讓駱駝獲得了“沙漠之舟”的稱號,而駱駝之所以這么“耐造”,與它們身上那厚厚的、高高的駝峰有著密不可分的聯(lián)系。
駱駝分為單駝峰和雙駝峰,雙駝峰駱駝主要集中分布與亞洲中部,如中國的新疆、內(nèi)蒙古、甘肅、青海;單駝峰駱駝則主要分布在非洲北部和亞洲西部。
雙駝峰駱駝與單駝峰駱駝有著本質(zhì)的不同,譬如雙駝峰駱駝更適應(yīng)寒冷的沙漠環(huán)境,單駝峰駱駝則更適應(yīng)炎熱的沙漠環(huán)境。
但不可否認的一點是,無論是雙駝峰駱駝,還是單駝峰駱駝都具備強悍的適應(yīng)環(huán)境的能力以及頑強的生命力。
生于沙漠,死于沙漠,這或許便是駱駝的最終歸宿!切記一點,若是遇到在沙漠中死亡的駱駝,且腹部高高鼓起,一定要立刻遠離!
駱駝體型巨大,在沙漠死亡之后,軀體并不會很快分解,在這一過程中,駱駝的軀體內(nèi)部就會產(chǎn)生大量的氣體,且是有害氣體,這些氣體主要集中在駱駝的駝峰以及腹部。
駱駝在失去生命體征之后,作為曾經(jīng)的“移動資源庫”,駝峰內(nèi)那充足的脂肪在短時間內(nèi)是不會消失的,但在持續(xù)高溫的情況下,駝峰內(nèi)部豐腴的脂肪就會“變質(zhì)”。
沒有氧氣被吸入,駝峰內(nèi)部以及體內(nèi)的脂肪就會在菌類的作用下進行分解,從而形成氣體。
然而,在“密閉”的空間當中,這些氣體無法被排出,就會導致駱駝的駝峰“腫脹”,腹部高高鼓起,如同一個“皮球”一般。
曾發(fā)生過一起真實的案件,一個前往沙漠中“旅游”的男子,在食物和水源都枯竭的情況下,看到了一只死亡的駱駝,男子將駱駝視為“救命稻草”,殊不知卻成為了他的“催命符”。
又渴又餓的男子拿出背包當中的小刀,對準駱駝的駝峰,不料,他剛將刀插入駱駝的駝峰,就感到一股巨大的起浪,隨后被震飛了出去。
經(jīng)過高溫以及生物群作用的駝峰就像是一個“不定時炸彈”,等待著最后一個“引火索”,而男子那一刀就成為了駱駝軀體爆炸的最后一片“雪花”。
駱駝“爆炸”后,隨之而來的還有一股劇烈的、腐敗的臭味兒,刺鼻的味道讓男子無法忍受,而全身酸疼的他在這些“毒氣”當中度過了最為艱難的人生時光。
駱駝“爆炸”后散發(fā)出的氣體是“有害”的,大量色沙門氏菌等微生物,若是進入人體,就會讓人出現(xiàn)“中毒”現(xiàn)象,若是得不到及時治療,對人體的危害很大。
男子本將死后的駱駝當成救命的希望,沒想到,卻因為自己的“粗心大意”加速了死亡,這一事件也再次驗證了那句話:死在沙漠的駱駝是“生化武器”。
這起事件被爆出之后,很多人對死后的駱駝有了全新的認知,但依舊有相當一部分群眾不曾聽聞,更不知曉。
“熱脹冷縮”的道理,在自然界中那些死亡的動物身上也普遍存在,駱駝被馴化,成為了人類在沙漠中最忠實的伙伴,對世間萬物抱有敬畏之心,也是對自己負責。
在沙漠中遇到死亡的駱駝,不要試圖靠近,請懷著一顆敬畏之心離開!
信息來源:中國網(wǎng):為什么沙漠中,渴死的駱駝不能碰?看完以后要注意了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