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蘇聯(lián)的空軍中校,整整為蘇聯(lián)征戰(zhàn)了二十八載,榮獲了包括列寧勛章、紅旗勛章、紅星勛章在內(nèi)的眾多榮譽。
他也是空軍司令員劉亞樓,國家副主席劉少奇,以及國務院周總理先后親赴蘇聯(lián),“三顧茅廬”才請回來的空軍高級人才。
他更是唯一一個沒有替自己的祖國打過仗,還娶了外國妻子的開國少將。
這個“另類”的將軍到底是誰?他為什么能夠得到新中國如此高的禮遇呢?

天胡開局的少年
1918年,毛主席、蔡和森、蕭子升等人離開了混亂的長沙,乘火車來到北平,為之后赴法勤工儉學提前做起了準備工作。
原本一切都進行的很順利,可是在第二年春天的時候,毛主席突然接到消息,說自己的母親病危。
母恩大于天,收到消息的毛主席沒有絲毫猶豫,就準備回返湘潭,到母親床前盡孝。
就在他收拾好行囊離開之前,蔡和森找到了他,讓他為一個也要赴法勤工儉學的湖南老鄉(xiāng)找個住的地方。
蔡和森嘴里面的湖南老鄉(xiāng)名叫唐鐸,1904年出生于益陽的一個文人家庭。

因為父親是開辦啟蒙童書館的,所以唐鐸接受教育的時間很早,十一歲的時候就已經(jīng)考入了長沙北門外的方知小學就讀。
12歲那年,成績優(yōu)秀的唐鐸轉(zhuǎn)學到了湖南第一師范附屬小學,和任弼時成了同班好友。
在這里讀書的時候,唐鐸接受了很多進步思想,因此剛從師范附小畢業(yè),年僅15歲的他就決定赴法留學。
在北平的這段時間里面,毛主席已經(jīng)幫助過很多有想法的年輕人了。
這一回自然也不例外,在他的介紹下,唐鐸這個小老鄉(xiāng)很順利就住進了地安門外豆腐池胡同9號。
這段時間里,唐鐸結識了很多進步青年,還參加了轟轟烈烈的“五四運動”。

1920年5月,在老師蕭子升、陳紹林等人的安排下,唐鐸和一百多名青少年一同踏上了開往法國的貨輪。
作為年紀最小的留學少年,唐鐸在法國得到了向警予、蔡暢、李立三等學長的熱情幫助。
受他們的影響,15歲的唐鐸積極了參加了“工學世界社”“二八運動”等革命活動,一度成為了中國赴法留學生的代表。
在1920年7月留法勤工儉學代表進占里昂中法大學的斗爭中,唐鐸不幸被法國當局逮捕。
這直接導致他上了法國政府的黑名單。
次年的10月13日,法國當局以“過激分子”、“從事布爾什維克活動”的罪名,將唐鐸等一大批學生代表強制遣返。
回國以后的唐鐸一心想著要做飛行員,于是找到了譚延闿,在他的幫助下進入了國民革命軍軍事飛行學校。
1925年10月,已經(jīng)掌握了飛行技巧的唐鐸被國民政府派遣到了蘇聯(lián),進入了蘇聯(lián)空軍第二飛行學校學習。
此時的唐鐸完全想不到,這一次的出國學習,會讓他的人生發(fā)生截然不同的變化。

在莫斯科開戰(zhàn)斗機的中國青年
唐鐸的求學之路離不開共產(chǎn)黨人的幫助,所以他雖然是國民政府的空軍軍官,但到了莫斯科之后卻和紅色陣營的人走的非常近。
1926年2月,22歲的唐鐸經(jīng)劉云、宗孚、陳定遠3人介紹,在莫斯科加入了中國共產(chǎn)黨,并成為了中共歐旅支部的一員。
1927年,國民黨政府要求唐鐸等空軍學員回國效力。
因大革命失敗傷透心的唐鐸,對蔣介石恨之入骨,堅決不愿意回國為其效力,故而繼續(xù)留在蘇聯(lián)空軍院校學習。
因為技術是所有學員里面最出色的,所以盡管唐鐸是中國人,畢業(yè)后還是被蘇聯(lián)方面授予了空軍中尉的軍銜。
成為了蘇聯(lián)空軍的“自己人”后,唐鐸受到了更正規(guī)的培養(yǎng),被軍方送往第三飛機學校和空中偵察學校深造。
這次深造結束歸來,唐鐸就被分配到蘇聯(lián)空軍第六旅第十八航空飛行大隊,成為了真正的中尉戰(zhàn)斗機飛行員。

按照當時蘇聯(lián)政府的規(guī)定,軍官是不能加入任何外國黨組織的,無奈唐鐸只能申請加入了蘇聯(lián)共產(chǎn)黨。
任何組織都是不會把機會留給外人的。
唐鐸在沒有加入蘇聯(lián)共產(chǎn)黨之前,雖然他的表現(xiàn)非常的出色,但一直都得不到晉升。
這種情況在唐鐸加入蘇聯(lián)共產(chǎn)黨后立馬就發(fā)生了變化,他不但被晉升成上尉軍銜,還擔任了空軍通訊主任的職務。
1933年是俄國“十月革命”勝利的第16周年,蘇聯(lián)政府舉辦了一系列的慶?;顒?。
當時空六旅接到了一個重要的任務,需派出部分飛機飛躍莫斯科紅場上空。
這是一件非常光榮的任務,所以空六旅的王牌飛行員紛紛請戰(zhàn),唐鐸自然也不例外。
起初沒有人看好唐鐸能夠入選。

但讓人沒有想到的是,空六旅的指揮官不但同意讓唐鐸參加這一次的飛行任務,還讓他擔任了領航機駕駛員,作為100多架飛機的排頭兵。
飛行技術高超的唐鐸漂亮的完成了這一次的領航,所以在飛行檢閱結束后,他受到了斯大林的親自接見。
1934年初,唐鐸通過自己的努力,考上了蘇聯(lián)空軍的最高學府——茹可夫斯基空軍工程學院。
這所學校號稱是“蘇聯(lián)空軍的搖籃”,蘇聯(lián)空軍中絕大多數(shù)的王牌飛行員都是從這里畢業(yè)的。
因此進入學校后,唐鐸學習的非常努力,抓住一切時間來不斷地充實自己。
之所以如此,是因為唐鐸知道自己國家在空軍領域非常的薄弱,現(xiàn)在他多學一點,等以后回到了祖國,就能夠多做一份貢獻。
就在唐鐸如饑似渴的不斷吸取知識的時候,蘇聯(lián)當局卻認定唐鐸是日本間諜,不容分說將他逮捕。
在異國他鄉(xiāng)遇上這樣糟心的事情,唐鐸還能夠全身而退嗎?

被烏克蘭美女愛上的中國人
剛被蘇聯(lián)情報部門關進去的時候,唐鐸也曾努力的解釋自己是中國人,絕對不是日本特務。
但他的這些努力都毫無用處,高傲的蘇聯(lián)人根本就不愿意聽他的自證,把他扔進監(jiān)獄后便不聞不問了。
1939年春天,任弼時被延安黨中央派往蘇聯(lián),擔任中共中央駐共產(chǎn)國際代表團團長一職。
剛到蘇聯(lián),他就聽說了自己老同學唐鐸的事情。
知道唐鐸是受了無妄之災,所以任弼時找到了在蘇聯(lián)文藝界很有名氣的華人肖三,兩人在一起寫了封證明信。
在他們的努力下,受了一年牢獄之災的唐鐸被營救了出來。
這一次的遭遇讓唐鐸非常的不忿,當即就表示要跟任弼時一起回國抗日。
但當時我們的部隊并沒有任何的空軍力量,唐鐸回去完全發(fā)揮不了任何作用。
因此任弼時開解唐鐸,讓他好好在蘇聯(lián)學習,等什么時候國家需要他了,再回去也不遲。
任弼時

就這樣唐鐸重新進入了茹可夫斯基空軍工程學院,并成功獲得了航空軍械機械工程師學位。
1944年6月,已經(jīng)是空軍少校的唐鐸回到了空六旅,參加了蘇聯(lián)衛(wèi)國戰(zhàn)爭。
因為唐鐸的飛行技術非常高超,所以他被授予了強擊機部隊中隊長職務。
這種飛機執(zhí)行任務的時候經(jīng)常需要超低空飛行,真不是一般飛行員能夠駕駛的。
但在唐鐸的操控指揮下,強擊機中隊發(fā)揮出了巨大的作用,既能夠炸毀敵人的機場,也能夠打掉敵人的坦克。
因為多次在戰(zhàn)場上有非常亮眼的表現(xiàn),戰(zhàn)爭結束后,唐鐸被授予了蘇聯(lián)衛(wèi)國戰(zhàn)爭勛章、列寧勛章等眾多的榮譽獎章。
在拿到這些榮譽的同時,唐鐸也收獲了一個姑娘炙熱的愛情。
這個喜歡上唐鐸的姑娘叫瓦?依?戈妮娜,是一名來自烏克蘭的紅色戰(zhàn)士。

戰(zhàn)斗民族的女性從不會隱藏自己的內(nèi)心,因此在喜歡上唐鐸之后,她第一時間就表達了愛意。
一個人在異國他鄉(xiāng)打拼是非常寂寞的,所以40歲的唐鐸很想要接受這份感情。
可一想到自己總歸是要回到祖國的,唐鐸又有些猶豫。
為了不辜負這個好姑娘,唐鐸把自己的顧慮毫無保留的告訴了對方。
讓唐鐸沒有想到的是,瓦?依?戈妮娜竟然非常支持他的這個選擇,還說到時候一定會跟著他一起回中國。
為了表示自己的決心,戈妮娜還讓唐鐸給自己取了個“唐瓦柳”的中國名字。

兩人結婚后,唐鐸回國的意愿越來越強烈,可因為種種原因,蘇聯(lián)方面一直都不批準唐鐸的請求。
為了安唐鐸的心,蘇聯(lián)軍方將唐鐸的軍銜晉升為中校,讓他到蘇聯(lián)空軍技術學校擔任主任教官。
雖說這個職位的待遇很好,唐鐸每天的工作也很輕松,但他很不喜歡這種命運被他人掌控的感覺。
因此唐鐸想盡一切辦法聯(lián)系國內(nèi)的黨組織,希望他們能夠出面解決自己的歸國問題。

讓國家領導人“三顧茅廬”的大才
在唐鐸堅持不懈的聯(lián)絡下,祖國這邊終于是傳來了好消息。
1949年底,擔任中國空軍司令員的劉亞樓將軍訪問蘇聯(lián),在和蘇聯(lián)高層交談的時候,劉亞樓將軍提出想要見唐鐸一面。
當時的中蘇關系正處于“蜜月期”,所以蘇聯(lián)方面沒有設置障礙,很快便把唐鐸找了回來。
看到祖國的同志,唐鐸非常激動,迫不及待的就想要跟著他們一起回返。
但由于當時唐鐸是蘇聯(lián)的現(xiàn)役軍人,想要回國必須得到蘇聯(lián)軍方的首肯,所以這一次劉亞樓并沒有把唐鐸帶回來。
三年的時間一晃就過去了。

1952年,新中國副主席劉少奇同志赴蘇參加蘇共十九大時,再次提出了交涉,想要把唐鐸帶回祖國。
蘇聯(lián)政府雖然表示同意,但各種手續(xù)辦的卻非常慢,導致劉少奇主席離開的時候,唐鐸依舊不能夠同行。
次年,斯大林去世,周總理在參加斯大林葬禮的時候,再一次向蘇聯(lián)當局提出了讓唐鐸回國的事情。
在周總理的周旋下,這一年四月的時候,蘇聯(lián)軍方終于不再堅持,唐鐸的回國被提上了日程。
1953年4月18日,唐鐸攜帶者妻子和兩個孩子,回到了闊別28年之久的祖國。
作為當時中國最頂尖的航空人才,唐鐸回國后受到了軍方熱烈的歡迎。

當時劉亞樓司令員和陳賡校長天天守在中央軍委門口,都想要把唐鐸拉到自己的單位去。
最后中央軍委經(jīng)過慎重的考慮,同意了陳賡將軍的提議,讓唐鐸到哈爾濱軍事工程學院擔任空軍工程系主任兼黨委委員。
在空軍工程系的10年中,唐鐸搭建出了中國空軍培訓的基礎框架,建立了27個教研室,為中國的空軍事業(yè)的騰飛做出了卓越的貢獻。
正是因為唐鐸所做的貢獻是無人能夠代替的,所以就算他從來都沒有在國內(nèi)打過仗,沒有立下過任何功勞。
但1955年全軍大授銜的時候,他還是被中央軍委授予了空軍少將的軍銜。

雖然父親唐鐸是中國空軍的奠基人之一,但唐鐸的兩個混血兒子維佳和瓦加卻并沒有當兵,也沒有步入仕途。
老大維佳由于一些特殊的歷史原因,沒有完成自己的學業(yè),成年后做了一個普通的工人,日子過得非常清貧。
這一切唐鐸都看在眼里,但他堅守原則,直到去世也沒有給兒子謀取任何的福利,更沒有動用關系讓兒子進入空軍部隊。
老二瓦加的情況要比自己的哥哥好一些,他因為年級小,順利的在遼寧大學畢業(yè),然后當了一名光榮的教育工作者。
退休以后,瓦加繼承了父親的精神,積極的推動中俄友誼的發(fā)展,經(jīng)常參加一些紅色的宣傳活動。
唐瓦加

從他們兩兄弟的身上可以看出,唐鐸將軍的黨性是多么的強,對子女的教育是多么的成功。
將軍雖然沒有在抗日戰(zhàn)爭和解放戰(zhàn)爭時期為國效力,但他歸國之后的所作所為,真的無愧開國少將的身份。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