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聞記者 邊雪 攝影報道
4月23日,作為“中國航天日”子論壇之一的“2025航天文化藝術論壇”在上海舉辦。論壇以“航天文化 多元表達”為主題,旨在推動“航天+文化、藝術、科普”深度跨界融合,進一步繁榮航天文化藝術,激發(fā)公眾崇尚科學、探索未知、敢于創(chuàng)新的熱情。
現場,奧運冠軍李寧、全紅嬋圍繞“以創(chuàng)新共振體育精神和航天精神”進行特別對話。
“我們在跳臺上的每一跳都像一個小火箭發(fā)射,去創(chuàng)造一個完美的零水花軌道。跳水追求水花消失術,航天科技就是誤差消失術,我們都是追求完美?!比t嬋在表達了航天和跳水的相似之處都是對抗地球引力后,向李寧發(fā)起了提問:“李寧伯伯,我想穿上航天科技的跳水服,去參加比賽,能做到嗎?”

“我覺得這個真的可以有。”李寧回答說,“因為外部的環(huán)境需要對材料有創(chuàng)新,我相信一定會找到,能做出助力你實現零水花的跳水服材料?!?/p>
航天如何與文藝牽手并行?“航天夢是中國夢的重要組成部分,既是科技自立自強的航天夢,也是文化自信自強的航天夢?!眹液教炀挚偣こ處熇顕奖硎荆陙?,航天和文藝領域攜手,創(chuàng)作推出了一大批思想精深、藝術精湛、制作精良的文藝佳作。未來,航天重大任務接續(xù)實施,更進一步為繁榮航天文化藝術厚植“沃土”、提供“源泉”。希望中外航天界同仁、文化傳播者和藝術家,以此次論壇為契機,創(chuàng)作更多有溫度、有情懷的文藝作品,推動構建“文藝、文展、文創(chuàng)、文旅、文物”五位一體協同發(fā)展的大航天文化傳播體系,推動文明對話,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貢獻航天智慧與力量。
“文化傳播與航天技術結合,我們非常愿意和文化界、藝術界、體育界等各界朋友深度融合,共同講好中國的航天故事。”國家航天局新聞宣傳中心主任張濤告訴封面新聞記者,“我們專門安排了航天科普的展覽展示活動,分為航天科普、產業(yè)展區(qū)和上海展區(qū)三個部分。我們希望通過這次展覽,給公眾展示饕餮的科技盛宴,也希望在中小學生心中種下航天的種子,歡迎他們加入到航天科技工作當中來。”
中國外文局文化傳播中心主任張金庭,圍繞讓航天文化國際敘事更“有戲”作交流分享。中國航天公益形象大使、中國人民解放軍航天員大隊特級航天員湯洪波,中央廣播電視總臺文藝節(jié)目中心副召集人、2023-2025年總臺春晚總導演于蕾,中國國家畫院版畫所所長、中國美術家協會理事沙永匯,保利影業(yè)黨委書記、總經理李挺偉,長期致力于探索中西方、傳統(tǒng)與現代關系的藝術家徐冰,也分享了自己以宇宙為底板、星辰為圖標的太空藝術。

航天文化藝術論壇不僅是展示航天文化藝術成就、傳播航天精神的重要平臺,更是推動航天文化與大眾文化深度融合的創(chuàng)新實踐,未來將進一步加強跨界合作,以更豐富的形式、更多元的表達,讓航天文化走進千家萬戶。
會上,國家航天局新聞宣傳中心還發(fā)布了一批航天科普文化合作作品,包括與新華社新媒體中心合作的《中國航天故事影像力》、與中央廣播電視總臺“空天逐夢”工作室合作的航天科普互動兒童舞臺劇《空天兔和航小夢的星際之約》、與中國國際電視臺聯合出品的英文特別節(jié)目《同一個太空》、葡語紀錄片《相知·互鑒》,與四川日報合作的《玉盤?航天特別版》等。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