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月 22 日上午 9 時 30 分,中國國民黨與臺灣民眾黨的主席舉行了一場備受矚目的“在野領袖峰會”。此次會議的核心議題著重圍繞“美國高關稅所帶來的沖擊影響”以及“司法正義與民主的捍衛(wèi)”而展開。外界對藍白兩黨可能達成的合作事宜給予了高度關注,例如聯(lián)手“倒閣”以及 26 日在凱道舉行的活動等對臺灣政局可能產生的一系列影響。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國民黨方面明確指出,此次峰會的主軸于外部聚焦于美國的高關稅問題,而于內部則側重于司法正義與民主的捍衛(wèi)。“在野”勢力將通過切實的行動來守護民主,凝聚跨黨派的智慧,共同商議解決問題的策略與方法,以此回應臺灣民眾的殷切期待。

兩黨主席各自率領 5 名幕僚參與其中,國民黨方面包括秘書長黃健庭等人,民眾黨方面則有秘書長周榆修等人。整個會議全程大約持續(xù) 1 小時,并且以兩黨主席作為主要的發(fā)言人,全程公開,同時接受了媒體的提問??雌饋?,“藍白合2.0”真的來了。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對于此次的“藍白合2.0”,民眾黨內部存在著不小的異議,而這股反對的聲音主要來源于前民眾黨黨主席柯文哲的“心腹”黃珊珊。據(jù)了解,黃珊珊表現(xiàn)出了極為強烈的抵觸情緒,對黃國昌、蔡碧茹主動向藍營靠攏的舉動十分反感,它拒絕力挺藍營民代,更堅決反對“藍白合2.0”。她認為民眾黨的當務之急就是進一步發(fā)展黨務,而不應該介入藍綠的爭斗中。此外,黃珊珊在近期動作頻頻,不僅與綠營政客進行會面,還辭掉了自己多項在民眾黨的職務,外界普遍認為這是黃珊珊轉投綠營的前兆。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想當初,轟轟烈烈的“藍白合”,就是因為黃珊珊從中作梗,才會以破局收場;而在柯文哲被臺北地檢署拘禁后,黃珊珊幾乎就沒有參與任何聲援自己“老板”的行動;藍白陣營一起合作,在臺灣地區(qū)立法機構抵制綠營一些“不合理提案”,黃珊珊卻總是投下“棄權票”。

而且,黃珊珊與黃國昌、蔡碧茹等人的關系一直鬧得非常不愉快。由于柯文哲暫時離開了臺灣的政治舞臺,失去靠山的黃珊珊,自然無法與黃國昌、蔡碧茹對抗;它深感自己在民眾黨的前途渺茫,另覓新的東家,完全符合它的做事風格。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此前,出于利益的考量,它能夠舍棄新黨、親民黨;這一回,它照樣能夠拋棄民眾黨。然而,倘若黃珊珊果真決定轉投綠營,那么,“三姓家奴”這一稱號就會被實實在在地坐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