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修煉自愈力,不要等著別人救贖你

曾讀過這樣一句話:“人,最重要的是,有能力自我修復(fù)、自我救贖,永遠不要指望任何人?!?/p>

生活中,我們總會遇到一些突如其來的意外,與其期待別人為你撐傘,不如活成自己的屋檐。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前幾天,我在小區(qū)門口遇到了一個外賣小哥和保安大叔爭吵。

大概意思是,保安大叔不讓外賣小哥進小區(qū),然后眼看訂單就要超時了所以他懇求大叔讓他進去送一下,于是兩個人爭吵了起來。

后來圍觀的群眾越來越多,眼看那個小哥也十分焦急,保安就開門讓他進來了。

小哥一邊抹著眼淚,一邊騎著他的電動車進了小區(qū)。

后來我走到我住的那棟樓下的時候,又再一次的碰到了他。

這時候,他已經(jīng)把外賣送上樓去了,在他臨走之前還回頭看了一眼那個樓上,笑了笑才騎車離開。

沒有誰會是我們永久的靠山,身處低谷時,不要幻想有人拉你一把。

要想從生活的水深火熱之中徹底解脫出來,唯有學(xué)會做自己的擺渡人。

做一個內(nèi)心強大的人,一切苦難,唯有自我消化,慢慢治愈。

人生漫長,學(xué)會自愈,才是一個人最了不起的能力。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四、學(xué)會換位思考,懂得設(shè)身處地地為別人著想是一種修養(yǎng)。

小男孩洋洋和鄰居男孩登登是好朋友。兩人一起上學(xué),一起放學(xué),周末還會約著一起打球。

洋洋有個習(xí)慣,就是不喜歡帶鑰匙。每天放學(xué)后走在小區(qū)樓下就開始大喊:“爸爸我回來了?!?/p>

有一天洋洋爸爸十分嚴(yán)肅地對他說:“你以后不要在樓下叫爸爸,記得自己帶鑰匙?!?/p>

洋洋當(dāng)時有些不解,后來他明白了爸爸的用意。

原來他的好朋友登登的爸爸因為車禍意外去世了。

而自己每次在樓下叫爸爸,則好像在提醒登登:你的爸爸已經(jīng)不在了。

爸爸的善意提醒,讓洋洋也懂得了體諒別人的痛苦。

真正的教養(yǎng),從來不是別人窘迫的時候,展露自己的優(yōu)越感,而是懂得體諒別人,理解別人的處境。

五、失意人前,莫談得意事

同事王姐的兒子今年考上了市里重點大學(xué)。

王姐喜出望外,將兒子的錄取通知書分享到了親人群里,還附上一大段話,大意就是夸兒子平時學(xué)習(xí)很自律,這次考上好大學(xué)也算是如愿以償。

本以為會收到大家的祝福,沒想到過了一天,都沒有任何人搭理她。

原來王姐的侄子也是今年高考,可他卻連本科分?jǐn)?shù)線都沒過。

王姐的這一舉動,令侄子一家尷尬至極。本來侄子就因為沒考好郁郁寡歡,再看到自己的表哥考得這么好,這換做誰心里都會不舒服。

考上好大學(xué),當(dāng)然是值得慶祝的事情。但你在考得不好的人面前顯露,在別人看來就成了一種炫耀,會刺痛別。

人類的悲歡并不相通。這世間,本就是各人下雪,各人有各人的隱晦與皎潔。

所以與人相處,千萬不要在失意的人面前談?wù)撃愕牡靡馐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