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謝家華是美國電商巨頭Zappos已故華裔創(chuàng)始人

美國電商巨頭Zappos已故華裔創(chuàng)始人謝家華(Tony Hsieh)的遺產糾紛,近日出現戲劇性轉折。一份據稱由其于2015年訂立的遺囑意外曝光,為這場持續(xù)四年的遺產爭奪戰(zhàn)帶來新的變數。

2020年11月18日,46歲的謝家華,在康涅狄格州新倫敦市一處海濱住宅的火災中不幸身亡,法醫(yī)最終認定系意外事故。由于生前未立有效遺囑,其價值數億美元的遺產隨即陷入復雜的法律糾紛。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火災發(fā)生時,謝家華所在的房子,消防員在起火的泳池小屋里發(fā)現了他

最新法庭文件顯示,一份疑似謝家華親筆簽署的遺囑,于今年2月被發(fā)現。該文件由已故的皮爾·穆罕默德保管,因其生前患有阿爾茨海默癥,致使這份遺囑長期未被發(fā)現。目前文件已正式提交至法院備案。

遺囑包含嚴格的“不抗爭條款”:若四名親屬中任何一人對遺囑提出異議,則四人將全部喪失繼承權。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謝家華曾登上福布斯封面

法律專家指出,該遺囑的真實性及法律效力將成為案件關鍵。內華達州知名遺產律師羅伯特·阿姆斯特朗已被指定為遺產共同執(zhí)行人,將負責相關認證工作。

法庭將于5月在拉斯維加斯舉行聽證會,就這份“神秘遺囑”的法律效力作出初步裁定。

瀟湘晨報記者何博奇

延伸閱讀

華裔千億富豪101歲還在上班,一直沒有確定接班人

最近,上海黃浦區(qū)的一處高檔樓盤迎來不少看房者。

這里是上海的黃金地段,不遠就是外灘、豫園、南京路……據媒體報道,該樓盤所在的外灘街道,20年來第一次提供住宅用地,開發(fā)商僅土地款就支付了221億元,總投資金額超過400億元。

如此大手筆的開發(fā)商是誰呢?

答案是——馬來西亞首富郭鶴年家族。

2023年,100歲的郭鶴年總資產超過千億元,連續(xù)25年蟬聯馬來西亞首富之位。

但在生活中,他極其低調,深居簡出。據知情人士透露,他年過百歲后仍堅持每天到公司上班。這讓外界感到疑惑:他為什么一直沒有確定接班人?

“亞洲糖王”的奮斗史

郭鶴年的祖籍是中國福建。其父郭欽鑒十幾歲就跟著哥哥們下南洋謀生,1909年到了馬來西亞柔佛州新山市。兄弟幾人協(xié)力經營一家米糧店,逐漸過上了富足的生活。

1920年,郭欽鑒與同樣是福建僑民的鄭格如結婚。

鄭格如家境優(yōu)越,畢業(yè)于福州協(xié)和大學,是當時少有的知識女性。她婚后生下3個兒子,最小的一個就是1923年出生的郭鶴年。

鄭格如和3個兒子的合影,右一為郭鶴年

當時,鄭格如每天給每個兒子5分零花錢。老大、老二總是當天就把錢花光,老幺郭鶴年卻能控制住欲望,每天攢下4分錢。

雖然身在海外,郭氏家族并沒有放棄對孩子的中文教育。郭鶴年在當地的中文學校和英文書院都讀過書,還與新加坡前總理李光耀做過同學。

青少年時代的郭鶴年

許多年后,李光耀這樣評價昔日同窗:“馬來西亞在糖業(yè)市場有今天的地位,第一個要感謝的是郭鶴年。”

郭鶴年的“江湖地位”是通過白糖生意奠定的。

1948年,郭欽鑒去世,3個兒子各自分到了一筆遺產。在鄭格如的建議下,他們聯合幾個堂兄弟,將手中財富集中起來,組建了郭氏兄弟公司,繼續(xù)經營米、面、糖生意。因為能力出眾,郭鶴年當了公司董事長。

1957年,馬來西亞脫離英國獨立,急需發(fā)展本土經濟。郭鶴年很快創(chuàng)辦了馬來西亞第一家本土煉糖廠。

他從國外購入粗糖,加工后外銷,幾年內就控制了馬來西亞的蔗糖產業(yè)。接著,他又向政府租借土地,大規(guī)模種植甘蔗,使煉糖廠的利潤迅速提升。

進入上世紀70年代后,郭鶴年搶在世界糖價上漲之前,收購了大批原糖,并巨額投資白糖期貨,再加上多邊貿易,郭氏家族每年控制的食糖總量達到150萬噸左右,約占當時國際糖業(yè)市場的20%,郭鶴年從此有了 “亞洲糖王”的稱號。

中年時期的郭鶴年

為了擴大商業(yè)版圖,他開始投資航運、酒店、房地產等領域,其中最著名的一個品牌就是香格里拉酒店。此外,他在房地產領域成立了嘉里集團、投資了北京國貿中心,在物流領域打造了太平洋航運公司,在傳媒領域控股了香港《南華早報》,在食品領域創(chuàng)立了金龍魚等品牌。

在財經作家、評論員崔傳剛看來,郭鶴年是20世紀最杰出的華人企業(yè)家之一。“他擅長抓住歷史機遇、進行全球化布局和跨國經營,投資眼光獨到且多元化,為人低調務實,注重穩(wěn)健增長,強調長線發(fā)展?!?/p>

兒子·侄子·女兒

隨著郭鶴年年紀漸長,郭氏家族的接班人選開始備受關注。

郭鶴年有兩任妻子,共生了8名子女,包括3個兒子、5個女兒,最初被重點培養(yǎng)的是他的長子郭孔丞。

郭孔丞出生于1954年,早年在澳大利亞留學,讀企業(yè)管理,畢業(yè)后回到馬來西亞,被郭鶴年安排到香格里拉集團任董事,一度被視為家族接班人。

24歲時,郭孔丞在一次飯局上邂逅了著名歌星鄧麗君,隨即陷入熱戀。經過3年交往,兩人宣布訂婚,但沒過多久又取消了。

據知情人士透露,不同意婚事的人是郭孔丞的祖母鄭格如。她向鄧麗君提出3個條件:一要詳細說明身世背景和經歷;二要徹底終止演藝事業(yè);三要和娛樂圈人士斷絕來往,尤其是與男性友人劃清界線。

郭鶴年長子郭孔丞(資料圖)

鄧麗君表示自己可以退出演藝圈,但難以接受這樣“屈辱”的方式。經過痛苦的思考,她選擇了退婚。這場情變對郭孔丞打擊很大,也影響了他在家族管理層的地位。

外界普遍認為,在接班人的選擇上,鄭格如起著關鍵作用。雖然她不直接管理生意,卻很看重商業(yè)操守,曾寫下家訓:“兒孫能如我,何必留多財;倘若不如我,多財亦是空;不為自己求利益,但愿大眾共安寧?!?/p>

早期做生意時,郭欽鑒給雇員開的工資不高,很多工人吃不飽飯。鄭格如會拿出私房錢買菜買肉,改善員工伙食。郭鶴年受母親影響極深,也一直非常敬重和孝順鄭格如,在兒子的婚事上也聽從了母親的意見。

除長子外,侄子郭孔豐也是郭鶴年的得力助手。

郭孔豐小時候,郭鶴年就覺得他是子侄輩中比較像自己的,后來將家族產業(yè)中的食品業(yè)務交給他打理。郭孔豐把生意從東南亞做到中國內地,建立了眾多生產基地,主要從事食用油、玉米、小麥、大豆的深加工,打造了“金龍魚”“胡姬花”等品牌。

郭鶴年的侄子郭孔豐(資料圖)

郭鶴年曾稱贊郭孔豐:“至少和我一樣能干”“如果要找一個生意上的合作伙伴,他是最佳人選”。但輿論認為,他并沒有將侄子視為接班人,只是委以重任,使其能夠獨當一面。

之后,郭鶴年的女兒郭惠光逐漸進入公眾視野。

她出生于1977年,畢業(yè)于美國哈佛大學東亞研究專業(yè),曾在摩根大通任分析員,2003年進入家族產業(yè)之一的《南華早報》任財經記者,一年后晉升為執(zhí)行董事,后來又擔任CEO。

郭鶴年的女兒郭惠光(資料圖)

2017年,郭惠光接替兩位同父異母的哥哥郭孔丞、郭孔演(郭鶴年次子),出任香格里拉酒店集團董事會主席,成為家族核心產業(yè)的掌控者之一。

有媒體將郭惠光稱為“馬來西亞的何超瓊”,認為她憑借能力獲得了父親的認可。但她是否能成為“接班人”,目前尚無定論。

值得一提的是,郭惠光的丈夫吳繼霖是香港富豪周文軒的外孫,現任郭氏家族旗下嘉里建設公司的執(zhí)行董事,而嘉里建設正是上海外灘房地產項目的開發(fā)商。

順其自然

最近幾年,郭鶴年的孫輩也開始冒頭。不久前,郭孔演之子郭孟偉宣布,要砸下100億美元(約合人民幣723億元)在東南亞建立AI數據中心,讓外界震驚了一把。

郭孟偉畢業(yè)于美國斯坦福大學工業(yè)工程專業(yè),曾在郭孔豐掌管的豐益國際任職。2016年,他受命建立郭氏集團特別項目辦公室,開始探索新業(yè)務。

經過考察和實踐,他堅定地看好新科技產業(yè),尤其是AI數據中心,因此決定投入巨額資金,幫家族產業(yè)提升科技含量。

接受媒體采訪時,郭孟偉透露,祖父郭鶴年雖然年事已高,但對商業(yè)的熱情絲毫不減,“他依舊精力十足,時刻關注著行業(yè)動態(tài)”。

當得知孫子要建AI數據中心時,郭鶴年專門給郭孟偉發(fā)來信息:“這是怎么回事?快給我講講最新情況。”

郭鶴年的孫子郭孟偉(資料圖)

對于郭氏家族的接班人問題,崔傳剛認為:“現代企業(yè)的所有權和經營權是分離的,如果郭鶴年的兒孫不夠優(yōu)秀,不符合企業(yè)的最大利益,肯定是不能接班的。不過,郭鶴年明面上雖不提,但暗中肯定有所布局?;蛟S在他看來,目前還沒有一枝獨秀的人選,不如順其自然。”

郭鶴年深知,家族的成功來之不易。他曾說:“華人移民都是天生的企業(yè)家,他們干活比誰都拼命,而且甘愿吃苦……華商醒來一睜眼,便在不斷交流學習,他們沒有真正的周末或假日,就是日復一日地工作?!?/p>

對于自己的血脈之根和生長之地,郭鶴年都懷有很深的感情。他曾對媒體表示:“我的心分成兩瓣,一瓣是愛我生長的國家(馬來西亞),一瓣是愛我父母生長的家鄉(xiāng)(中國)?!?/p>

在他看來,華人之所以能在海外生存并興旺發(fā)達,根本原因是“中國文化蘊含的巨大力量”。“華人即使背井離鄉(xiāng),骨子里仍然保存著中國文化,分得出什么是儒雅、謙遜、內斂,什么是粗俗、吹牛、高傲?!?/p>

郭鶴年仍在按照中國文化的標準考察接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