冉金鷺 封面新聞記者 劉彥谷
景區(qū)北門錦幛迎君、蜀風廣場臥龍點兵、觀景平臺古樂合奏,處處皆是蜀道風情……4月23日,2025年全國徒步大會(四川廣元站)暨古蜀道徒步游朝天區(qū)分會場活動在朝天區(qū)明月峽景區(qū)啟動。

啟動儀式現(xiàn)場。付元偉/供圖
上午8:30分,《三國演義》導演團隊,川江號子國家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曹光裕團隊,朝天區(qū)文旅企業(yè)家代表,省市區(qū)主流媒體人、網絡達人、網絡大V和身著漢服的千余名徒步愛好者以及廣元市、朝天區(qū)的部分干部群眾齊聚明月峽景區(qū)北門,開啟“徒步古蜀道、穿越明月峽”的體驗之旅。
10:10分,只聽得城樓上號角齊鳴、鼓聲雷動,50名著武士服裝、手持戰(zhàn)旗的“士兵”在道路兩旁迎接嘉賓游客進入景區(qū)大門。游客們走進明月峽景區(qū),欣賞古今六道匯于一峽的壯麗美景、“沉浸式”體驗千年蜀道上厚重的歷史底蘊和獨特的文化魅力。
穿行在明月峽景區(qū),壁立千仞的勝景、巧奪天工的棧道深深吸引著大家。在諸葛廣場的點將臺上,軍旗獵獵,諸葛亮羽扇綸巾登臺祭天點將,臺下眾將整齊列陣,“百萬雄兵”齊聲高呼。激昂鼓點與豪邁戰(zhàn)歌中,被點將領以剛勁有力的武術舞蹈動作一展身手,盡顯蜀漢軍威與英雄豪情。

千人徒步游明月峽。付元偉/供圖
“叮叮咚咚……”移步明月峽觀景平臺,身著漢服的俊俏少年和美麗女子分別手持竹笛、素手撥弦,古箏聲如清泉擊石,與清脆的竹笛聲婉轉相和,在古建筑的飛檐下編織出穿越時空的樂網。觀景平臺背景依托明月峽兩岸的層疊綠意,光影交錯間,大家仿佛置身水墨畫卷,耳畔是千年弦音的流淌,眼前是嘉陵江畔的春和景明。
“開船啰!開啰!嘿咗!嘿咗!……”行至明月峽老虎嘴,只見一位“老船工”與同伴肩掛纖索、腳踩草鞋,雄渾的《川江號子》隨之唱響。游客們也情不自禁地跟著船工們齊唱起來,連綿不斷的號子聲激蕩在明月峽山谷中。一路上,古棧道、古亭臺樓閣、古橋、古樹,處處是景,步步皆畫;飛霞亭至老虎嘴段,美麗的鳳凰于山林峽谷中往返飛行;“古人”、古樂、古蜀道融為了一體。

千人徒步游明月峽。付元偉/供圖
行走其間,大家沉浸式重溫歷史的風云變幻和動人的故事。為了讓嘉賓和游客更好地了解明月峽發(fā)生的歷史故事和古蜀道文化,朝天區(qū)文化廣播電視體育和旅游局還在景區(qū)內開展了傳統(tǒng)文化展示活動,并邀請攝影家、書法家、美術家協(xié)會會員在古蜀道開展寫生及攝影活動。
除了欣賞優(yōu)雅的國風表演,還能坐在茶肆中飲茶休息,觀看歷史情景演藝,與“古人”同行,邂逅諸葛亮、蕭何、大喬、小喬等多名三國人物及哪吒、敖丙等熱門電影人物,一同穿越時空,感受古蜀道的璀璨文化魅力。
“今天參加古蜀道徒步游活動,我覺得非常開心,大家穿著不同服飾,一同漫步在明月峽里,有一種與‘古人同行’的錯覺,仿佛回到了千年前。”徒步愛好者郭紅梅說,徒步古蜀道,對話千年史。
據了解,2025年“古蜀道徒步游”朝天區(qū)分會場活動主要包含“穿越明月峽”徒步游活動,“徒步吊灘河 解密曾家山”系列活動。同時,在2025年全年將配套開展“行攝明月峽”“揮毫明月峽”“著述明月峽”等主題活動,以及“穿越明月峽”短視頻征集活動,“探秘交通歷史博物館 走讀千年古蜀道”主題研學活動,讓更多人感受古蜀道魅力,用影像和書畫記錄古蜀道的風采。
千年古蜀道,一步一史詩。朝天是金牛古道入蜀起點,7000年前,蜀地先民在此琢石成器,開創(chuàng)了燦爛的中子鋪細石器文化。2300年前,秦蜀先民在明月峽鑿壁為孔,書寫了“地崩山摧壯士死,然后天梯石棧相鉤連”的壯麗史詩。20世紀30年代,川陜公路的建設者們用血汗與生命,在明月峽的天險之上鑿出一條震撼人心的“現(xiàn)代棧道”,為民族解放事業(yè)鑄就不朽功勛。如今,蘭渝鐵路、西成高鐵、寶成鐵路、京昆高速與國道108線在朝天境內交匯,朝天區(qū)已成為貫通蜀道、暢通川陜、連接甘渝的重要交通樞紐。
今天的朝天,正以綠色為基底,打造出歷史探秘、度假休閑、戶外運動等形態(tài)多樣的文旅項目,千年文脈在創(chuàng)新傳承中不斷煥發(fā)生機。
“此次徒步游活動,既是響應全民健身的號召,更是一場用身心對話歷史文明的深度體驗。”朝天區(qū)相關負責人表示,下一步,將積極依托古蜀道文化旅游資源優(yōu)勢,推進古蜀道的保護利用,推動文旅資源優(yōu)勢轉化為經濟發(fā)展優(yōu)勢,讓古蜀道在新時代煥發(fā)新活力,繪就“古道煥新顏、山水蘊錦繡”的全域旅游新畫卷。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