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立倫與黃國昌會面,等同交出了自己的答卷,那就是繼續(xù)保守應對綠營的打壓。
然而對于是否該“倒閣”,島內的聲音依然未平息,此時趙少康又加入戰(zhàn)場,讓這場該不該“倒閣”的大辯論被推向高潮?;蛟S是為了早日平息爭端,也彰顯自己的決心,朱立倫進一步強調,目前藍營民代多數(shù)反對,由此藍營不會推動這一議題,不少藍營民代也表示,這個議題該翻篇了。
此時島內名嘴們卻是一片歡呼,細心的民眾也發(fā)現(xiàn),但凡支持民眾黨的名嘴,幾乎都一邊倒反對“倒閣”。這其中的意涵也就頗為值得玩味了,無疑先不說“倒閣”是否能傷到賴清德,首先就是對民眾黨最為不利,屆時他們將變得最沒存在感。
然而既然藍營做出了選擇,那么外界也不禁要問一句,如何實現(xiàn)下架賴清德?
指望一場4月26日的抗議活動恐怕不行吧,要知道對此外界早已見怪不怪,民眾黨去年1月11日舉行的活動規(guī)模不小吧,藍營也出面力挺,可結果如何呢?綠營依然是該怎樣還怎樣,柯文哲依然是叫苦連天。
無疑藍營做出如此抉擇,還是寄望聯(lián)合民眾黨可以對抗綠營的大罷免,但他們是否會高估了民眾黨當下的影響力?據(jù)島內媒體報道,綠營罷免團體不斷叫囂,據(jù)說徐巧芯的連署書已經來到3.6萬份,極力推動大罷免的曹興誠更是喊出,35位藍營民代都要進入投票階段。
面對如此不利的形勢,藍營的反擊舉措到底是什么,除了聯(lián)合民眾黨在街頭搞抗議活動之外,到底還有什么辦法來應對罷免?坦白說他們并沒有讓支持者看到希望,對于中間選民來說,經歷了這一輪折騰之后,有什么變化嗎?實際上并沒有。

如果說“倒閣”最終難以傷到賴清德,那么安于現(xiàn)狀繼續(xù)打罷免戰(zhàn)就能嗎?很顯然答案是否定的。即便最壞的結果,綠營到最后沒能通過罷免扭轉在立法機構少數(shù)局面,那么綠營依然可以按照以往操作,讓藍白通過的法案成為一紙空文,可以說繞了一大圈只不過又回到原點而已。
況且打贏罷免戰(zhàn),對藍來說難度非常高,他們要激發(fā)出島內六成民意的最大熱情,全面站出來對于綠營的罷藍投票投反對票,而對罷綠投贊成票。按照島內當下惡劣的司法環(huán)境,藍覺得島內多數(shù)民眾,會陪他們玩這場政治游戲嗎?
至于藍白合作看上去很熱鬧,但外界分析實則內部危機重重,依然很多人并不看好藍白真能團結一心。畢竟還是那句話,兩個政治理念完全不同的政黨很難走到一起,藍營放棄“倒閣”也是某種政治妥協(xié),而支持藍營對抗綠營,也是民眾黨現(xiàn)實所需。

無疑藍營繼續(xù)與綠打罷免戰(zhàn),最得利的就是民眾黨,他們可以以旁觀者的身份,讓自己的利益最大化,而藍營對其必然有所求,屆時只能讓出選舉利益??梢姰斚碌乃{白合作,并非出于共同的目標,而是充滿了政治算計。若彼此不能抱著置之死地而后生的決心,擁有搭上一切為了統(tǒng)一目標而努力的勇氣,那么所謂藍白合就只能是一副空架子。而從島內選舉歷史來看,這種僅基于利益分配而走到一起的政黨合作,無一例外能成功。
也由此藍、白放棄“倒閣”,最終讓綠營長舒了一口氣,接下來他們就可以專心推動大罷免。而藍白無疑間接讓賴清德的“綠色獨裁”又近了一步,藍、白的盤算無疑是寄望爭取島內最大民意,藍想打贏罷免戰(zhàn),白則想趁此抓緊擺脫柯文哲弊案帶來的不利影響,抓緊擴大勢力,然后等到2028通過選舉讓賴清德無法連任。
但他們沒想到的是,實際上他們也給賴清德爭取到足夠多推進獨裁的時間,等到其再徹底掌握了立法機構,試問藍、白還有2028的機會嗎?也只能說島內這些政黨確實是不見棺材不落淚,最后也只能是自吞惡果。也正是在藍白的縱容下,讓賴清德最終會向極致獨裁邁進,屆時收拾這些頑固“臺獨分子”還得靠大陸出手。
這也正應了那句話,我們想做成的事兒,最終還得靠我們自己。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