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文 | 空紙

編輯 | 空紙

前言

4月21日,莫迪對訪印的美國副總統(tǒng)萬斯笑臉相迎,不到24小時卻突然對中國鋼鐵加征關稅,還傳出要接盤中國拒收的波音客機。這看似向美國示好的“投名狀”,實則暗藏玄機。

印度聲稱加稅是保護本土產業(yè),可選擇在美高官訪印時出招,很難不讓人聯(lián)想其政治算計。美國正拉攏印度制衡中國,此前對印加征關稅也讓印度損失不小,此時印度的舉動,顯然想借此換取美國關稅讓步與戰(zhàn)略支持。

但接盤波音客機并非易事,機型不符、款項問題等都是麻煩。莫迪急切“站隊”,以為能在中美博弈中牟利,卻不知這“投名狀”或許很快就會變成燙手山芋,后續(xù)發(fā)展著實讓人拭目以待。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特朗普的關稅“變臉”

就在莫迪政府滿心期待通過“投名狀”換取美國的青睞與實惠時,國際局勢卻如風云變幻,讓人始料未及。華盛頓當?shù)貢r間4月22日,特朗普在白宮橢圓形辦公室接受媒體采訪時,就對華關稅問題發(fā)表了令人震驚的言論。

他直言:“145%的關稅實在太高了,不會維持在這樣的水平,將會大幅下降,但肯定不會降至零?!?/strong>這一表態(tài)猶如一顆重磅炸彈,瞬間在全球經濟與政治領域激起千層浪。

特朗普的這一言論并非孤立發(fā)聲,此前美國財長貝森特也釋放出強烈的緩和信號。貝森特在出席一場經濟論壇時明確表示,當前對中國高達145%的關稅水平不可持續(xù),這種近乎“貿易禁運”的狀態(tài)對美國經濟的負面影響正日益凸顯。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美國必須重新審視與中國的貿易關系,他預計世界兩大經濟體之間的“貿易戰(zhàn)”將會逐步緩和。

特朗普政府此番突然轉變態(tài)度,背后有著復雜而深刻的原因。從美國國內經濟狀況來看,持續(xù)的高關稅政策已經讓美國經濟不堪重負。高關稅導致美國企業(yè)進口中國物美價廉的原材料、零部件成本大幅增加,許多企業(yè)的生產經營面臨困境。

美國制造業(yè)數(shù)據(jù)持續(xù)下滑,4月美國制造業(yè)采購經理人指數(shù)(PMI)降至48.5,創(chuàng)下近兩年來的新低,這意味著制造業(yè)活動處于收縮狀態(tài)。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國際輿論的壓力也讓美國政府不得不重新考慮其關稅政策。美國的高關稅政策被國際社會廣泛批評為破壞全球自由貿易秩序,世界貿易組織(WTO)多次對美國的貿易保護主義行為提出警告。

歐盟、日本等美國傳統(tǒng)盟友也對美國的關稅政策表示不滿,這使得美國在國際經濟舞臺上越發(fā)孤立。

在全球經濟深度融合的今天,美國的高關稅政策不僅損害了中國的利益,也讓全球經濟增長蒙上陰影,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已多次下調全球經濟增長預期,警告貿易摩擦對全球經濟的負面影響。

種種跡象表明,美國政府在關稅問題上的“變臉”,是在國內經濟困境、國際輿論壓力等多重因素下的無奈之舉,也反映出美國在這場關稅博弈中,逐漸意識到高關稅政策并不能實現(xiàn)其所謂的“美國優(yōu)先”戰(zhàn)略目標,反而讓自身陷入了經濟與外交的雙重困境。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尷尬的印度

特朗普宣布可能降低對華關稅的消息如同一記響亮的耳光,重重地打在了莫迪政府的臉上,讓印度陷入了極為尷尬的境地,可謂是賠了夫人又折兵。

莫迪政府此前向美國遞交的“投名狀”,如今瞬間淪為國際輿論的笑柄。印度對中國鋼鐵加征關稅,不僅未能如預期般換來美國的實質性“回報”,還損害了自身的國際形象。

在全球倡導自由貿易、反對貿易保護主義的大背景下,印度的這一行為被視為對多邊貿易體系的公然挑戰(zhàn),遭到了國際社會的廣泛質疑。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許多國家對印度這種為了政治利益而犧牲經濟合作的短視行為表示不解,認為印度在國際關系中采取了一種不理智的冒險策略,嚴重影響了其在國際舞臺上的聲譽和可信度。

在金磚國家內部,印度的行為顯得尤為突兀。金磚國家一直致力于加強彼此之間的經濟合作,共同推動新興市場國家在全球經濟治理中發(fā)揮更大作用。

而印度卻為了討好美國,在關稅問題上得罪中國,成為金磚國家中唯一與中國產生貿易摩擦的國家,破壞了金磚國家之間的團結與合作氛圍。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這使得印度在金磚國家的合作框架中陷入孤立,原本可以借助金磚國家平臺提升自身國際地位、拓展經濟發(fā)展空間的機會,也因為這一錯誤決策而大打折扣。

從中國周邊國家的角度來看,印度同樣處于尷尬的孤立境地。當泰國、越南、日本等國紛紛以明智、審慎的態(tài)度處理與中美之間的關系時,印度卻選擇盲目跟隨美國,對中國采取強硬措施。

這種鮮明的對比,讓印度在地區(qū)事務中的形象和地位受到嚴重沖擊。印度原本希望通過與美國的緊密合作,提升自身在地區(qū)的影響力,但結果卻適得其反,不僅沒有得到美國的全力支持,還失去了周邊國家的信任與合作機會。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印度國內民眾也對莫迪政府的這一決策表達了強烈不滿。對中國鋼鐵加征關稅,導致印度國內鋼鐵價格上漲,許多依賴鋼鐵的下游產業(yè),如建筑、機械制造等行業(yè)成本大幅增加,企業(yè)經營困難,甚至面臨倒閉風險。

據(jù)印度建筑商協(xié)會統(tǒng)計,在加征關稅后的一個月內,印度建筑行業(yè)的成本上升了8%-12%,許多小型建筑公司被迫暫停項目,大量工人面臨失業(yè)。

印度航空公司接盤被中國拒收的波音客機的計劃,也遭到國內航空業(yè)的強烈反對。這些按照中國航司需求定制的飛機,并不符合印度航空市場的實際需求。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印度航空公司若接手,不僅需要投入巨額資金進行改裝,還可能面臨飛機性能與印度航線不匹配、維護成本高昂等一系列問題。

這無疑將給印度航空業(yè)帶來沉重的負擔,損害印度消費者的利益。印度民眾發(fā)起了多場抗議活動,指責莫迪政府為了政治利益犧牲國家經濟和民眾福祉,要求政府重新審視其外交和貿易政策。

在印度首都新德里,數(shù)千名民眾聚集在政府大樓前,高舉標語牌,抗議政府對中國的關稅政策以及接盤波音客機的決定,場面十分激烈。

莫迪政府為了討好美國而采取的一系列短視行為,不僅讓印度在國際上陷入孤立,還引發(fā)了國內民眾的不滿,嚴重損害了印度的國家利益。

如今,在特朗普政府對華關稅政策出現(xiàn)重大轉變的情況下,莫迪政府將如何應對這一尷尬局面,挽回印度的國際形象和國家利益,成為擺在其面前的一道難題。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結語

未來,國際形勢仍將充滿不確定性,各國需要密切關注國際局勢的變化,加強溝通與合作,共同推動構建更加公平、公正、合理的國際政治經濟新秩序。

對于中國而言,將繼續(xù)堅定不移地推進改革開放,加強與世界各國的友好合作,在實現(xiàn)自身發(fā)展的同時,為世界經濟的增長和全球治理貢獻更多的中國智慧和中國力量。

而印度則需要反思其外交和貿易政策,重新審視與中國以及其他國家的關系,以更加務實和理性的態(tài)度參與國際事務,尋求符合自身利益的發(fā)展道路。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