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有網友發(fā)帖感慨,今天又是悲慘的一天。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上午賣了4包煙60元,一袋鹽2.5元,下午賣了2包煙27元,2瓶飲料6元,晚上賣了一瓶牛欄山18元,兩桶方便面14元,一支棒棒糖1元,今天的營業(yè)收入128.5元,毛利潤20.5元。

守店時間14小時,店面租金攤65元。

守店比守寡還難,守寡沒有開支,還有人撩,守店根本沒人來買。晚上十點后最磨人,路燈都滅了,我這還亮著個黃燈泡。

昨天來個大哥買泡面,非得讓我拆開泡好,說手機沒電掃不了碼,結果蹲在門口吃完才給錢!

今兒更絕,一姑娘買棒棒糖,掏硬幣掏了五分鐘,最后少兩毛說微信補,掃碼時候又死機…我這哪是收銀臺啊,整個兒一深夜故事會!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 此帖一發(fā),迅速引發(fā)網友圍觀和熱議浪潮。

有網友認為,做個小生意,開個小雜貨鋪,就是要熬上時間賺點小利!如果家中人口多,有盼頭,有替換免費人工還好!要不然你的青春就耗在那蠅頭小利了。

有網友建議,改行,我開了三十年的水果店,前幾年生意不好,店面太小,后來轉租給人家,一年可得二萬五千。現在我們老倆口幫人家廠里做保潔,工資二千七百,還有高溫費,節(jié)假日,每星期休一天,活也輕松,一年下來倆人差不多也有十萬,比開店舒服多了,現在開店真越來越難。

有網友現身說法,我也是開店的,跟你一樣。有個女的天天來買金叉,有天來差三元,說過天帶給我,后來再沒來過,三元你不給沒關系,你來買金叉??!

有網友表示,你可能沒有遇到我,我流動賣東西,有時候到是的賣幾千元的東西。有時候也只是賣幾百幾十元東西,賣的有可能更少,所以也是經常賠錢。你說的守店比守寡難我的不信,我打光棍幾十年也習慣了,就是結婚二十年也是分居二十年,后來也離婚了。流動賣東西出門在外,也是經常覺得郁悶,能湊合出來溜達溜達已經付出知足了。有些人成為植物人在床上翻身也困難,我覺得比這樣的人更幸福吧?

有網友評論,守店要有耐心,價格比別人低一點,薄利多銷才是經商的最好方式,只希望顧客回頭,生意就興隆吧。

  • 近幾年實體店似乎格外艱難,各地老商場接連關門,記憶中的繁華景象,如今只剩下蕭條與孤寂。

然而,一些實體店卻形成了鮮明對比,比如胖東來,始終熱鬧非凡,顧客絡繹不絕?!百I個菜要排號,結賬隊伍繞地球兩圈”。

2月23日,人民日報“讀者點題”披露:2024年60歲以上老人網購率近70%,而河南胖東來13家店狂攬169億,北京合生匯春節(jié)銷售暴漲15%。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電商雖然來勢洶洶,但實體店并非沒有“活路”,許多店鋪依然經營得風生水起。核心問題,可能在于實體店自身的經營方式。

在需求不斷變化且多元化的背景下,實體店若想可持續(xù)發(fā)展,就不能再固守“老觀念”,一味只關注商品和場地,而要像胖東來學習,“以人為本”,更加注重顧客的服務和體驗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此前不少國內的商超面臨倒閉的風險,比如永輝超市,卻因為效仿胖東來的運營模式和企業(yè)文化而出現轉機。

總之,辦法總比困難多。只有腦洞大開,創(chuàng)新經營,多做差異化產品,悉心培育老客戶和回頭客,利用本土和地理優(yōu)勢,相信一定能發(fā)掘一條適合自己的經營之路。